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利用跑步機進行減肥 避免跑步機跑步傷膝蓋的方法

利用跑步機進行減肥 避免跑步機跑步傷膝蓋的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2 11:00:09

  随着社會審美觀念的變化,現在再也不是以胖為美了,而是追求骨感時尚美。當下流行的減肥方法有很多種,其中運動減肥是減肥者比較喜歡的減肥方式之一。很多減肥的朋友選擇利用跑步機進行減肥,那麼用跑步機跑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下面就跟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1、一定要熱身

  熱身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可以先做些拉伸,讓肌肉适應起來,再走個三五分鐘,讓心肺适應起來。

  如果不做準備活動,很容易造成肌肉的拉傷,關節的扭傷等運動損傷,天氣冷的時候這些情況更為常見。千萬别馬虎,一定要熱身一定要熱身。

  2、慢慢提速,循序漸進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先走個三五分鐘,讓自己心肺适應了再開始跑步。剛上跑步機的時候,不要把速度設定得太快,可以先從“3”開始,逐漸升到“3.5”,再到“4”,循循漸進地提速,給身體一個适應過程。設置坡度也是同理。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得運動極限。别逞強,輕則可能會摔倒,重則可能猝死。

  3、跑步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去健身房,大家都不止是跑步而已,還會做其他器械運動。在跑步機上跑步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疲勞,更重要的是對關節的磨損也可能會增加,超過1小時就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建議:以較慢的速度準備活動5分鐘,然後較快的速度正式跑20分鐘,再有5分鐘較慢的速度作為放松整理。這樣下來一次大約30分鐘,就可以達到較好的運動效果。

  4、跑步心率,不容小視

  跑步機上也有心率監測功能的,想必有不少人忽視了它的存在。跑步機的扶手上有一個金屬片,當左右兩隻手分别握住左右兩邊的扶手時,跑步機就會記錄心跳的次數。

  每個人的最大心率為220-你的年齡。如果要達到減肥的效果的話,有氧運動最有效率的是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60~80%之間。可以利用跑步機來檢測跑步心率,達到健身效果。

  5、手不要扶扶手

  跑步機的扶手功能是幫助你上下跑步機用的。過度依賴扶手,對心肺功能影響很大,這樣即使回到戶外跑,會非常不自然。更重要的是,你用手扶住跑步機扶手會直接導緻你少消耗20%的熱量。

  6、收腹挺胸,收緊腰背部肌肉

  跑步是有氧運動,全身都會參與其中,跑步時如果含胸弓背,或者一直扶着把手,不但起不到運動的效果,而且還會加大腰椎的壓力,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腰肌勞損。因此,在跑步機上鍛煉時一定要收腹挺胸、收緊腰背部肌肉。

  7、不要在機器運轉時跳下

  跑步機跑步造成受傷的最大原因就是在跑步機高速運轉時跳下。如果在鍛煉時不得不跳下跑步機,你可以調低機器運轉速度并降低斜度,切記,帶上安全夾非常重要,它就是預防這一情況的,所以不要忽視這一小小的舉動,每次都要養成好習慣。

  8、及時補水

  建議每15分鐘就補充一定的水分,不宜喝得太多。跑完或跑前可以适度和一些功能飲料,來提高跑步效果,跑步機相比路跑的一大好處是不用背着水,随時補水。

  怎樣避免跑步機跑步傷膝蓋

  穿舒适的跑鞋

  一些用了輕質材料和緩沖結構的跑鞋,有利于降低跑步時對膝蓋的壓力。正常足弓的跑者可以選擇穿着舒服的跑鞋即可,對于低足弓和高足弓跑者,可以适當的選擇有針對性的鞋型。穿着舒适的慢跑鞋,能有效減少跑步時對膝蓋的損傷。

  熱身運動不能少

  跑步機的速度在某個時間段内是固定的,即使你的身體沒有準備好,但它還在繼續運行。熱身時一定要從最低速開始,手動慢慢調高速度。沒有充分的熱身就突然加快速度,這種做法很容易導緻膝蓋的受傷。

  把握好跑步速度

  根據你身體的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速度,直到你都能完全适應它。停止跑步時一定要逐漸降低速度,直到你雙腳可以輕松的站立在跑步帶兩側的固定踏闆上。嚴格遵循“熱身-跑步-放松”的原則。

  正确的跑姿

  跑步機跑步落地時是腳後跟外側先着地,然後迅速過度到腳後跟内側,再過度到前腳掌,最後前腳掌離地。膝關節與腳尖方向一緻,髋關節要放松,用大腿帶動小腿。 擺臂式,肩關節放松,曲肘,半握拳。擺臂動作以肩關節為軸,手可以接近胸部,但不可超過身體正中線,後擺時,可以接近臀部高度。 跑後做拉伸動作 适當的熱身(快走或慢跑1-2分鐘)後再拉伸,效果更好,因為這時肌肉沒那麼僵硬,更容易被激活。跑完步後的拉伸更是重要,它能有效降低第二天的肌肉酸痛感,也能更好提高你的柔韌性。

  休跑時,你可以每天花10-30分鐘做一些預防性的拉伸,這非常有利于跑步時保持身體的平衡。因為大部分人會感覺自己身體的一邊比另一邊酸痛,比如右腳經常踩油門和刹車,右手經常用鼠标等。在跑步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偏向酸痛感較輕的一邊,久而久之就會對一邊的膝蓋造成更大的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