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吃姜的時間 晚上養生為什麼不可以吃姜

吃姜的時間 晚上養生為什麼不可以吃姜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9 08:01:57

  姜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食物,而且姜的作用非常廣,烹調的時候可以調味,煮茶可以驅寒暖胃等等。但是吃姜也是非常講究時間的,一般不建議早上吃姜。民間有句話叫做晚吃姜塞砒霜。那麼,為什麼晚上不能吃姜呢?養生晚上吃什麼比較好呢?适合晚上養生的發生有哪些呢?下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晚上養生為什麼不可以吃姜

  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話: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由此可見姜的保健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平時多吃姜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晚上吃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姜和蘿蔔為什麼要在一天之内不同時間進食?為什麼姜要在早上不在晚上吃呢?這是由各自性質決定的。姜,味辛辣,性溫,人在清晨之時,胃中之氣有待升發,吃點姜可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騰。到夜間人身之氣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這時吃姜就違反生理規律。與生姜相反,蘿蔔性涼,敗火清熱,下氣消食,勞累一天,吃點蘿蔔,潤喉消食,清虛燥之熱,有利于休息。

  可見,晚上不宜吃姜。另外中醫專家提醒,當患有外感風寒感冒時,不妨吃點生姜,有助于将體内病菌、寒氣帶出。

  一、晚餐别碰這5類食物

  1、肝火旺,晚上不宜喝牛奶

  很多人喜歡晚上喝牛奶,其實晚上喝牛奶很容易導緻肝火旺盛,不利于夜間進行排毒,另外還會使得口幹舌燥,半夜想要起來喝水。而且牛奶本身也是一種過敏源,晚上喝牛奶也很容易導緻消化不良等問題。

  2、晚餐後的甜品是禁忌

  很多人都喜歡在晚餐後進食甜品,感覺這樣一餐才完整,但過于甜膩的東西很容易給腸胃消化造成負擔。另一方面,甜品中的糖分很難在休息的狀态下分解,進而會轉換成脂肪,容易造成肥胖。長此以往也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3、油膩食品應拒絕

  油膩的食品不僅包括油炸類食物,還有一些膽固醇含量較高的動物内髒等。這些食品吃後會加重腸、胃、肝、膽和胰腺的工作負擔,刺激神經中樞;影響睡眠質量。而三高人群更應該嚴格控制。

  4、晚間不宜吃“脹氣食物”

  有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産生大量氣體,導緻脹氣。如豆類、大白菜、洋蔥、玉米、香蕉等。過度的腹脹感不僅使腸胃有不适感,也影響睡眠。所以晚間也應該盡量避免進食此類食物哦。

  5、晚食高鈣食品引發結石

  晚上不應該進食含鈣質過高的食物,例如蝦皮、軟骨魚類等等。這是因為晚間人體五髒都會相繼進入休息的狀态,高鈣食物中的鈣質分解完之後很容易堆積在腎髒以及尿道之中,引發結石。

  雖然很多人的晚餐都吃得相對豐盛,但為了長期的健康考慮一些必要的原則我們還是應該遵循,在補充必要營養和填飽肚子的同時,讓腸胃充分吸收和休息,保證一晚上的好睡眠才至關重要。

  二、晚餐推薦飲食

  1、清淡、低脂、易消化

  晚餐宜清淡,注意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應吃得過飽。晚餐營養過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會在體内堆積,造成肥胖,影響健康。晚餐時間過晚、過長、吃得過飽對睡眠不利,它容易緻人體消化不良和失眠。

  2、素食晚餐更健康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尤其應多攝入一些新鮮蔬菜,盡量減少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食物的攝入。晚餐必須得到很好的重視,但不要求量大,更不應該大魚大肉。晚餐時應有兩種以上的蔬菜,既增加維生素又可以提供纖維。此外,面食可适量減少,适當吃些粗糧,可以少量吃一些魚類。如果能在吃完晚飯的40分鐘後外出散散步,将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十分有利。

  3、簡單、定量、粗糧為主

  相比早餐和午餐,晚餐更應該吃得簡單些,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給的能量不超過全日膳食總能量的30%即可。在無法避免無限制地吃菜肴的同時保證主食的進食量,主食應“定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在300克以上,晚餐可以适當減少。另一方面在主食的選擇上應該盡量偏向利于消化和營養保持良好的粗糧類。

  晚間五件事讓身體更健康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你的晚間時間都用來做什麼呢?告訴你哦,和家人一起吃一頓健康晚餐、香薰、做一做艾灸、泡個足浴、調息打坐,對于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晚間可以考慮做5件事,因為隻要做對1件,就可以讓你的健康狀況“棒棒哒”,你的健康狀況就會大為改觀。

  一、香薰:最體貼養生

  香薰,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經過上千年的運用實踐,中醫總結出芳香類藥物具有開竅醒神、健脾開胃、避穢祛邪,止痛安神等功效。其中最重要的功效,就是芳香療法可以讓人的情緒愉悅,同時消除頭暈腦脹的混沌狀态,解除煩躁不安、胡思亂想的困擾。而且芳香療法還可以清潔空氣,減少緻病微生物的繁殖和對人體的傷害。

  香薰緩解緊張

  取安息香精油3滴、佛手柑精油2滴、絲柏精油1滴,滴入盛有清水的香薰燈内,打開香薰燈,使精油揮發布滿室内,同時緩慢地深呼吸,享受芬芳,緩解緊張的情緒。

  香薰清潔空氣

  可以使用桉樹精油,它可以清潔室内空氣,殺菌,尤其适合預防呼吸系統的感染。或者選擇桃金娘精油,流感期間在房間内薰蒸,可以預防傳染。

  二、吃健康晚餐:最享受養生

  晚餐千萬不要磨蹭到八九點再吃,養生家建議要留出4小時消化食物,如果晚上11點入睡,最好7點前吃完飯。如果吃飯太晚,距離上床睡覺的時間很短,就會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而且胃中食物過多,還會影響睡眠,不利于身體健康。

  養生晚餐吃什麼

  1.芹菜

  芹菜具有滋陰清熱,平肝降壓的作用,而且芹菜味道芬芳,可以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情緒。對于工作壓力大,情緒壓抑而導緻胸悶、氣脹的人,晚餐時一定要有一盤芹菜,可以是炒芹菜,也可以是涼拌芹菜。

  2.核桃大棗

  如果你經常失眠,伴有心慌、記憶力下降、頭暈頭痛、面色微黃或蒼白,晚餐一定要有大棗和核桃。大棗,具有補氣健脾養血的功效,核桃具有補腎養精益智的功效,對于用腦過度、經常加班熬夜的人來說很适合。

  3.豆類食物

  晚餐中可以加入豆腐、豆皮、豆芽、黃豆等豆類食物。黃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類雌激素,可以發揮部分雌激素的作用,對于改善卵巢功能衰退有所幫助。

  三、足浴:最溫暖養生

  上床睡覺之前,最好泡個足浴,根據足底反射理論,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反射區,足部的60餘個穴位與五髒六腑都有着密切的關系。通過水的熱力,再加上相應藥物的刺激,就能夠調節經絡氣血的運行,調整髒腑的功能,而有利于身體健康。

  每晚臨睡前,在足浴桶中倒入2500ml~3000ml溫水,再倒入200ml中藥液,水溫45℃左右,以感覺不燙為宜。雙足浸沒于藥液中,相互搓摩,如水溫下降要不斷添加熱水,保持溫熱感,浴足30分鐘。

  助眠配方

  取丹參30克、香附10克、酸棗仁20克、黃連6克、肉桂16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5克、茯神15克組成足浴配方,煎成200ml濃縮藥液。

  緩解痛經配方

  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克,水煎煮兩次過濾取汁,在月經前一周每天晚上浴足。連續兩個月經周期,可以有效緩解痛經。

  四、調息打坐:最放松養生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自然界的趨勢,早晨宜做相對劇烈的運動,以激發人體的陽氣,晚上要做相對緩和的運動,以順應安靜内斂的趨勢。所以,晚上适合做調息打坐,養生家對于用呼吸來調節心境非常注重,有着古老的淵源,不論是佛家的調息,道家的吐納,瑜伽的呼吸術都屬此類。

  調息打坐,可雙向調節血壓,加大肺活量,延緩動脈硬化,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可以通過呼吸和意念的自我調控,增強神經内分泌功能,促進免疫物質的活性,增強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

  調息打坐要訣

  1.姿勢:端坐,頭部與上身保持端正,頭頸不後仰前俯,胸部自然挺直,腰部不彎不挺;沉肩垂肘,雙手掌分放于大腿上,肘關節自然彎曲,以舒适為宜;雙下肢自然分開。膝關節自然屈曲成90°;雙腳平行輕踏地面,與雙肩距離相等。

  2.意念:集中精神,排除雜念,自然呼吸。然後有意識地使身體各部位放松,如默念頭部放松了、脖子放松了、胳膊放松了……并使精神集中,全身關節肌肉松弛,心情輕松愉快。

  特别提醒

  1、練功前要休息15~30分鐘,停止工作、學習和有意識的思維活動,并使情緒穩定。

  2、将紐扣、衣領、腰帶、鞋帶和過于緊束的内衣放松。

  3、不饑也不過飽,并排空二便。

  4、要注意保暖和避免過于炎熱,盡量選擇安靜的地方練功。

  5、每次練功時間不超過30分鐘。練功後休息15分鐘。

  五、艾灸:最專業養生

  艾灸,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養生家認為艾灸能提升陽氣,陽氣又稱正氣,有保護身體的作用,因此經常艾灸身體就會健康。而且艾灸所用的艾草是辛溫的藥性,“辛”能驅寒,“溫”能擴張血管,讓氣血流通更加通暢。

  艾灸時,可以直接将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進行熏灸,也可以使用灸器,将艾絨或艾炷插入其中熏灸。将艾條點燃後,放于距離皮膚約2厘米處,以皮膚感覺溫熱、但不燙為度。每次艾灸10分鐘,每天艾灸一次,會有溫熱的感覺自後背部向全身散布。艾灸不必過于關注認穴的準确性,熱力有發散的作用,穴位偏了也沒關系,隻要在穴位周圍溫灸就可以。

  養生穴位

  1.預防感冒,灸大椎穴。位于低頭時在後頸部可以摸到突起的骨頭下。對全身怕冷、預防冬季感冒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調理氣血,灸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要穴,長期施灸可使人元氣充足,具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能調治泌尿生殖系統的各種病症。

  3.調理胃病,灸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灸療對胃部疾病的症狀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4.強身防病,灸足三裡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經常灸療足三裡穴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驅邪防病的功效。

  艾灸注意

  如果你是不怕冷的女漢子,經常容易上火,就不要湊熱鬧了,可以做刮痧。如果你怕煙,可以使用無煙艾條,艾灸時間加倍。艾灸之後,喝點溫水,緩解口幹症狀。

  什麼姜最益腎?鮮生姜增食欲

  姜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現代臨床藥理學研究發現,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痛,同時興奮人體多系統的功能,還能調節男性前列腺的機能,治療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礙。因此姜常被用于男性保健。

  吃鮮生姜的好處:增食欲,緩衰老

  中老年男性常會因胃寒、食欲不振導緻身體虛弱,可常含服鮮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

  鮮姜不如幹姜那樣有強烈的燥性,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姜,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将姜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内散發,擴散到腸胃内和鼻孔外。

  吃幹姜的好處:治療腎虛陽痿

  幹姜溫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此藥膳可治療由于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軟、倦怠等。不過,姜屬辛溫食品,隻能在受寒情況下應用,但是也不能用太多,以免破血傷陰。如果同時有喉痛、喉幹、大便幹燥等症狀時,建議不要用姜,以免加重症狀。

  取約500克雄鯉魚一條,幹姜、枸杞子各10克。取鯉魚肚内之魚(即雄魚腹中白色果凍樣物質雄魚精囊腺),與幹姜、枸杞子同煎,煮開,加料酒、鹽、味精适量調味即成。空腹時服食,隔日吃1次,連服5日。

  什麼樣的人吃姜最好?

  一、體質偏寒者

  體質偏寒者通常會有平常怕冷、手足發涼、吃冷食後易腹瀉等症狀,這些人很适合多吃姜,因為姜性溫,可以用來溫中驅寒。

  姜性偏溫熱,還可以調矯食物的寒性,比如人們吃螃蟹時,往往要搭配些姜末做佐料,這就是因為螃蟹性寒味腥,而姜即可中和寒性,又可消除腥膻,能夠防止寒傷脾胃,避免消化不良。同樣的道理,身有寒症之人,應該常常吃些姜來調矯體内的寒涼。

  另外,姜可壯陽,所以許多男性朋友們特别喜歡吃姜,至于說效果怎麼樣,那要試過才知道。自古的确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說。

  二、胃寒者

  胃寒者如有喜食熱飲、幹嘔清水等症狀的人食用生姜比較合适。尤其是夏天,人們好涼,經常吃些冷飲和涼性的水果,造成寒涼侵胃,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将有助于驅逐體内風寒。

  從五色上講,姜屬于黃色食物。黃色屬土,按照中醫五行的理論,它是入脾胃的,能夠健脾胃,助消化。如果胃不好,可以每天早上用生姜水沖個雞蛋空腹喝下,既能散掉胃中的的寒氣,還能夠提供給腸胃溫和的滋養。

  姜還可以止嘔。其實我們生活中常常就用到它的止嘔功效,比如沿海地區的漁民出海時嘴裡常常嚼着糖或鹽腌制生姜,有暈車毛病的人,在乘車前喝些姜水,在乘車途中含幾片姜,都是為了抑制暈船暈車造成的嘔吐。

  三、食欲不振者

  俗話說:“飯不香,吃生姜”,當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可以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裡放上一點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

  姜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排除積淤體内的毒素,同時姜還能夠解毒,比如魚、蝦、禽肉中毒,或者誤食木薯、野芋頭、野蘑菇或者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都可以用姜來解毒,可以說姜就是一個人體的清道夫,把人體内的污穢掃除得幹幹淨淨。

  姜還可以提神醒腦,辛辣之物可以開竅,竅開則氣血暢通,自然神輕氣爽。比如有人在夏天中暑昏倒了,可以給他灌一杯姜汁,很快就能醒過來。另外像中風等原因出現暈倒、昏迷都可以試試姜汁。

  四、風寒感冒患者

  姜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應用。如果在外面淋了雨,或者受了風寒,回到家就會喝上一碗熱乎乎姜湯,身體就會有所改善。為什麼姜湯能夠抵禦風寒,治療風寒感冒呢?姜是走表的,它性溫味辛,可以散寒發汗,疏通因受風邪寒邪侵入而阻滞的氣機,所以風寒感冒可以用生姜,再加些紅糖趁熱服用,不一會就有一股熱流流遍全身,體内的風寒往往能夠得汗而解。

  但生姜飲料隻能用來治療風寒型感冒,而風熱感冒屬于人體傷于風熱,如果這時再服用生姜類溫熱藥,就如同火上澆油。

  流感一般不用生姜來治療,因為中醫認為,流感需用苦寒中藥清瘟敗毒,而姜不具備苦寒之性。

  4類人群不宜吃姜

  陰虛體質的人絕對不能吃姜

  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幹、眼幹、鼻幹、皮膚幹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姜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内熱較重者不宜食用生姜

  如患有肺熱燥咳,胃熱嘔吐、口臭,痔瘡出血,痛瘡潰爛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熱性病症,食用生姜時一定要配伍寒涼藥物中和生姜的熱性。

  肝炎病人忌吃姜

  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是忌吃姜的,因為常吃姜會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選擇一些可舒肝、理氣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

  脫發者用姜要注意

  很多人都把姜外用來治療脫發,的确,姜性溫味辛,确實能夠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刺激毛囊打開,促使毛發再生。但要注意脫發屬熱性疾病,姜用久了會生熱,用熱性藥治熱性病,和中醫講究的“熱病用涼藥”原則是相沖突的,所以盡量少用。

  什麼時間吃姜要小心?

  古代醫書中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的警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秋天氣候幹燥,燥氣會損傷肺髒,這時再吃姜等辛熱之物,會加重人體的燥熱失水,所以會有“夭人天年”的危害。那為什麼夜不食姜呢?夜裡是陽氣收斂之時,天地之氣都閉合了,而姜性溫味辛主發散,這和自然的規律不符,這就好像我們應該夜裡睡覺,白天工作,可有些人偏偏反過來,這自然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當然,有病需要用姜還得用,關鍵是要掌握一個度和量。

  生活中有人喜歡往酒裡放姜,這其實是個誤區。中醫認為,久食姜并同時再喝酒,容易在體内形成積熱,這樣不僅會使得眼睛出問題,還會使痔瘡加重。但在引用黃酒時可以加一些生姜,因為可調黃酒的微苦味,但注意要少量。

  另外有的人常常說“爛姜不爛味”,用爛姜來做調料,這是不對的,姜腐爛後會産生有毒物質黃樟素,有可能會誘發肝癌、食道癌等疾病。

  關于生姜不得不說的偏方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姜味辛性溫,有發汗解表、散寒健胃、溫中止嘔、溫肺止咳、止痛、祛痰、助消化、解毒之功效。用于感冒風寒、嘔吐、咳嗽、脹滿、食滞、腹瀉等症。《本草綱目》記載:生姜“生用發散、熱用中和、解食野禽中毒或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病。”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姜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于蔥和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發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髒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另外生姜具有防氧化和抗衰老功能。現介紹幾種使用生姜防治常見病證的驗方:

  1. 斑秃 取生姜切片浸泡于高梁酒中,2~3後天塗擦患處,每天局部使用4~5次,或直接用生姜塗擦患處,連續使用3月。

  2. 口腔潰瘍 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天2~3次,一般6~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愈合。

  3. 腋臭 取生姜30g,切碎,浸于一般的醫用酒精中,封瓶1周後提取濾液,裝瓶備用。用棉簽或棉球蘸濾液搽于腋窩處,每天2~3次,連搽1月;或生姜适量,3%~4%的碘酒1瓶,先用生姜輕擦腋窩至局部皮膚輕微發紅充血為度,然後用碘酒塗局部皮膚,每天1~2次。

  4.預防齲齒 每天早、晚堅持用熱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飲用數次。

  5.咳嗽 取鮮生姜和牛奶各适量,把姜搗碎取汁,待牛奶燒開後加入姜汁略燒片刻起鍋,放涼後便可飲用。對感染風寒的咳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6.醒酒 用熱姜水代茶飲用,可加速血液流通,解酒。還可在熱姜水裡加适量蜜糖,可緩解或消除酒醉所緻的頭疼、惡心、嘔吐、乏力等症狀。

  7.預防暈船、暈車 取新鮮生姜1片,貼于神劂厥穴(肚臍),用傷濕膏蓋貼,同時将傷濕止痛膏貼于内關穴,用手指輕輕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鮮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8.蛲蟲病 每天睡眠前,先用熱姜水清洗肛門周圍,然後再飲用熱姜水1~2杯,持續10天左右可愈。

  9.牙周炎 先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天早、晚各1次。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姜水加少許食鹽代茶飲用,每天2~3次。對牙周炎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10.凍瘡 生姜30g放入熱竈灰中2分鐘後取出趁熱用刀切成薄片塗擦患處,每日2次、連用2周,對早期凍瘡和未破潰的凍瘡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生姜入藥 功效不可小觑

  民間有“冬有生姜,不怕風霜”之說。《東坡雜記》曾描寫錢塘淨慈和尚,年八十餘,顔如童子,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雲雲。實踐證明,生姜對人體健康确是有益的。

  生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桉葉油精、枸橼醛、姜辣素等多種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消化液的分泌,有散寒和增進食欲的作用,同時有鎮吐、鎮痛、抗炎消腫、驅蟲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治療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氣管擴張、百日咳、急性扁桃體炎、咳嗽、滴蟲性陰道炎、月經不調、皮膚癬等病症。

  傷風感冒将生姜切絲,加入紅糖煎湯,趁熱服用之後,蓋上被子發汗,能很快痊愈。

  胃寒痛生姜洗淨切片,以醋浸泡一晝夜,用時取适量姜片加紅糖開水沖泡,當茶飲用。

  外傷出血将生姜烤幹研末,對傷口消毒以後,撒于患處,可迅速止血,并能減少疼痛。

  肢冷惡寒生姜适量,沸水沖開,代茶飲;或常食姜糖片可緩解末梢循環較差、四肢冰冷等症狀。

  暈車船暈車或病中暈眩,隻須口含生姜1片,慢慢咀嚼,吞咽其汁;或将姜片貼于人中或眼旁絲竹空穴位,即可暖胃行血,暈嘔立止。

  燙傷若發生燙傷,可将生姜搗爛取汁,用藥棉蘸上姜汁擦患處,起泡者消炎除泡,破損者能促進結痂。

  凍瘡對容易發生凍瘡的皮膚,用生姜汁反複塗擦,便能增加抗寒能力,從而避免産生凍瘡。

  牙痛當發生牙痛時,可取生姜1片,咬在牙痛處,即能緩解。如有必要,重複使用更好。

  性欲低下生姜15~30克,當歸30~50克,羊肉500~1 000克。羊肉切塊、洗淨,放入開水内先滾一下,取出。當歸、生姜洗淨,切片,用布包好與羊肉一起入鍋煨湯。熟後去藥包,飲用。

  老年斑 取适量鮮姜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毫升開水浸泡5~10分鐘後,加入少許蜂蜜攪勻當水飲。

  抗衰老生姜30克,鮮豬肉200克,洗淨切成絲,加調料同炒。常食抗衰老之效勝過維生素A、C及E。

  減肥在盛滿溫水(水溫40~42℃)的浴缸中放入煮過的生姜、米酒和醋,泡浴時水位不要過胸口,泡5分鐘休息2分鐘,連續5次就會大量排汗,能刺激血液循環,除了可減肥美白外,還可以收緊松弛的肌膚,治療腰酸背痛。每星期泡1次。

  此外,生姜還被提煉出精油使用,将精油加入沐浴、洗發過程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姜不可一次食入過多,痛腫瘡疖、目赤内熱、便秘或患痔瘡者不宜食用。腐爛的生姜中含有黃樟素,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管癌等,故不能食用。

  結語:上述内容就是關于晚上不能吃姜等相關内容的詳細介紹。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又了解一些科學養生的知識了呢?姜是個好東西,大家平時可以多吃一點,但是一定要記得不要在晚上吃哦,一定要跟身邊的小夥伴們分享這一常識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