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立夏”,即夏天開始的日子,從這天起時序就進入了夏季。在古時,作為四時八節中的重要節氣之一,立夏很受重視,在這一天,從朝廷到民間,都有許多“迎夏”活動,如南郊迎夏、秤人、嘗新,喝立夏茶、賜冰……等等。
除了祭祀火神,立夏這天,古人還會祭竈——祭祀竈神。
現代流行的祭竈,一般放在陰曆十二月二十三(四)小年夜晚上,即“祭竈節”進行,但在漢朝,祭竈活動放在立夏這天。據《後漢書·禮儀志中》,立夏這天有兩大活動,一是“祠特”,二是“祭竈”。
為什麼要在夏天祭竈?《白虎通義》給出這樣的理由:“夏祭竈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夏亦火王,長養萬物。”由此可見,立夏祭竈與小年夜祭竈有同樣的民俗學訴求,也是出于“保平安”的需要。
古人重視“夏祀竈”。在早期,并未說祭竈一定要在立夏這天進行。據《禮記·月令》,在夏季三個月裡,即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都要單獨“祀竈”。另外,在孟冬之月或是季冬之月也會有類似活動,但多是合祀,“五祀”、“百祀”一起來。
一直到清初,官方都有立夏祭竈制度,但各朝的重視程度有差别。唐朝重視程度下降,是合祀,據《唐六典·尚書禮部》,“春享則兼祭司命及戶,夏享則兼祭竈。”宋朝比較重視,《宋史·吉禮志六》記載:“立夏祭竈于廟門之東,制肺于俎。”
相對于官方要求立夏祭竈,民間更願意在臘月祭竈,但“夏祭竈”之俗并未絕迹。清光緒《歸安縣志》記載,在今浙江湖州歸安一帶,便有“立夏日祀竈,以火德王也”之俗。
蘇州一帶還有夏天“三番謝竈,勝做一壇清醮”的說法。據清顧祿《清嘉錄》“謝竈”條,蘇州地區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十四、念四日,比戶祀司竈,謂之謝竈。”
古人在立夏舉行祭祀活動,除祭火神、竈神外,也會祭祀其他神靈。據民國《藁城縣志》,在河北藁城一帶,過去在立夏日要用黑魚祭雹神,以祈夏季免冰雹之災。
需要指出的是,從農業生産安排角度來說,祭竈放在農閑的冬天确實更為合理。
可能不少讀者不知道,立夏還是古代的“福利節”。據《禮記·月令》,帝王南郊迎夏活動結束,“還反,行賞,封諸侯。”意思是,返回宮裡後,帝王會進行賞賜,分封諸侯。因為有這等好事,官場上“無不欣說(悅)”,還會再安排歌舞活動。
這種立夏“行賞”,便是古代的一種福利制度,在先秦時就存在。一般以賜賞清涼、降溫飲食、用品為主。據《周禮·天官》“淩人”條,淩人專門負責冬季“斬冰”儲藏,到了夏天,負責分發冰塊給周王的臣僚,即所謂“夏,頒冰掌事”。
何時開始“頒冰”,就是從立夏這天起,分多次進行。這一給臣僚這類高級公務員供冰福利,到明清時也沒有廢除。據明劉侗《帝京景物略·春場》,明朝時,朝廷“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也是從立夏這天開始,街頭開始賣“冷飲”,吃“冰棒”:“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聲磕磕,曰冰盞。”
在清朝,享受賜冰福利的公務員範圍擴大,但發放日期則從立夏移到了陰曆六月“入伏”那天,且改變直接發冰方法,改發“冰票”,自行領取。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賜冰”條稱:“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最後要說的是,現代夏季發放“冷飲費”,就是古代立夏“頒冰”制度的變通福利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