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手機依賴症壓力過大是主因 五個魔法口訣助其來擺脫

手機依賴症壓力過大是主因 五個魔法口訣助其來擺脫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0 18:15:28

  現在的人大多人都會有手機依賴症,一定要随時随地帶着手機才能覺得有安全感,不管是聚會或是活動,一般都是自顧自的拿着手機玩,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應該如何擺脫這種手機依賴症呢?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壓力過大是主因

  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這些原因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機無形中在這些人的心裡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機沒電或來電頻率突然降低就會出現情緒波動,如焦慮、煩躁、抑郁等症狀。

  性格内向更易得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手機人數最多的國家。在我國?熏特别是追求時尚的白領階層往往是頻繁更換手機或一人多部手機,是對手機最為關注的人群。加之工作壓力大,對手機的依賴性也相對較大,這種心理的不适應狀況在白領人群中的發生率也出現了增多的趨勢。

  此外,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機依賴症”的高發人群。這些人往往交際圈小,朋友少,想與外界聯系又不積極主動,隻能借助于手機來排解孤獨感和證明自己的存在。還有一些人通過頻繁接電話來向别人顯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證明自己在社會上的重要性,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手機依賴症”的另一個表現形式是過多地利用手機進行溝通,如:明明走幾步就可到達的地方,卻非要通過手機進行聯系;在等人的時候總是頻繁打手機問對方身在何處,如果不打就焦急難耐。“手機依賴症”嚴重的人還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症狀。

  調整生活可緩解

  “手機依賴症”是随着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出現的現代心理病症,隻要能夠正視它,通過一些方式去調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緩解這種症狀。

  因為工作性質的轉變而對手機産生依賴的人,實際上是由于部分固定交際對象的突然消失而帶來的交流欲望的中斷。這類人可以在生活中重建自己的交際圈,利用閑暇時間參加一些聯誼活動,定時和幾個固定好友小聚談天來排解抑郁的情緒,使自己盡快适應新的環境和工作。

  如果是對手機習慣性依賴的人,則應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談,多讀讀書、看看報,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盡量将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

  如果客觀條件允許,最好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外出散步、郊遊、健身等。如果對手機依賴過于嚴重,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五個強有力的魔法口訣助其擺脫智能手機依賴症

  口決一:我是一個知道何時、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人

  盡管手機是一種即使呆在房間裡也能和朋友進行交流的文明利器,但需要告訴自己的是,手機是用來利用的,而不是用來依賴的,告訴自己,自己是一個懂得如何良好、合理利用手機的聰明人。

  口訣二:我隻需要通過手機獲取必要的信息

  網絡上的資源繁雜而龐大,有時候用手機上網,上着上着就會産生混亂,忘記了自己原本是想找怎樣的信息。因此,需要随時告誡自己想要的信息是什麼,這樣才不會被無謂的信息帶走,白白浪費了時間,産生無謂的依賴。

  口訣三:我能和朋友保持親密的關系

  智能手機用多了的人,或多或少都抱持有與人交往時的不安感覺,這是由于手機使用過度而缺少與朋友的真實接觸。應當加強與朋友在現實生活中的接觸,通過手機與朋友交往的時候也應當經常告訴自己,我和朋友的關系是堅不可破的。

  口訣四:我能經常感到滿足

  所有的依賴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沒有滿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滿足是一種怎樣的狀态,那麼你就總是處于不滿足的狀态。因此你需要經常告訴自己,我對這樣的狀況感到滿足,我知道當自己感到滿足時是怎樣的狀态。

  口訣五:我能接納依賴智能手機的自己

  在進行自我說服的過程中,不對自己産生厭倦讨厭情緒,接納自己但同時對依賴手機的自己抱持罪惡感是很重要的。如果無論如何都想要使用手機,那麼就在心裡問問自己,為什麼自己要如此依賴手機,這樣在感到不安的時候,能夠更好地從自己的内心深處找到答案,同時不會産生自厭情緒。

  這樣不斷對自己提問、催眠、告誡的方式對于影響個人的潛在意識非常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自我告誡的時候,千萬不要使用否定句。因為人的潛在意識是不能理解否定形态的,對于潛意識來說,“不要依賴手機”和“依賴手機”之間沒有任何區别。而一邊自我提問、勸誡、肯定,一邊有意識地不去過分依賴手機,就能夠慢慢地和手機相處融洽了。

  通過以上這五個口訣,讓自己擺脫手機依賴症的吧,手機不能成為你與别人交流的“絆腳石”,要合理的利用手機,才能夠同時兼顧生活和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