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夏季養胃 請堅持“五養”原則

夏季養胃 請堅持“五養”原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09:15:19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确診後進行系統治療,并配合精神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下面pClady小編就會跟你一起看一下有哪些養胃小秘訣。

  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另外,高度精神緊張也是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機、建築工人、辦公室工作人員等的胃病發生率都很高,所以這些人更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精神的愉悅。

  胃痛發生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等。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氣機,可緻胃氣不和而疼痛;或因飲食不節,饑飽無度,或過食肥甘,食滞不化,氣機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對脾胃有疏洩作用,如因惱怒抑郁,氣郁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亦可發生胃痛;若勞倦内傷,久病脾胃虛弱,或禀賦不足,中陽虧虛,胃失溫養,内寒滋生,中焦虛寒而痛;亦有氣郁日久,瘀血内結,氣滞血瘀,阻礙中焦氣機,而緻胃痛發作。總之,胃痛發生的病機分為虛實兩端,實證為氣機阻滞,不通則痛;虛證為胃腑失于溫煦或濡養,失養則痛。

  胃痛發生的原因有兩類:一是由于憂思惱怒,肝氣失調,橫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氣為主。一是由脾不健運,胃失和降而導緻,宜用溫通、補中等法,以恢複脾胃的功能。

  養胃原則

  保暖護養——天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着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養——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緻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胃病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态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複;

  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适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

  養胃食療:

  1.清炖鲫魚

  【原料】鲫魚1條,橘皮10克,生姜5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黃酒50克,鹽、蔥、味精适量。

  【制法】将鲫魚去鱗及内髒,生姜切片後放魚上幾片,其餘和橘皮、胡椒、吳茱萸一起紗布包填魚腹内,加入黃酒、鹽、蔥、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時,取出藥包加入味精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溫胃止痛,克輔治虛寒胃痛,對清水腹瀉,腹痛也有效。

  2.砂仁肚條

  【原料】砂仁10克,豬肚1000克,花椒、胡椒、蔥白、生姜适量。

  【制法】按燒菜的一般方法制作。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胃脘冷痛,脹悶不舒,不思飲食,嘔吐洩瀉等。

  3.幹姜粥

  【原料】幹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

  【制法】先煎幹姜、高良姜取汁,再入粳米同煮為粥。

  【服法】早晚各1劑。

  【功效】溫中和胃,祛寒止痛。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呃逆,泛吐清水,腸鳴腹瀉。

  選擇食物貼士:

  1.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适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 ,

  2.戒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于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3.戒産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産氣,使患者有飽漲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産氣而引起不适,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此外,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制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常會導緻患者的不适,應留意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