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調怎麼調理呢?你知道嗎,一些小動作就可以解決你的大難題。舉手之勞受益匪淺,何樂而不為呢?
另類小動作 可調節内分泌
捏手
先從小手指開始,一個一個捏,如果感到疼痛,就證明身體某些部位不适。她告訴我,拇指疼痛可能肺有疾患,食指疼痛可能大腸有問題,中指疼痛可能心髒不适,無名指疼可能是喉痛或頭痛,小指疼痛可能是心髒或小腸有毛病。
平日可以利用看書或不用手的時間揉捏十指,如有痛感,表示所對應的部位不太好,那就把疼痛的手指仔細揉捏,以促使其盡速好轉。
捏腳
不僅兩手如此,也可按着相應要領每天揉捏雙腳。具體方法如下:以腳掌為中心,用拳頭有節奏地敲擊腳底,以稍有疼痛感為度,每隻腳100次左右,運動完成約2分鐘。仰卧在床上或地闆上,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然後像踏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持續2分鐘。
可以用雙手抓住雙腳的大趾,做圓周按摩,每天按摩數次,每次2分鐘,也可以用手做圓周運動來搓小趾外側,按摩2分鐘。
在家中盡可能讓雙腳從鞋襪中解放出來,赤腳行走,堅持2分鐘。長期堅持捏手捏腳,可促進血液循環,還可調節内分泌,讓人精神百倍,盡顯年輕活力。當然,有時間的話還是要到外面去跑一跑跳一跳,效果會更好。
小動作緩解大毛病
老年人常有慢性病,如帕金森、慢性阻塞性肺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等,做一些小動作,能明顯緩解病痛帶來的不适感。
帕金森綜合症:手轉核桃
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鄒繼紅介紹,老人可以手裡放兩個核桃,不停地轉動核桃,改善手的靈活性。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最初的表現就是手抖。經常練手,讓手的末梢神經經常被刺激,能有效緩解病情。
慢阻肺:縮唇呼吸
中大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孫思慶介紹,對于患有慢阻肺的老人,最常見的就是做縮唇呼吸操。患者端坐,雙手扶膝,每次用鼻子輕輕吸氣後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氣片刻再行縮唇呼氣,舌尖放在下颌牙齒内底部,舌體略弓起靠近上颌硬腭、軟腭交界處,口唇縮成“吹口哨”狀,每次呼氣持續4至6秒。能防止過多氣體潴留在肺内,從而提高呼吸效率。如果縮唇呼氣能配合輕度彎腰收腹,則利于膈肌擡高,呼出更多的氣體。
膝關節炎:雙腿繃緊
由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老人常膝蓋腫脹、疼痛,膝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下樓,有時候還不能下蹲。中大醫院中醫骨傷科主任屈留新介紹,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老人,可以練習雙腿繃緊防止疼痛。老人采取仰卧位,然後将雙下肢伸直,雙腿繃緊,讓腳尖往下翹。也可以采取站立姿勢,同樣是雙腿繃緊,讓股四頭肌收縮,這樣能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減緩膝關節的疼痛
下肢腫脹:擡高45度
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人雙下肢常有不明原因的浮腫,鄒繼紅介紹,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或是靠在床上,将雙下肢擡高,與地面保持45度,減輕腫脹,原則上坐上1小時就要起來活動10分鐘,這樣能有效預防下肢的腫脹。
推薦食療方可幫老人消浮腫
很多老人用手按壓小腿,一按一個坑,這都是浮腫的症狀。
老年人腿部出現浮腫,一部分與心、腎、肝和内分泌疾病有關,還有一部分,是老年性浮腫。這類浮腫多因老年人皮下組織間隙疏松、水分容易滲入組織間隙而形成。如果是由于衰老引起的浮腫,日常通過一些生活方式的調理緩解。
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能增強體質,改善水腫症狀。飲食方面,少鹽是原則,不光做菜少放,鹽鹵、醬制之類也要少吃,芹菜、蘿蔔、菠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可多吃一些,睡前别喝太多水。避免在一個地方久坐久站,沒事就起身活動活動,或者在坐着的時候把兩條腿上擡,都助于減少水腫發生。
食療方:綠豆、薏米各100克,同煮湯食用;冬瓜50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适量,加鹽少許,吃瓜喝湯。
總結:小動作雖不起眼,但是對于自身保健來說簡單又實用。緩解疼痛預防疾病。記得每天捏手腳,疾病遠離你。(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期:2012.08,作者:林嘉,崔玉豔,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