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二月二龍擡頭北京傳統習俗“咬春”

二月二龍擡頭北京傳統習俗“咬春”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3 11:15:16

  龍擡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擡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還有人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擡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北京地區

  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二月二龍擡頭春餅,名曰“咬春”。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擡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擡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并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北京人的春餅講究有幾樣小菜:涼拌豆芽、攤雞蛋,天福号的醬肘子。

  盒子裡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挂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裡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面醬)。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随吃随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在北京,還有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卷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随制随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诙諧之名。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曆二月買“驢打滾”品嘗,因而經營這種食品攤販和推車小販很多,以天橋市場白姓食攤和“年糕虎”(虎占福)做的最有名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