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10《蘭亭序》用字分析02
7大
「大」字。《蘭亭序》有兩個「大」字,序号是0905、2010。這兩個「大」哪一個好?相信很多人會說2010好。0905這個「大」一撇很短,箭頭所指空間很狹小,這是皇象的寫法,王羲之隻是把最後的波勢改了一下。漢隸是橫向取勢,所以體勢扁平,早期行書、真書也是這樣,如鐘繇寫的「太」字。
《蘭亭序》經常在不經意中流露出隸書痕迹,這是時代所緻。諸家臨摹本中,虞世南本比較接近王羲之,其他人都隻是照自己意思寫,粗粗一望字帖就下筆了。
七級草書課程34課講過「大」和「犬」的取勢,「大」有橫撇捺三筆,組成複合筆勢屬于戈法化勢,你把「大」反過來,就是一個「戈」。「犬」字草寫在居延漢簡中已經出現,取兩撇一捺飛帶勢,右上角無須加點,當然有很多人還是加了一點,以免搞錯。「大」字如果不是單獨寫,放在字中當部件,也可以像「犬」這樣用飛帶勢來寫,如「奄」字上面是「大」,王羲之行書、智永真書都取飛帶勢。
8 山
「山」字。「山」字有兩個,位置在0204和0403。「山」字有三豎一橫,寫法很多,二級課程講過四種。請注意這兩個「山」字中豎起筆不同,0204指向一号位,0403指向2号位,對于判斷哪一筆先、哪一筆後,有參考意義。
二級課程22課和25課講到「山」字取勢有四種:第一種是順次寫,1-2-3,這是豎筆勢,第二種,先寫中間,後左右兩邊,這是顧盼勢。第三種情況,先寫左右,後寫中間,歸入馬樁勢。這三種都可以用來寫「山」字,豎筆勢還有移位一種,所以加起來就是四種。這四種在《蘭亭序》中都可以找到例子。
明白了「山」的變化,就可以來判斷剛才兩個「山」的寫法。0204這個「山」,關鍵是箭頭所指這一豎的帶筆,是指向一号位的,筆順必定是左-右-中,中間一豎是最後寫的,馬樁勢。在《蘭亭序》中,有同樣帶筆還有0105「歲」字,頭上的山字形,也是馬樁勢。
0403這個「山」是第四行的補字,放大點看,第一筆有兩種可能,或先寫左豎,或先寫中豎。每次我講到這個字,學生就會分成兩派,并且希望我作為老師,做最後裁決。我們讀帖,并非每一個字都可以得到确定的結論,這跟讀甲骨文一樣,一個字往往有多種解釋。學生所說的兩種寫法,都有可能。
就我自己的看法,應該是先寫中豎,因為從「崇山」兩字距離來看,「山」字中豎起筆向二号位,比較呼應「崇」字收筆。「崇」字收筆放大看,沒有寫帶筆或牽絲,它是一個挫筆收,挫筆收有規定動作,手腕向右扶直筆心,通常向三号位搶出,這裡是向下的,可以做一個按鋒〔手心向右〕動作再搶出,因為做了按,扁平的筆鋒可以聚攏。箭頭所指是墨污,應該是賊毫拖帶的痕迹,但也說明筆鋒是從這個方向出來的。
讀帖和書空
一級課程50課,那一課專門講了讀帖和書空,讀帖和讀書有一點不同,讀帖最好輔以書空。書空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字,一邊讀帖一邊用手比劃,你的手就是毛筆,所有的用筆動作都可以做出來。希望各位重視,時時加以應用。
「山」第五種寫法
《蘭亭序》中「山」字有沒有第五種寫法呢?有的,你看這個「幽」字,先寫中-左-右顧盼勢,最後寫一橫,這樣「山」字分成顧盼勢,另加一橫。「幽」字的「山」放棄了這一橫,把橫跟第二個蟠龍勢結合,後面講到「幽」字時,我在詳細解釋。
9己
「己」字。序号1507。先寫奮筆勢一開半,然後是外略勢。
10不
「不」字。有七個,序号是1407,1512,1811,1902,2101,2207和2212。取勢都一樣,群鵲化勢,每字形态稍有變化,來之于小圈用筆。其中2207這個字,撇的收尾很重,是唯一重收的。
2207不
放大點看,一撇寫下來,收尾飛出,紅箭頭所指處,很清楚是飛出了。但帶筆起點卻在藍箭頭所指處,這是怎麼回事?推想起來,可能飛出時筆毛亂了,或者結尾太細,于是再次進入紙面,在黃圈範圍内調鋒,加粗了撇尾。調鋒看來不是很成功,向上拉出帶筆太粗。于是寫豎筆下來後,再次調鋒,這次成功了,筆鋒收住了,向下勾出很順利。這就是上次所說的解摘法,筆鋒不順就找個地方調鋒,一次不行,再找下一個地方調,非常鎮靜,這跟打拳一樣,一拳打空了,找機會再打。
沈尹默先生說:「落筆作字,不能不遇到困境,若遇着時,就得立刻用活手法來把它解脫摘掉。」用筆不熟練者,往往停下來,在硯台上調鋒,當然也是可以的,但你不能時時停下來,那樣氣就斷了。這些都是小圈動作,臨帖時未必要一樣,虞世南摹本是照王羲之的,其他諸家都不是,這次我贊成,解摘法你讀帖時應該領會、理解,但你的毛筆跟王羲之不同,他解摘,你未必需要。
11醜
「醜」字。序号是0108。草書課程32課講過「醜」字演變,看金文「醜」是一隻手,強調手爪,從大小篆演變為隸書,中間一橫長,這是手臂,剩下的筆畫都是直線,可分為兩個奮筆勢,第一個是奮筆勢移位,第二個就是普通的奮筆勢。王羲之寫這個「醜」字,中間一橫初次寫的不夠長,于是又繼續加一個動作,拉長了一點。
12之
「之」字。常用字,《蘭亭序》有20個「之」字。序号寫在這裡,我不念了:0111,0206,0611,0904,0910,1012,1108,1212,1310,1603,1609,1707,1710,1804,1904,2110,2303,2409,2504,2711。曆來有人說:《蘭亭序》的「之」字沒有一個相同的,以此來贊揚王羲之,其實要寫20個一樣的也是難事。
二級課程有兩次講到衮筆勢,第一次是11課講「五勢」時,這是把使轉分大組。第二次是20課講「聯點」時,這是講四點聯合。
就使轉而言,衮筆勢可短可長,沒有規定,如《陰符經》中的走之旁,來回次數很多。就專稱而言,衮筆勢限定指菱形排列的四點,經常用于「之」字形,「個」字形,等等。
《蘭亭序》的「之」字,大多數是照四點來寫的,隻看上面三點就是
雞頭勢,第四點或短或長,或斜或平,形成衮筆勢。
另有五個,第四點變成很正規的一捺,也就是真書寫法,能不能說也是衮筆勢呢?
「之」字究竟是什麼筆勢,要看具體情況。在集王羲之《聖教序》中這個「令」字,兩個筆勢:上面是人字形交争勢,下面是四點排成「之」字形,衮筆勢。第二個「令」,下面「之」字形是折線,所以可認為是奮筆勢。再如顔真卿真書,「之」字四筆完全不連,如果把小圈節點省略,隻寫出大圈中線,可以看到還是衮筆勢。
衮筆勢是相反方向的弧線組合,基礎是弧線,有些人轉用直線寫「之」,第二、第三兩點連接為線,如果畫出大圈中線,明顯是用折線,不是轉。這時候歸入衮筆勢就太勉強,應該說這是奮筆勢。《蘭亭序》0206這個「之」,也是用折線的。所以說,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結論。
草書「與」字
就好像草書中的「與」字,七級課程講過,王羲之《上虞帖》和孫過庭《書譜》寫法,很明顯是衮筆勢,我想不會有争論。但王羲之《十七帖》和居延漢簡的寫法,明顯用了折線,應該歸入奮筆勢比較合理。
13 雲
「雲」字,序号2006。上面兩橫組成奮筆勢,下面三角形是玉函勢。
14 今
「今」字。序号是2411和2503。這兩個字的分别就在于最後一筆,2411分筆勢是:交争勢,奮筆勢和蟹爪勢。2503取勢是:交争勢,奮筆勢和顧左顧右勢。顧左顧右勢二級課程放在點的化勢中,也是滾動的,所以2503可以隻分為兩個筆勢,交争勢下面整個部件,其實就是「個」字形衮筆勢。
15 内
「内」字。序号1213。兩個筆勢:鈎裹勢、交争勢。
16 化
「化」字,序号1911。表面看起來三個筆勢,左邊是立人勢,右旁先寫鳥雛勢,然後加一短撇,啄。但我幾次講過,鳥雛勢可以表示一波三折捺筆,如「空」字中間、草書「其」字下面,所以這裡「化」右旁可以看做捺加撇,為交争倒筆勢。
17 及
「及」字,序号1606。請注意第一筆撇反引帶筆,并不指向一橫起筆,在虞世南摹本中,是先寫曲鈎勢,然後寫一個人字形交争勢,和現在正楷字筆順不同。
「及」字這樣取勢并不罕見,我這裡舉五個例子,都是後寫人字的。懷素《自叙帖》更有一例,是先寫人字,後寫曲鈎。
「及」字還有一種取勢,先寫一折,奮筆勢一開,或折釘勢,然後把餘下筆畫兩撇一捺,組成飛帶勢。顔真卿從青年到老年,作品中都可以見到這樣取勢。
18 天
「天」字。序号0804。這個字很簡單,奮筆勢加交争勢。
19 夫
「夫」字。序号1106,2508。取勢和「天」一樣,2508是改字,原來「悲也」,改成「悲夫」,拉長語氣,因為是改正,所以用筆很重。
20 少
「少」字,序号0306。「少」字取勢以前講過,是顧盼化勢,顧盼勢是「小」字形,「少」字拉長了最後一筆,化為掠。掠起筆的地方,是一個标準的雙節點,屬于小圈,起着改變方向的作用,即古人所謂「換筆心」。
注意出節點總是拖出的,所以手腕在左,拖出一段後,改成推,手腕在右。這一推的力量很大,所以掠的下半段會粗一點。在《陰符經》中,
這樣的掠是常見的。
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課繼續,謝謝。
本節要點:
複習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