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複蘇(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并恢複的自主搏動,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複心室顫動,以及盡早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重新恢複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心肺複蘇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
心髒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内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鐘内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髒救生,死而複生的可能性最大。
在發現傷員後應先檢查現場是否安全。若安全,可當場進行急救;若不安全,須将傷員轉移後進行急救。
在安全的場地,應先檢查傷員是否喪失意識、自主呼吸、心跳。
檢查意識的方法:輕拍重呼,輕拍傷員肩膀,大聲呼喊傷員。
檢查呼吸方法:一聽二看三感覺,将一隻耳朵放在傷員口鼻附近,聽傷員是否有呼吸聲音,看傷員胸廓有無起伏,感覺臉頰附近是否有空氣流動。
檢查心跳方法:檢查頸動脈的搏動,頸動脈在喉結下兩公分處。
A 保持呼吸順暢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後移而堵塞氣道,所以心肺複蘇的首要步驟是暢通氣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額部使頭部後仰,并以另一手擡起後頸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懷疑有頸部損傷者隻能托舉下颏而不能使頭部後仰;若疑有氣道異物,應從患者背部雙手環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擊性擠壓。
B 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頭擡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 (或口唇 ),然後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氣 , 然後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鐘反複一次,直到恢複自主呼吸。
每次吹氣間隔1.5秒,在這個時間搶救者應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繼續口對口呼吸,直至專業搶救人員的到來。
在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要用呼吸膜防止患者體内細菌傳播,在沒有呼吸膜保護的情況下急救員可以不進行人工呼吸。
若傷員口中有異物,将傷員面朝一側(左右皆可),将異物取出。若異物過多,可進行口對鼻人工呼吸。即用口包住傷員鼻子,進行人工呼吸。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檢查心髒是否跳動,最簡易、最可靠的是頸動脈。搶救者用2-3個手指放在患者氣管與頸部肌肉間輕輕按壓,時間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搶救者應按壓傷員胸骨下1/2處。
如心髒不能複跳,就要通過胸外按壓,使心髒和大血管血液産生流動。以維持心、腦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急救員應跪在傷員軀幹的一側,兩腿稍微分開,重心前移,之後選擇胸外心髒按壓
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而後将右手掌掌跟放在胸骨下1/2,再将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交錯,握緊右手。按壓時不可屈肘。按壓力量經手跟而向下,手指應擡離胸部。
胸外心髒按壓方法:急救者兩臂位于病人胸骨下1/2處,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應大于5厘米,而後迅速放松,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複位。如此有節奏地反複進行,按壓與放松時間大緻相等,頻率為每分鐘不低于100次。
一人心肺複蘇方法:當隻有一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複蘇術時,應是每做30次胸心髒按壓,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複蘇方法:當有兩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複蘇術時,首先兩個人應呈對稱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換。此時,一個人做胸外心髒按壓;另一個人做人工呼吸。兩人可以數着1、2、3進行配合,每按壓心髒30次,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2次。)
此外在進行心肺複蘇前應先将傷員恢複仰卧姿勢,恢複時應注意保護傷員的脊柱。先将傷員的兩腿按仰卧姿勢放好,再用一手托住傷員頸部,另一隻手翻動傷員軀幹。
若傷員患有心髒疾病(非心血管疾病),不可進行胸外心髒按壓。
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髒按術隻能在患(傷)者心髒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
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髒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複蘇的成敗。
4、胸外心髒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确。不準确容易損傷其他髒器。按壓的力度要适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
5、施行心肺複蘇術時應将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内髒損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