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就如同名字,指大便次數增多,糞便不成形,稀爛、溏薄、甚至為稀水樣糞便。為什麼會導緻腹瀉呢,這是有多個原因導緻的。如慢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這個症狀可以選擇中西方法來治療。那麼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腹瀉的中醫治療的方法。
寒濕中阻證
主症:大便清稀、腹部涼痛。
次症:惡寒怕風,食欲不振,脘腹悶脹,腸鳴不适,小便清少,身重乏力,舌苔白膩,脈象濡緩。
診斷:凡具備主症和任意兩項次症即可診斷為慢性洩瀉寒濕中阻證。
辨證:寒濕外襲,脾失健運。
治法:溫化寒濕、健脾助運。
大腸濕熱證
主症:瀉下不爽,便黃臭穢。
次症: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口苦口粘,腹部絞痛,瀉下急迫,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診斷:凡具備主症和任意兩項次症即可診斷為慢性腹瀉大腸濕熱證。
辨證:濕熱下注,傳化失常。
治法:清化濕熱,調理胃腸。
食積停滞證
主症:暴食腹瀉,臭如敗卵。
次症:腹部疼痛、瀉後症輕,嗳腐酸臭,不思飲食,惡心欲吐,腹脹拒按,苔垢厚膩,脈象弦滑。
辨證:凡具備主症和任意兩項次症即可診斷為慢性腹瀉食積停滞證。
辨證:納運失職,食積停滞。
治法:健脾益胃,消食導滞。
肝郁脾虛證
主症:腹痛而瀉,氣怒症重。
次症:瀉後痛緩,胸脅脹滿,兩脅痛脹,嗳氣納少,腸鳴矢氣,泛吐酸水,苔白薄膩,脈象細弦。
診斷:凡具備主症和任意兩項次症即可診斷為慢性腹鴻肝郁脾虛證。
辨證:肝氣郁潔,橫逆秉脾。
治法:舒肝健脾,緩痛止瀉。
可以看出,中醫治療腹瀉的配方還是比較多的,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需要進行選擇。當然也可以選擇西醫治療,看個人洗好。還有中藥治療是以療程為主,這是一個比較需要時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适當的吃一些補給的東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