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醫院、跑藥店,以便“藥到病除”。可事實上,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大“藥鋪”——人體内所含激素就是“藥鋪”的藥材,将其排列組合,可以配出30多種藥方來。
不僅如此,人體内還配備了一位高度負責的貼身“醫生”——自愈系統,包括免疫力、排異能力、修複能力、代償能力、内分泌調節能力、應激能力等。當人有不适時,這位“醫生”可以敏感地捕捉到異常信号,并及時調動各種激素,進行“配藥”、“用藥”,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隻要能和這些激素做好配合,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就能夠保護身體健康。大多數的小毛病即使不吃藥也能好,甚至一些醫學疑難雜症也可以自然痊愈。相反,如果自愈力遭到徹底破壞,即使華佗再世,也不可能挽救性命。艾滋病之所以成為“不治之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免疫系統遭到了滅頂之災。
那麼,如何才能充實我們體内的“藥箱”,以供不時之需呢?
别濫用藥物
千萬不要一看到“炎”,就想到消炎藥、抗生素,否則即使能緩解一時的症狀,也可能産生耐藥性,給身體帶來長久的傷害。而且,往往藥效越強的藥物,毒副作用就越強。
有個好心情
具有積極樂觀精神的人身心更健康,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更低,肺部功能也更健全。
睡足覺
睡眠不佳與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以及抵抗病菌的殺手細胞減少有關。
每年交兩個新朋友。社交生活越少,大腦裡會有越多焦慮引起的化學物質,我們就越可能生病。研究表明,有6個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擊感冒的能力強4倍。
多步行,少開車
開車的人在4個月内比步行的人患病幾率高一倍。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讓你的免疫系統運行得更好。
出門随身帶支筆
這樣能避免使用醫院、銀行、快遞員和餐廳服務員的筆,從而避免接觸到病毒,因為感冒和流感病毒可以通過手傳手的方式傳遞。
孩子“髒”一點
與獨生子女相比,那些家中有兄弟姐妹、接觸小動物、在農村生活的孩子,患過敏或哮喘的幾率要少,适當地接觸一些如灰塵、泥巴等,有助于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