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本領推進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目的就是要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中國“第四極”如何發力,來聽聽川渝代表們的思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個本領推進高質量發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目的就是要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中國“第四極”如何發力,來聽聽川渝代表們的思考。
在代表羅佳明看來,“雙圈”建設,交通先行,眼下,航空、鐵路、公路、水路正四管齊下。
二十大代表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 羅佳明:通過建設國際機場、幹線機場、通用機場,打造成渝地區的機場群。在鐵路上,通過加強鐵路通道,建設在軌道上的成渝經濟圈。在公路上,我們将新增11條高速公路通道,達到36條。在國省幹線上我們将新增24條,達到54條通道。在水運上要增加4個通道使成渝地區交通樞紐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層次。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适度分離改革,是“雙圈”建設的一項重要使命。為此,兩省市在廣安市和渝北區交界處,共同批準設立了唯一一個跨省域省級新區——川渝高竹新區。
二十大代表 四川省廣安市委書記 張彤:川渝兩省市給高竹新區量身定制了28條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我們雙方共同組建了小管委會 大公司這麼一個共建的機制,雙方共同出地、共同出錢、共同出人。然後在合作機制上鎖定存量,增量實現五五分成這麼一個好的機制,保證它能夠可持續的發展。
二十大代表 重慶市渝北區委書記 常斌:與四川廣安市深入合作探索“經濟活動一體開展,社會事務屬地管理”改革思路,初步形成5個一體化、3個屬地化和18項重點改革事項的改革創新體系,為跨省域毗鄰地區協作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案例和生動的改革經驗。下一步,我們将堅持“一盤棋、一體化、一條心”發展思路,以更多的實物工程量展示新區良好形象。
實物工程量有多少了?我們連線了在川渝高竹新區采訪的廣安台記者萬科。
廣安台記者 萬科:我現在就是在高竹新區,一起跟随我們的鏡頭去看看。
如今,川渝高竹新區已有175家工業企業入駐,這些企業80%來自重慶,90%為重慶汽車産業做配套,四川欣悅精工科技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企業就入駐了高竹新區的前身高灘園區,新區成立後,負責人感受到了變化。
四川欣悅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部經理 劉世華:高竹新區成立後我們也可以跨省域科技項目申報,今年我們就已經獲得了重慶市科技局50萬元的科研資金支持。并且現在新區還可以跨省域進行稅費征管服務,直接在新區裡就可以辦理,非常方便。以前要跑40多公裡以外的鄰水縣才能夠辦理。
除了改革探路,“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也是“雙圈”任務之一,進度如何?我們連線了成都科學城。
成都科學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羅鵬:成都科學城作為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重點發展高技術服務、數字經濟等新經濟産業。截至目前,已落地建設國家實驗室1個、天府實驗室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6個、交叉研究平台5個、科教基礎設施6個、科技創新基地22個。
新征程上,“雙圈”建設如何落實,代表們展開思考。
二十大代表 四川省廣安市委書記 張彤:(廣安)雖然是川渝結合部,但是要怎麼樣解決就是近而不快、近而不暢、近而不優的這麼一個問題,現在我們川渝兩地正在編制新區的産業發展基礎設施,還有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真正使它規劃一體化。
二十大代表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 羅佳明:(報告)提到了中國要建設成為一個交通強國,我倍感振奮。國家把成渝地區交通樞紐上升為了國家的交通極,随着交通極的建設,成渝地區将加密、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推動成渝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編輯:譚鵬 校對:郭成 審核:李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