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16:24:19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文藝評論宋人的藝術清單裡)1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夢華錄》,将人們的目光牽引至中國曆史上經濟、文化、藝術都極其繁榮的宋代,展開雅俗共賞的大宋風華。

其中,音樂構成宋代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瓦肆聽一場南戲,在勾欄看一幕雜劇,或是一人獨享松溪撫琴、高山流水的雅境……都是宋時的音韻藝趣,镌刻着歲月深處的風雅,令人心馳神往。

——編者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在中國曆史上,宋代是一個經濟、文化、藝術都極其繁榮的時期。

這一時期,音樂走出了宮廷官邸,進入市井長巷,融入生活日常。禮樂、說唱、雜劇、南戲、樂舞、琴學等藝術,層見叠出,化雅成俗,怡情娛樂,雅俗共賞。無論是帝王貴胄,還是文人大家,他們飽讀詩書,經世治學,也常醉心于“樂心”和“藝韻”,在藝術與詩、詞、賦交融中,暢享清幽風雅,無論低吟淺唱,抑或舞袖徐轉,享受的是藝術的惬意情韻,找尋人生的真趣和遠方。

循着宋畫匠心的絹本,跟着宋詞仄仄的韻律,我們尋覓千年前宋人在歲月深處镌刻的雅緻,徜徉東京夢華,心遊富雅臨安,感受宋人尋常的煙火,在瓦肆聽一場南戲,在勾欄看一幕雜劇,或是一人獨享松溪撫琴、高山流水的雅境。這一番番獨有的音韻藝趣,深沉的生活美學,盡在宋時深處,令人心馳神往。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文藝評論宋人的藝術清單裡)2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勾欄瓦肆

【瓦肆勾欄,百藝荟萃】

穿越時空,重回大宋,一陣宋韻民風撲面而來。汴水秋聲,長堤煙柳,城門口的瓦肆、勾欄,人馬喧嚣,比肩接踵,熱鬧非凡,一派繁華景象。

瓦肆,又叫“瓦”“瓦舍”,出現于公元11世紀中後期。伴随着都市文明的發展,坊市合一的興起,宋代瓦肆成了一個官辦的開放集市,猶如各個大小的廟會,遍布城鄉,盛行一時。尤其是京都開封、南宋臨安的瓦肆,規模宏大,盛況空前。據《武林舊事》記載,南宋臨安的瓦肆,大小就有二十餘座,如南瓦、北瓦、中瓦、大瓦、候潮門瓦、菜市門瓦、艮山門瓦、羊坊橋瓦、小堰門瓦、新門瓦、薦橋門瓦、蒲橋瓦、錢湖門瓦、赤山瓦、便門瓦、行春橋瓦、北郭瓦、米市橋瓦、舊瓦、嘉會門瓦等。瓦肆裡設有勾欄、店鋪、攤販、酒蘆、茶社等商貿、休閑、娛樂的場所。瓦肆縱橫街衢,遊人往來,晝夜不絕,堪稱是一座不夜之城。“深冬冷月無社火看,卻于瓦市中消遣”,正是當時瓦肆繁華景象的生動寫照。

勾欄,也叫“棚”,原指瓦肆裡分隔觀演區的“欄杆”和搭建看台的“棚”。勾欄是古代中國最早的戲院,由戲台、觀台組成,四周用隔闆圍起,形成演出和觀看空間。戲台的前部為舞台,後部為戲房,供演員裝扮和休息。觀台留有觀衆出入口,門口貼着花花綠綠節目單——“招子”,預告演出的内容。勾欄的演出可謂是百伎競藝,百花齊放,彙集有各種曲藝行當,有說書、雜劇、講唱、舞蹈、說诨話、養蟲蟻、傀儡戲、諸宮調、鼓子詞、嘌唱、唱賺、小唱、講史、說經、舞旋、小說、合生、鬥雞鬥犬、蹴鞠、馬戲、雜耍、武術、耍影戲等,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一應俱全。宋人尤其酷愛觀戲,常戀“遊棚”。如《東京夢華錄》描述東京一個瓦肆裡,就有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可容納的人數從幾十、幾百人到上千人,演出日日爆棚,“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鼓樂歌笑至三更乃罷”。

瓦肆、勾欄給繁華都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活力,也将文藝娛樂引向了商業化、職業化、市場化,連宮廷裡的專職“戲班”也逐漸取消,而直接從“瓦肆”中“點單”,召班入宮進府,這形成了後來的“呈禦覽”和“唱堂會”。龐大的藝術消費市場也催生了中國最早一批的“黃牛黨”,誕生了“路岐人”“陸參軍”“打野呵”“雨來散”等民間流動藝人,演藝産業繁盛的景象令人歎為觀止。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文藝評論宋人的藝術清單裡)3

南宋《西湖清趣圖》中的錢湖門瓦肆

【戲苑幽蘭,争奇鬥豔】

在“瓦肆”“勾欄”喧騰的叫好聲、喜噱聲中,兩宋的戲曲藝術橫空出世。宋雜劇、講唱、小唱、傀儡戲、說渾話、唱賺、南戲等劇目層出,百藝競放,異彩紛呈。

滑稽短劇“宋雜劇”,一枝獨秀,最為搶眼。它雜糅了唱曲、雜耍、武藝、樂舞、戲曲等行當表演,以諷刺戲谑、辛辣逗趣的表演,勾畫千奇百怪的衆生相,演繹帝王将相的家國要事,講述尋常百姓的家長裡短。表演時邊“講”邊“唱”,諷刺中帶有溫情,戲谑中帶有情理,未見一絲言教,卻惹人深思,回味悠長。如一出諷刺嘲弄抄襲他人作品的演出,說的是北宋祥符年間,許多詩人經常抄襲李商隐的詩。演出時,一個扮演李商隐的演員,穿着破爛不堪的衣服參加宴會,令在座賓客詫異不解。李商隐就說“我這是被别人撕扯至此啊!”自嘲自己作品被人剽竊,瓜分得“體無完膚”,引得觀衆哄堂大笑。另一個作品是為一個宮廷廚師,因馄饨未煮熟的小事,被宋高宗交大理寺下獄而鳴不平的演出。演出時,兩個扮相誇張的演員上場,第三個演員問他們哪年出生?他們一個說“我甲子生”,另一個說“我丙子生”。于是,問話的演員立馬就說:“你們兩個人都該到大理寺受審,都該下大獄!”人家問為什麼?他說:“他們夾子生,餅子也生,是不是也該與馄饨沒煮熟的人同罪?”據說,聽到這個節目段子後,宋高宗還真把那個關押的廚師從牢裡給放了。

“小唱”是伴随着宋詞的興盛而興起的一種唱曲藝術,深受宮廷和文人雅士青睐,風靡市民文化生活。其曲調典雅纡徐,唱腔重起輕殺,又稱“淺斟低唱”。通常由一位女子手執檀闆,拍打節奏,清唱宋詞“長短句”、令詞、小曲、慢曲、曲破等,情深意濃,十分動人。随着宋代餐飲消費文化興起,市井經紀之家流行“下館子”,旋買飲食,不置家蔬,“小唱”便活躍在歌樓酒肆的筵前席間,娛賓侑飲,助興添彩。正如宋柳永詞《木蘭花》裡描述:“佳娘捧闆花钿簇,唱出新聲群豔伏”。宋朝最為有名的小唱名伶,當屬汴梁名妓李師師。李師師色藝雙全,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在各教坊中獨領風騷,享譽京城。她不僅嗓音婉轉,且能歌善舞,舉手投足都流露出藝術的氣質和光彩。文人墨客還趨附風雅,每當有新詞,也請李師師一唱,或為她專門創作曲目,以顯示文采和品位格調。李師師甚至驚動帝王,在民間留下許多韻事傳說。

南戲被譽為中國百戲之祖,是我國最早成熟的戲曲形式,誕生于北宋末年,萌芽于浙江溫州村坊小曲,在民間廣為流傳。南戲融合吸收了雜劇、唱賺、唱詞等形式,唱腔順口可歌,劇目或長或短,自由靈活。題材大都來源于民間傳說、民間說唱、曆史、宗教故事等,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演義老百姓悲歡離合和家庭倫理,情感原始質樸,很受普通老百姓的歡迎。宋代南戲作品《張協狀元》、曆史劇《秦桧東窗事犯》《蘇武牧羊記》《趙氏孤兒》等,在南宋及元代皆廣為傳唱,成為千古劇目。南北方的融合,促進了南戲與北曲的發展。北方音樂頓挫雄壯,南戲聲腔清新婉約,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交相輝映,各領風騷,都銘刻進中華文化國粹的浩瀚春秋。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文藝評論宋人的藝術清單裡)4

南宋李嵩《聽阮圖》局部

【清樂琴曲,音韻悠揚】

散曲、說唱、曲藝、戲曲音樂的蓬勃發展,催生了樂器演奏技術的提升和藝術形式的創新。在城郭、村落、民俗節慶中,悠揚的民樂聲裝點宋人尋常的生活,浸潤着詩意風雅的宋詞華章。

在宋代,“細樂”“小樂器”“鼓闆”等清樂器樂合奏,廣泛出現在市井百姓的文化、閑暇活動。無論是在春秋祀社的“社會”,還是街市廟會的“趕趁”,無一不用樂,鼓笛聲聲,十分普遍。清樂演奏形式融合了藝術性和實踐性、娛樂性,形式靈活,組合自由。如“細樂”是箫管、笙、嵇琴、笙、笛、方響、小提闆、拍闆、劄子等輕柔的管弦樂器合奏。“小樂器”是由一人或兩人組合其中兩種樂器的演奏。“鼓闆”是鼓、拍闆和笛的合奏。藝人們還自發結成器樂行業組織——清音社。清音社下又設數個分社,每社不下百人,組織“書會先生”或者“才人”,進行文藝創作,教習子弟。清樂伴随着戲曲、曲藝的發展,曆經時代演變,逐漸成為今天獨立的絲竹樂曲。

“小樂器”中樂器合奏“雙韻和阮鹹”的樂器,即今天的“阮”。阮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樂器,距今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曆史,至今依然保持着它古老的形制。其音色如珠落玉盤,铮铮曆曆,音質亮雅,精妙絕倫。宋時期,阮從制作、彈奏到曲譜,都有長足發展,制有“天、地、玄、黃”四把珍品絕寶,世稱“宋朝四美”。宋太宗趙光義熱衷琴阮,突發奇想的在四弦的阮上增加一根弦,号稱以合“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名為“五弦阮”。還興緻勃勃地改編舊調,創作了一百四十八首阮鹹新曲。阮也深受文人雅士喜愛,浸潤在宋詞繪畫的創作寫意中,如北宋黃庭堅《聽宋宗儒摘阮歌》、南宋劉過《聽阮》、名畫《竹林撥阮圖》、趙伯駒《停琴摘阮圖》、李嵩《焚香撥阮圖》、馬遠《月下把杯圖》等。從這些傳承至今的絹本宋詞中,我們依舊能想象那最愛阮的年代。

文以載道,琴以養心。古琴當屬文人音樂,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也是倔強的文藝青年,偏愛古琴,醉心樂音,感悟自然和生命的玄奧。傳說蘇東坡聽琴有個特點――琴尚未出套鳴響,就已聽得如癡如醉。他在《題沈君琴》詩中說:“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嗚?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體悟到心遊太玄的忘我之境。歐陽修的《彈琴效賈島體》一詩:“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解。”诠釋了撫琴的“悅耳”和“移情”的精深樂道,感悟“悲者生樂,樂者生悲”的藝術真谛。科學家沈括熱衷專研聲學,對古琴的制作、傳聲、共振做了精辟研究,記錄在《夢溪筆談》著作中。這一時期,最著名的琴家是古琴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郭楚望。他在整理舊琴譜、創作新琴曲、傳授彈琴技術、弘揚民族琴曲等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開啟琴家之風格,成為中國琴界一代大師。代表作《潇湘水雲》,音樂激昂慷慨,氣勢奔騰磅礴,借喻了潇湘水雲的盛怒,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鞭撻朝廷的昏庸無能。

宋文化的簡約之美(文藝評論宋人的藝術清單裡)5

宋徽宗《聽琴圖》

【村歌社舞,韻味流芳】

兩宋時期,遼舞、西夏舞蹈、金舞蹈随着南北文化流動和遷徙,為兩宋舞蹈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民間舞蹈蓬勃興起,空前繁榮。在民間,舞蹈與生産生活、過節娛樂緊密結合,産生傳統表演形式,融入風土人情,深受百姓喜愛。在春種耕作、祭祀活動時,铙鼓箫吹,歌舞相随,熱鬧非凡。高跷、旱船、舞獅、耍龍等民俗表演,豐富多彩。

曆史悠久的舞蹈《獅 子舞》,幾十頭“獅子”同時起舞,極為壯觀。《耍和尚》頭戴笑容可掬大頭面具,诙諧逗趣。兒童舞蹈《竹馬》活潑喜慶,流傳至今。節日集會時的舞隊遊行表演“社火”,更是規模宏大,千街萬巷,張燈結彩,載歌載舞。如《劃旱船》《腰鼓》《村田樂》《傩舞》等舞蹈表演,好戲連台,目不暇接。據《夢梁錄》記載,元宵節當天的舞隊場面壯觀,就有不下數十支,隊伍次第簇擁,連亘十餘裡,一直到正月十六晚上才散去。

到了宋代,鐘馗舞由“禮”入“戲”,活躍在民間戲曲舞台,深受人們的喜愛。其表演結合雜技、武術,使用“吹氣”“噴火”等舞美特效。獠牙猙獰的鬼怪、貌醜威猛的鐘馗、煙霧缭繞的舞美,視覺沖擊極其震撼,吸足觀衆的眼球。表演情節也極具戲劇化沖突,先是群魔亂舞,然後閻羅上場,兩旁站立牛頭馬面,蒺藜奮威,群鬼懾伏。白面使者手執竹槍,到處捉拿鬼怪。勾薄判官清點妖孽,虎胄衛士手持劍戟,寒火睒閃。最後是鐘馗上場,破褲簡靴,醉态朦胧,婆娑起舞,群鬼圍觀調戲。突然,鐘馗奮髯膛目,吓得它們四處亂竄。鐘馗殺鬼但并不恐怖,相反在體現衆鬼害怕時,演員還會故作“踉跄”的搞笑動作,娛樂性十足,與現今戲劇舞台上的醜角,有異曲同工之妙。鐘馗舞表達了古代社會低層百姓“以醜制醜”懲惡揚善的快意恩仇,伸張正義的精神寄托,具有典型的傳統文化符号和藝術形象。

在我國舞蹈史上,有一部雖殘缺卻彌足珍貴的舞蹈動作記譜,是我國舞蹈史上的經典之作,這就是出自宋代的《德壽宮舞譜》。《德壽宮舞譜》是民族藝苑的稀世珍寶,極具研究價值,領先于西方最早的舞譜幾百年。相傳,宋高宗妃嫔中有個“菊夫人”,她擅長歌舞,精通音律,在宮廷樂府仙韶院裡技藝是最高,因此大家都稱她為“菊部頭”,意思就是歌舞的班頭或領班。但是,菊夫人技藝高超,卻懷才不遇而郁郁寡歡,不久就以身體不好告退回家了。有一天,宋高宗在仙韶院裡排練《梁州曲》舞蹈,怎麼排練都覺得不滿意。樂官見此情景,就說:“此事非菊部頭不可。”宋高宗立即下令讓菊夫人重新進宮。菊夫人回宮後,每天訓練伎人,舒展舞姿,并用術語記錄下了手、袖、眼神、身段、步态和隊形等九類六十三種舞蹈的動态舞式,如“垂手”“雁翅兒”“龜背兒”“海眼”“虛影”等,形象保留了千姿百态的動作造型和傳統舞式,再現了當時宮廷舞蹈的端莊典雅和江南女子靈秀活潑的風采。

鈎沉曆史,掩卷而思。宋人行經人世阡陌,窈窕千年,依然是百媚嫣然,搖曳生風,道不盡他們的風雅與尋常,千年前已活成我們理想中的模樣。洗盡鉛華,樂映煙火,餘音悠長。追摹那個流淌千年、傳承至今的宋韻遺風,我們心存激動、胸懷敬意、屏息驚歎。

作者:董偉(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

編輯:範昕

策劃:周敏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