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人們穿上厚實的衣服來保暖,不過這樣嚴重影響日常行動,除了添衣服外,我們還可以如何保暖呢?冬季保暖用品有哪些呢?有哪些保暖小常識呢?冬天吃什麼保暖?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一一解答哦!
冬季保暖用品
厚鞋,雖保暖小心腳臭
造成腳臭的原因首先是濕,無論是鞋子沾水濕了,還是汗腳所緻;其次就是悶,在厚鞋子這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加上潮濕,很容易助長細菌的生長,這些細菌分解汗液中的有機物,所釋放出的代謝物含有異味,就形成腳臭。而鞋子的通氣性越差,臭味就越重。
建議:冬季穿厚鞋子千萬别隻穿一雙!除了勤換襪子外,也可以勤換鞋子。如果有鞋子濕了,盡量不要随便放在陰暗的角落,一定要放在通風幹爽的地方晾幹。腳臭較重的人也可以把硝酸咪康唑散劑撒到鞋子裡面,利用抗菌藥物抑制腳上細菌繁殖,從而達到除臭的目的。另外,也可以用中藥泡腳,把黃柏、苦參、地膚子、艾葉放在一起煲十幾分鐘,等水溫降下來後沐足,每天泡20分鐘左右可以起到很好的殺菌、緩解皮炎、腳癬等問題。
電熱毯,皮膚幹燥小心過敏
老年人和小孩在使用電熱毯一定要注意。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的皮脂腺功能比較薄弱,冬天皮膚很容易幹燥,如果長時間使用電熱毯,則會進一步加重皮膚幹燥。另一方面,兒童的體溫中樞發育還不完全,如果長時間用電熱毯加溫很有可能會導緻孩子的體溫升高。其實,小孩新陳代謝旺盛,并不是家長想象的那麼怕冷,經常使用電熱毯反而容易降低孩子的抗寒能力,對以後的健康不利哦。
建議:不要上床後才開始并通宵加熱電熱毯,最好睡前通電加熱電熱毯,等到被窩暖和後就關掉電源。另外,最好在電熱毯上墊一層薄被褥,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使用電熱毯保暖的人,應該注意多補充水分,睡前可以适當喝一些水,并塗抹保濕潤膚霜,以改善皮膚幹燥情況。
暖寶寶,小心低溫燙傷
暖寶寶貼在衣服内,這樣可能存在低溫燙傷的危險。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神經末梢敏感度下降的人群,以及兒童,都應慎用暖寶寶。
建議:在給寶寶貼暖寶寶的時候,最好在身體之間隔上不太薄的衣物。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定期給暖寶寶挪位,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低溫燙傷的危險,也不容易造成局部皮膚過于幹燥,避免發生過敏、瘙癢等症狀。
冬季保暖小常識
1、頭部保暖
醫學研究發現,靜止狀态不戴帽的人,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4℃時散失總熱量占60%。此外,天氣寒冷令血管收縮,人們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對于腦血管病人來說,很容易誘發腦血管病。由此可見,頭部保暖非常重要。
2、胸腹保暖
老話常說在冬天裡戴個圍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後,易折傷體内陽氣,從而引發心髒病的發作。此外,還可以誘發胃腸病的發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3、腳保暖
腳離心髒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緻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老年人冬季應當及早穿上厚襪子搭配棉鞋,這樣可以通過暖足固腎。有凍傷史的人更應早穿。此外,晚間臨睡前記得用熱水燙腳,搓腳心湧泉穴,這樣可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環良好,有利于保健。對有凍傷史者,還可用蔥須加花椒的熱水洗燙腳。
4、背要保暖
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複發、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絲綿為宜,保溫隔寒性能好。夜間起床時應披衣防感冒。
保暖小貼士
1、常喝白開水 養生之道
冬天氣候幹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
用大棗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減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可增強人體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預防傷風、感冒之目的。
4、床頭常放柑桔或薄荷油
柑桔性溫,散發出來的強烈氣味可祛除病毒。床頭擺柑桔,可預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幾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頭邊,用漏氣的瓶塞蓋好,讓薄荷氣體慢慢散發,也有治頭痛、鼻塞之功效。
5、夜卧桑菊枕
冬桑葉和秋菊可清目醒腦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頭腦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冬天吃什麼保暖
1、多主食及适量溫熱食物
首先多吃主食,适當選擇産熱高和溫熱性的食物,主要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蝦仁、桂圓、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産熱量多,對于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
2、多水果及适量護陰食物
為使“陰平陽秘”,防治上火,冬季還宜配食鼈、龜、鴨、鵝、藕、木耳等護陰之品,尤其是一些體弱多病、精氣虧損的中老年人,以求陰陽平衡。
另外,每天還應補充水果,多吃柚子、蘋果等生津類水果,對抵禦冬季幹燥有好處。
3、多蔬菜及增加維生素A
再者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特别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适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中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髒、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
4、攝取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
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5、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
如鈣在人體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緻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産熱量少、體溫低等。
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蛎、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6、适量增加辛辣禦寒食物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堿。
它們都屬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禦寒能力。
總結:冬天整體溫度下降,禦寒保暖成了首要問題,想要做好保暖措施,采用一定的保暖工具比較靠譜,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幾種防寒保暖用品,效果很不錯哦,此外大家可以通過調節飲食達到防寒保暖的工作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