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調整起居藥食同源 大暑養生攻略

調整起居藥食同源 大暑養生攻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2 04:11:02

  大暑養生該如何做呢?大暑吃什麼?大暑習俗有哪些?下文做了詳細解答,一起去看看了解下吧!

  調整起居藥食同源 大暑養生攻略

  大暑是什麼時候?2012年7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時節高溫酷熱,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故在此節氣中,大家應做好養生保健的工作,那麼怎樣才能平安度過大暑呢?

  一、保持良好心境

  “心靜自然涼”,心态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采用心理納涼法調整情緒,想象自己處于大自然之中,綠樹婆娑、飛泉漱玉,使你心曠神怡、心平氣和,避免不良誘因刺激。

  二、調整起居

  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三、藥食同源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制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淨,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适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适量,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飲。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濕所緻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四、注意飲食調養

  1、及時補充水分,同時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于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緻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等都是進補佳品。

  2、補充蛋白質。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适當吃點肉。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為首選。

  溫馨提示:大暑節氣中鍛煉中或鍛煉後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鍛煉者出現頭痛、嘔吐、眩暈、視覺模糊、虛弱、出汗過多或無汗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鍛煉或去醫院檢查。

  大暑節氣養生佳肴

  清拌茄子:

  [配料] 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醬油、味精、精鹽、花椒各适量。

  [做法] 茄子洗淨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許鹽,再投入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内蒸熟,取出晾涼;蒜搗末;将炒鍋置于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後,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香菜擇洗幹淨,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 清熱通竅,消腫利尿,健脾和胃。

  炝拌什錦:

  [配料] 豆腐1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适量。

  [做法] 将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均切成丁。鍋内加水燒開,将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紅柿略燙即可),撈出淋幹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炝出香味,再将蔥末、鹽、西紅柿、味精同入鍋内,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濕。

  注意: 豆角中含有血球凝集素A,是一中毒蛋白,加熱後毒性可大為減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中毒。

  綠豆南瓜湯:

  [配料] 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

  [做法] 綠豆清水洗淨,趁水氣未幹時加入食鹽少許(3克左右)攪拌均勻,腌制幾分鐘後,用清水沖洗幹淨。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待用。鍋内加水500毫升,燒開後,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鍋,蓋上鍋蓋,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 綠豆甘涼,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氣。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苦瓜菊花粥:

  [配料]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做法] 将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淨,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後,将苦瓜、冰糖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功效] 清利暑熱,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煩渴、痢疾等症。

  大暑養生民俗趣味多多

  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别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将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溫湯羊肉是莆田獨特的風味小吃和高級菜肴之一。把羊宰後,去毛卸髒,整隻放進滾湯的鍋裡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内的滾湯注入,泡浸一定時間後取出上市。吃時,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鮮可口。

  米糟将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說的是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幹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種種趣味盎然的大暑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的美好情感,也給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總結:大暑節氣養生,一定要保持良好心境、調整起居、藥食同源等,這樣才能讓你安然度大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