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歲,迎新年。年根兒下,處處喜氣洋洋。貼春聯、生旺火、吃餃子……這些老傳統年年延續。如果細究一下,它們可都大有來頭,今天小編帶大家追本溯源,學學春節必備的10個年俗知識。
一、春聯和年畫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春聯起源于桃符,是華人過春節的重要标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别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大紅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但亦有印制的春聯。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
二、生旺火
生旺火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曆史悠久的風俗習慣,主要以山西為主,河北、内蒙古等地也有慶祝。壘旺火一般在春節除夕和元宵節時進行。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塔狀,稱之為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
在古代,有一些與旺火形式類似的活動,如“庭燎”、“籸盆”等,被認為是早期的旺火。主要是用于祭奠祖先,或是為了驅邪,且當時大多是燒柴、燒炭。
三、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号,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标志。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曆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這奇特的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的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節期間,爆竹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四、年糕和餃子
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着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黃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數民族則有糯米粑粑。
對于餃子的文化象征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征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更深一層的解釋,餃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餡的餃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間諺語“好吃不過餃子”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春節時吃上餃子,當然是希望來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五、朝正
朝正,也稱“賀正”、“元會”。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
《左傳·文公四年》記載:“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于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根據孔穎達注釋:四方諸侯會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賀新年。天子安排樂舞招待他們。諸侯們賦詩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陽加以頌揚,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諸侯國内也舉行類似活動。《論語·鄉黨》雲:“吉月,必朝服而朝。”楊伯峻《論語譯注》翻譯為:“正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禮服去朝賀。”
漢代朝正之禮依然。《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每歲首正月,為大朝,(天子)受賀。……百官受賜,宴飨,大作樂。”其中各級官員依次向皇帝獻新年禮物,皇帝安排娛樂活動,并賞賜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組織官員新年慶賀。
清代朝正之禮提前到臘月三十日進行。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除夕》記載:“京師謂除夕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賀,庶僚叩谒本管,謂之拜官年。”
六、壓歲錢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壓祟)。在曆史上,壓歲錢是分兩種的,其中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七、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
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馍馍,俗稱"天地供"。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
八、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谒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必須叩頭緻禮,謂之“拜年”。
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拜年的傳統正确時間應該是除夕零點以後,這個時候新的一年真正開始大家互相祝賀,而早于零點就屬于拜早年,而這個時候新年并未到來拜年顯得有點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屬于晚年了,這個時候新年的喜慶氣息已經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九、鞭打春牛
“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谷豐登……”鞭牛過後,小牛童還将泥牛肚子裡的五谷雜糧分發給現場居民,寓意豐收、和諧。
鞭打春牛的活動起源于中國先秦時的曆史傳說:相傳古代東夷族首領少暤氏率民遷居黃河下遊,要大家從遊牧改學耕作,并派他的兒子句芒管理這項事業。句芒在寒冬即将逝去前,采河邊葭草燒成灰燼,放在竹管内,然後守候在竹管旁、到了冬盡春來的那一瞬間,陽氣上升,竹節内的草灰便浮揚起來,标志着春天降臨了。于是句芒下令大家一起翻土犁田,準備播種。
十、除夕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