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中,就是一種成熟。
早前在網上看到有人問,内心成熟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有人提煉出一個九字箴言:不較勁,看得開,放得下。
世間之事,總有無能為力,常常事與願違。
盲目與生活較勁,隻會徒增煩惱;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才能得到心的解脫。
01
不和身體較勁
《圓桌派》有期節目,談到關于年齡和身體的話題。
嘉賓馬家輝的一番話,令人頗有感觸:
“年紀大了一些,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你會開始羨慕年輕人的精力,同時也學會了對身體認慫。”
想想确實如此,年輕的時候,我們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
20歲時,你熬夜打遊戲,放肆地透支身體,覺得開心最重要;
30歲時,為了交情和面子,你在酒桌上推杯換盞,覺得人脈最重要;
40歲時,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你疲于奔命,覺得賺錢最重要。
可随着年齡增長,亮起紅燈的體檢報告,總在不斷提醒我們:
生命走到下半段,身體無病,才是莫大的福氣。
我爸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劉叔,年輕時在商海打拼,走南闖北,攢下了豐厚的家底。
去年年底,劉叔因為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出院後沒多久,又聽到一位至交去世的消息。
從那以後,他戒掉了所有酒局,把手上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給了團隊,隻要有空,就去爬山、釣魚,修身養性。
劉叔說,年紀大了,不得不向自己的身體低頭,還指着它陪自己多走一些時日呢。
有段話說得很好:“不跟身體較勁,是承認身體的局限,不再無度揮霍健康。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中,就是一種成熟。”
年輕的時候,要學會奮力拼搏,不留遺憾;
人生下半場,要學會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02
不和緣分較勁
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個和尚,各自住在隔壁山上。
兩座山之間有條小溪,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
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朋友。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5年。
有一天,一個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另一個和尚等了他很久,最終失望而歸。
他又等了幾天,還是沒有等到,這個和尚很擔心自己的朋友,于是便翻山越嶺去看他。
到了山上,他看到自己的朋友,正在和另一個人練拳,兩人有說有笑,看起來很快樂。
小和尚傷心地質問道:“你怎麼那麼久沒去挑水了?我還以為你生病了。”
他的朋友指着不遠處一口水井說:“我花了5年來挖這口水井,前陣子終于挖出了井水。以後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
小和尚一時之間怔在原地,最終默默離開了。
仔細想想,小和尚的經曆,何嘗不是生活中我們的遭遇?
年少時我們呼朋引伴,以為相遇便是永遠,可在後來的漫長路途中,朋友總是一路走,一路丢。
也許是三觀不再一緻,或許是道路各有不同,曾經親密的人,終究散落在茫茫人海。
有句話說得很好,每個人都隻能陪你走一段路,最終都會分開的。
生命迎來送往,聚散離合都是一種必然。
告别了,就各自珍重;緣去了,就帶笑祝福。
03
不和傻瓜較勁
曾有人問奧運拳擊冠軍鄒市明:“生活中,如果有人踩了你一腳,你會怎麼辦?”
鄒市明笑笑回答說:“當然是忍了,再不行,就向人家道歉。”
短短一個回答,诙諧中又顯智慧。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色的人,會碰上各種不如意的事,與之糾纏,隻會傷害自己,學會向愚蠢低頭,才是莫大的智慧。
網友@鄭曉叔叔有次開車回家的時候,在路上被一輛轎車剮蹭了。
他下車查看,發現隻是一點輕微的劃痕,于是就準備離開。
這時對方車上下來幾名年輕人,罵罵咧咧地過來,問他怎麼開車的?
他正準備張口反駁,卻聞到撲面而來的酒氣,他當即選擇賠着笑臉道歉,然後迅速開車離開了。
後來跟朋友聊起這事,大家都誇他能忍,他卻笑着說:
“我當時正趕着回家,如果與他們鬧到派出所,耽擱了時間不說,家裡人也會擔心。
再者對方喝了酒,一旦激怒他們,做出什麼失格的事情,到時候遭殃的就是我自己了,與這種人争辯,不值當。”
想來确實如此。
很多時候,不與爛人爛事糾纏,并不是慫了,而是沒有必要。
笑着讓步不是傻,而是不将小事放在心上。
有句話說,“常與同好争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
與愚蠢硬碰硬,隻會讓自己頭破血流,學會向愚蠢低頭,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04
不和平凡較勁
一直很喜歡作家笛安寫的一句話:
“從一開始以為這個世界上隻有自己,到明白自己的天賦其實隻夠做個不錯的普通人,然後人就長大了。”
小的時候我們都有很多夢想,以為自己會迎接金光閃閃的一生,長大才明白,世上90%的人生,終将歸于平凡。
作家拾遺曾寫過關于父親的一個故事。
他的父親小時候的夢想是當鋼琴家,後來經過很多努力,始終沒有成功。
有一天,他問父親:“對夢想繳械後,您痛苦和後悔嗎?”
父親笑了笑,說:“一開始心有不甘,但最後釋懷了。我努力了,不成,那我就有資格做一個普通人了。”
父親接着說,接受了自己是個普通人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雖然不再做鋼琴夢了,但我把工作盡力做到了完美,我把老婆孩子照顧得很周到,我像鬧鐘一樣定期去看望父母,我每年都帶全家人出去旅遊……
最後,父親說了一句話,讓他多年後依舊銘刻在心:
“勇于承認并接受自己的平凡,才是對生活真正的誠意。”
這位父親的人生,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生活的縮影。
因為天資平庸,所以做着有點辛苦的工作,但好歹能讓自己衣食無憂;
因為身材長相都不出衆,所以遇到一個差不多的人,過着毫無波瀾的人生。
也許會生一個有點笨卻很善良的孩子,他長大後或許不能考進名校,但性格特别開朗,懂事孝順。
汪國真曾在《平凡的魅力》中寫道:
“我不會蔑視平凡,因為我是平凡中的一員。
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願望,眼睛裡印着普通人的悲歡,我所探求的也是人們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成熟,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
不再抱有過高的期待,踏實走好腳下每一步路;不再好高骛遠,而是竭盡所能,擁抱當下。
接受自己生而平凡的事實,不糾結,不執迷,才能在繁雜塵世享受到歲月靜好的幸福。
▽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一書中寫:
“人生智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分清自己是什麼能夠支配的。”
知曉自己的局限,不再透支自己;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學會看淡得失。
活在當下,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灑脫順遂。
點個贊吧 ,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不向它屈服;如果不能,就做命運的朋友,不與它較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