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松樹上長的龍須草

松樹上長的龍須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14:33:34

2018-09-21 06:57 | 掌上衢州客戶端

編者按:舞龍是衢州的傳統民俗文化,而在開化縣的蘇莊、楊林、馬金等18個鄉鎮均有中秋節舞香火草龍的習俗。其中,又以蘇莊鎮的香火草龍名氣最大,傳說其始于朱元璋征戰時期,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開化香火草龍于2011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海甯觀潮、西湖賞月并稱為我國中秋節的标志。

插上香火,敲響鑼鼓,每年中秋将至,月亮漸圓,香火草龍便在衆人的期盼下橫空出世。所到之處,皆送出團圓、平安的祝福。

中秋節舞香火草龍是開化縣農村流傳甚廣的一種民間習俗,全縣18個鄉鎮都有舞香火草龍的風俗。其中,蘇莊鎮富戶村的香火草龍為最講究,場面也最壯觀。

這個世界上,仍有很多人不知道開化,就像很多人不知道蘇莊,但應該沒有很多人不知道朱元璋。

香火草龍,是朱元璋的夢。

松樹上長的龍須草(它曾是帝王的夢)1

老篾匠正在編織草龍。

開化蘇莊群山環繞,碧水潺潺,毗鄰江西。

相傳,兵敗九江的朱元璋曾在開化蘇莊屯兵休整,欲東山再起。

時值中秋,蘇莊人熱情相待,酒足飯飽的朱元璋求得了片刻神怡,欣賞周遭美景。忽見,林壑深處,一條火龍騰躍空中, 四野高呼“龍來了”。劉伯溫見勢附言,此乃天命将至。朱元璋大喜,賦詩一首:“歲到中秋八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滿天星鬥拱明月,拂地笙歌賽火龍。”

朱元璋稱帝後,憶想在浙西得神龍護佑,于是将原先的上塘村改名為富戶村,許以銮駕陪侍草龍。

時光的撮合,儀式和情愫的交融,舞龍習俗便應運而生。此後,開化香火草龍聲名大噪,全縣範圍皆以舞之。

一根根稻草,精挑細選,取自每家每戶,在每個人的手中遊走,納入龍身。龍身成形,擡至祠堂,老篾匠在祠堂正中,抛開萬事,潛心編龍。稻草的柔韌和張力,變幻出龍頭的威嚴。

龍紮成後,放于祠堂門前,在中秋節前,被陸續地插上香火,男女老幼,各懷心願,隻待華燈初上,與朱元璋求得超越時空的對話。

中秋月滿,香火附龍身,銮駕開大道,鳥獸蟲魚登場,魑魅魍魉潛伏。龍身蔓延,孩童尾随,人龍合體,和諧共生。夜色漸深,龍遊作息,行至水處,尋歸大海,幻化成源頭的夢,或風調雨順,或國泰民安,或千裡婵娟,或天倫之樂。這是屬于開化的沸騰。從“起山月”到“滿山月”到“落山月”,月光如水,人群如潮。“世和堂”内擺起豬頭香案,祭拜天地,迎龍入村,此曰“呼龍”。少頃,火铳響起,鞭炮齊鳴,村民上香祈願,樂隊開道,舞者擎龍,一聲長嘯,火球滾地,龍出祠堂,遊走巷道。村民門前設供“接龍”,小孩手持小龍,尾随火龍,一路彙聚至村操場。

松樹上長的龍須草(它曾是帝王的夢)2

每年中秋将至,月亮漸圓,香火草龍便在衆人的期盼下橫空出世。

月上中天,龍舞飛揚,陣式講究。“盤龍三點頭”“遊龍拜四方”“龍頭戲珠”“龍身入肚”“九曲彎身”等,配以“竹枝挂彩”“寶扇護駕”“桂樹飄金”“水族揚波”等銮駕舞,引來驚叫連連。

明月低垂,舞龍漸及尾聲。香火草龍在錢江源頭的溪水裡,在人群的感慨聲中漸行漸遠,松明紮成的火把未能燎原,星星而散,如星宿重歸寰宇。

人生中,有很多事不該被遺忘。對于開化人來說,對于蘇莊人來說,他們是不會忘了在中秋節舞龍,不會忘了送龍入河的。

千百年來,草龍順水入海,不知其數。它們的身體是山裡的一把把稻草抽絲剝繭而成,飽含鄉民的堅守和希翼,賦予草龍新的生命,舞龍之時,渾然忘我,猶如真龍降臨。他們在舞動中感悟稍縱即逝的人生,他們在感恩的時光裡舞動夢想,留給生命最感動的回味……

(原标題《它曾是帝王的夢,更是百姓的夢!月圓之時,草龍入海》,編輯汪碧瑩 梅玲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