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剖腹産生二胎注意事項 孕育二胎的錯誤認知

剖腹産生二胎注意事項 孕育二胎的錯誤認知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7-17 22:58:40

  由于政策的改變,現在很多人會想要二胎,這也讓很多父母動心了,那麼大家知道剖腹産生二胎注意事項是什麼嗎,剖腹産生二胎安全嗎,剖腹産生二胎危險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剖腹産媽媽生二胎的六大注意事項

  随着“雙孩”政策的出台,不少準媽媽也心要生一個孩子嗎?第一次剖宮産的産婦要注意的是,二是從懷孕到懷孕,但有六點注意幫你生了一個健康的寶寶。

  1、準備懷孕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子宮恢複情況,防止女性子宮再次受損。

  2、注意胎動情況。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内發出不規律的活動,胎動的快慢是胎兒在宮内安危的早期表現之一。一般于妊娠期每小時要有3~5次或一天(12小時)至少要有10次以上的胎動。剖腹産術後,帶有傷痕的子宮如果有輕微的破裂及胎盤的異常,均将導緻胎兒死亡。這時胎心音消失。胎兒死亡前的24~48小時,先有胎動減慢或消失。因此注意胎動變化可提前發現胎兒的異常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3、要提前病人勞動。子宮瘢痕子宮越近,破裂風險越大。為了防止子宮破裂或胎兒死亡的發生,應在2周内提前進行醫院生産,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4、妊娠晚期要防止腹部受擠壓。為預防發生瘢痕處裂開,必須注意保護,不能受到擠壓。妊娠晚期在日常生活中,乘車、走路等要避開人群的擁擠,家務勞動要适當,睡眠應仰卧或側卧,夫妻生活應有節制,避免腹部受到撞壓。

  5、發生腹痛及早就醫。瘢痕子宮到妊娠晚期有的會出現自發性破裂,腹痛是主要表現。由于子宮瘢痕愈合不良随妊娠月份的增加,宮内壓力增大,雖無任何誘因,子宮也可從其瘢痕處脹發而破裂。子宮破裂時可出現輕重不等的腹痛,有時腹痛雖輕但子宮已破裂,必須提高警惕。

  6、再次剖腹産時,應行輸卵管結紮。剖腹産手術分娩,一人僅能做兩次。為保證母親的健康,在第二次剖腹産手術的同時,要做輸卵管結紮,以達絕育目的。

  高齡産婦二胎備孕注意事項

  35歲高齡産婦屬于高齡産婦,擔心寶寶會做産前診斷,一般為35歲以上的女性,我們建議做産前診斷,因為過了35歲,胎兒發育異常,幾率增大。

  三、孕育二胎,小心3個錯誤認知

  1.二胎早産可能性大?确有其事

  懷第二胎早産的可能性會有所增大,在日常生活中,孕婦多注意休息,不要太過勞累,孕晚期不要進行夫妻生活等都可以預防胎兒早産。

  2.剖腹産降低子宮破裂風險

  在醫學界是有這樣的說法,關于這個觀點,主要是考慮剖腹産的原因,可以分開兩個方面去看:第一種情況,如果第一次剖腹産是因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原因所緻,那麼以後生産都要剖腹産,比如骨盤小這個原因,生完第一胎後骨盤并不會變大,所以以後生産都是要剖腹産,這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孕婦原本是可以自己生産的,但在生第一胎的時候,由于一些可變的原因,比如孕婦本人怕痛、胎兒有窒息的風險、胎位不正等情況導緻剖腹産的,在第二胎生産的時候不一定需要剖腹産,因為在第二胎分娩的時候,不一定會遇到這些導緻剖腹産的原因。

  所以第二胎是否需要剖腹産,我們需要衡量孕婦子宮破裂的風險是否高,如果子宮破裂的風險高,我們會建議繼續剖腹産,如果子宮破裂的風險不太高,而孕婦本人願意去嘗試順産,可以在嚴密的監測下自然分娩。但是這種情況需要提高警惕,遵守的原則是“知情同意”。

  在實際生活當中,第一胎剖腹産,第二胎時孕婦再次剖腹産的幾率會比較高,因為确實是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雖然風險具體發生會因人而異,但很難準确預計到哪一個人是否會發生,因為子宮破裂一旦發生,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孕婦都會選擇剖腹産。

  3.一胎生了個健康寶寶,二胎不用檢查

  孕期檢查是必需的需要進行孕期檢查,随着年齡增加,身體狀況會發生變化,孕前檢查和生第一胎是一樣的,心髒、肝腎功能、血糖等都進行檢查,檢查一下是否存在一些不适合懷孕的疾病。

  四、關于孕育二胎的其他相關事項

  1.取環後可正常懷孕,不影響二胎

  取環之後可以正常受孕,因為節育環是可逆性的避孕措施,取環後可以正常懷孕的,不會有影響的。

  2.懷孕時激素變化,不适合母乳

  懷孕的時候要斷母乳,因為懷孕後人體的激素水平是會發生改變,母乳中也會帶有這些激素,不适合再喂養寶寶。

  3.剖第二胎要提前住院

  剖第二胎要提前住院,一般正常情況下,比預産期提早一個星期住院。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剖腹産生二胎注意事項有哪些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剖腹産生二胎注意事項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哦,祝産婦們有個健康的寶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