如果讓你來說什麼是青色,估計不同的人都可以說出不同的标準和證據。在中國古代,青色同樣被賦予不同的顔色以及很多特殊的含義。
或許有人會不認同。。。
有人會說“青色不就是綠色嗎”?比如青草
确實“青”字在《說文解字》中是“東方色也”,東方屬木,草木是綠色的。在劉熙的《釋名》裡解釋“青,生也,象物之生時”,進一步說“青”是指生長之意,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若指草木初生的顔色,那麼青色就應該是淺綠色了。我們常說“踏青”,就是初春郊遊,欣賞大自然那滿眼的嫩綠。
但是有人反駁說:“青色應該是藍色呀”,比如青天
古文有“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之說。“藍”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表示“蓼藍”草,一種用于染色的染草,可以提煉出靛青、藍靛等,一直到隋唐年間“藍”才表示顔色。“青”在古代确實可以代表藍色,《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中說的就是藍色的衣衫。還有中國瓷器中的青花,都是表示藍色。
缪藍草
還有人會指出說,“青色是黑色吧”,比如古代形容頭發的“青絲”
“青絲”古代用于表示黑發,特别是青壯年男女的頭發。年輕人的血氣旺盛,頭發在光照下會散發一層瑩瑩的光澤,仿佛極深的水、不管藍色還是綠色,越往深處都會過渡到黑色。其實顔色都是光線的把戲,古人用青色來表達黑色無法完整表達的顔色變幻。另外,“青絲”與“情絲”諧音,古代癡情女子會用一縷青絲送給戀人表達對他的思戀和忠貞。
說到這裡,大家覺得好像還是不清楚青色的具體顔色。古代沒有光譜分析,按現在的角度看,青色應該是藍、綠間連續光譜。舉個例子,“青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下,你可以看到淡綠色、淡藍色、灰白、灰黑等多種顔色。
又比如常說的“綠水青山“,山上有植物,應該是綠色的呀?但是為什麼用青和綠分開說?其實大家都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山上通常有霧氣,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強度,你會看到遠處的山,會呈現不同的顔色,或者是淡淡的一層藍色、又或者是早春的嫩綠色、或者是接近黑色的深綠色、或者是灰色。。。這與碧綠的水形成不同的顔色。而形容山的複雜顔色,用”青“再合适不過了。
綠水青山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同時又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對顔色的描述,會根據不同的場景、生活經驗、甚至文學内涵進行藝術性的描繪。比如現代的紅色,古代可以用朱、赤、绛、丹、紅等對不同的對象進行描述。
同樣,古人也會用一個“青”來涵蓋藍綠甚至黑色的近似、漸進的顔色。并且,用“青”來命名許多特别的實物,以緻傳承至今,比如:
老子青牛圖
凡此種種,青作為顔色的描述是複雜的,但同時也賦予了無限的文化内涵,由此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中國曆史的色象》-陳魯南、《漢語成語大詞典》-湖北大學語言出版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