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慢性尿道感染的療法

慢性尿道感染的療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13:57:47

  随着社會的發展,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上升,近幾年,尤其是慢性病的患者正在顯著的增加,比如慢性尿道感染,這種疾病的患病率近幾年的患病率一直處于很高的狀态并且還有增長的趨勢,一些慢性尿道感染的朋友不知道在治療過程中應當怎麼治效果才最好,甚至有的患者都不知道該怎麼治,那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解答疑惑。

  1.脾腎氣虛

  症狀:倦怠乏力,納呆腹脹,腰酸腰痛,尿頻清長或夜尿多,大便稀軟,時感小便澀滞,但不甚顯著,時作時止,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淋證日久,久病傷氣,則見倦怠乏力;淋證初期,過服寒涼,傷中敗胃,或勞倦過度,損傷脾土,緻脾不運化、胃不受納,故見納呆腹脹、大便稀軟;濕熱傷腎,或先天不足,或房勞縱欲,損傷腎氣,腰為腎之府,腎虛不養,則腰酸腰痛;腎氣虛蒸騰無力,則尿頻清長或夜尿多;濕熱餘邪未清,留戀不去,水道不利,則時感小便澀滞,但不甚顯著,時作時止。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均為脾腎氣虛之象。

  治法:益氣健脾補腎,佐以利濕。

  方藥:清泉飲(經驗方)。

  黨參15g,黃芪15g,山藥15g,茯苓15g,枸杞子15g,菟絲子12g,薏苡仁30g,車前子15g( 布包),石韋30g,甘草3g。

  益氣健脾補腎,佐以利濕

  方義及加減:黨參、黃芪、山藥益氣健脾,脾能運化,濕濁自除。枸杞、菟絲子補腎,助腎之氣化。茯苓、薏苡仁健脾滲濕。車前子、石韋利濕通淋。甘草調和諸藥。《醫宗粹言·淋》指出:“若氣虛于下而不通者,宜補而升之。雖雲升補不可獨用,用滲利亦不可獨行,須佐使得宜為要。”本方補中有瀉,利中有養,使補不留邪,瀉不傷正,有健脾補腎益氣利濕之功。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者加熟附子,厭食苔膩者加陳皮、白術。

  本型多見于病程進展到一定程度,病邪由腑入髒,脾腎受傷,正氣受損,故在治療中既要注意扶正,又要注意祛邪,補瀉兼施。

  2.肝腎陰虛

  症狀:頭暈耳鳴,甚則頭痛,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幹唇燥,腰酸痛,小便短澀而黃,血壓偏高,舌質偏紅苔薄黃或少苔,脈沉細或弦細。

  辨證分析:濕熱久蘊下焦,久延不解,熱盛傷陰,濕盛壅遏,化源不足,緻腎陰受損。乙癸同源,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緻頭暈耳鳴,甚則頭痛,或血壓偏高。陰虛内熱,則見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陰虛津不上承,則口幹唇燥;腎陰不足,腰府失養,則腰酸痛;陰虛火旺,濕熱留戀,則小便短澀而黃。舌質偏紅苔薄黃或少苔,脈沉細或弦細,均為肝腎陰虛,内有濕熱之象。

  治法:滋陰清熱利濕。

  看到我們為大家說的關于慢性尿道感染的問題,相信大家對慢性尿道感染這個病症了解了吧。本來尿道就是我們身體往外屆排除廢物的一種渠道,随意,避免不了細菌,但是,我們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衛生,減少患病率,同時建議患者可以參考上述的治療方法,及時的治療,希望患者們能夠早日康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