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片凝集反應是醫學上的一種實驗,主要用于測細菌的一些相關指标的實驗。醫學上一般做的都是血清實驗,做玻片凝集反應實驗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且要根據實驗目的來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不同的血清的實驗方法也是有些差别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玻片凝集反應具體是什麼樣的。
玻片凝集反應是在玻片上進行的直接凝集反應,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分析,數分鐘之内便可觀察結果,快速、簡便。常用于細菌的分型鑒定,也用于ABO血型的測定。
實驗材料
( 1)抗原:受檢菌液或受檢者的血細胞鹽水懸液。
( 2)抗體:用于細菌鑒定的1:20稀釋診斷血清。
血型檢測的A及B診斷血清。
( 3)生理鹽水、玻片、吸管、接種環。
實驗方法
( 1)于潔淨玻片的一端加診斷血清1滴,另一端加生理鹽水1滴作陰性對照。
( 2)用接種環取待檢菌液或血細胞懸液分别塗于診斷血清和生理鹽水,混勻。
( 3)輕搖玻片,靜置數分鐘,觀察結果。
結果分析
玻片上抗原凝集成肉眼可見的小團塊狀或絮狀凝集物,其周圍液體澄清,為陽性反應。陰性反應和生理鹽水對照均不發生凝集,為均勻混濁的乳狀液。
注意事項
細菌鑒定時,特别是腸道菌種的沙門菌屬或志賀菌屬,原則上先用多價診斷血清檢測,如為陽性,再用單價診斷血清進行分群或定型。血型測定時,室溫需保持在 20℃左右,若低于10℃,易出現冷凝集現象而造成假陽性的錯誤診斷。
當作玻片凝集反應的時候,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操作者一定要嚴格規範自己的實驗動作,而且做細菌鑒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保證無菌環境,不能讓雜菌污染了,不然鑒定的結果就不準确了。所用的所有的實驗器材,也必須經過高壓蒸汽滅菌鍋滅菌後方可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