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是我們每天每個人每天多要做的事情,可是為什麼還會有睡眠不足,黑眼圈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于網傳“睡眠表”靠譜嗎的小内容,看完文章,我想你該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今後我們該怎麼做了。
網傳“睡眠表”靠譜嗎
按“時”睡覺 你做到了嗎?
人的睡眠系統需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不僅要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還要按“點”睡覺。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馮崇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醫師高聰教授
最近,一份“夜間人體各器官工作時間表”和一份“不同年齡段的睡眠時間表”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這兩個“睡眠表”究竟靠譜嗎?科學根據在哪裡?記者分别采訪了中醫和西醫專家。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認為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睡的時間太少,肯定有損身體,但如果不按時睡覺,即使白天睡得再多,同樣也于身體有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的規律。人的睡眠系統同樣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這個系統一紊亂,人不僅不能高效率地工作,還會埋下健康隐患。
那一個人一天究竟應該睡幾個小時?幾點開始睡覺比較好呢?專家提醒,一定要按“時”睡覺,這個“時”不僅包括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還包括按“點”睡覺。
入睡時間
23時是中醫養生觀念中晚睡的極限
“人體的一天,是應該遵循太極兩儀圖所表達的陰陽消長的循環規律來作息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馮崇廉畫了一幅太極兩儀圖來解釋。他說,一天之中,子夜(即0時)陰氣最盛,達到頂點,繼而走向衰落,而這時,陽氣開始生發,經曆整個上午,直到正午(即12時)到達極盛。此後,整個下午,陽氣逐漸衰落。因此,按照中醫理論,人在入夜以後,就需要安心靜養了,這是在為子夜後的重新生發做準備。馮崇廉認為,按照黃帝内經十二時辰養生法,網上流傳的“夜間人體各器官工作時間表”有一定道理。他同時還進行了一些修正。
亥時(21:00~23:00),手少陽三焦經最旺,而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是人體血氣運行的主要通道,為“元氣、水谷、水液運行之所”,而且,此時又是十二時辰中最後一個時辰,又稱“人定”,意為夜已深,人們應該停止活動了。23時是中醫養生觀念中晚睡的極限。
子時(23:00~01:00)是足少陽膽經“當值”,膽汁推陳出新和骨髓造血時間,這時是身體休養和修複的開始,應該睡覺。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馮崇廉說,子時前入睡者,第二天腦清晰,氣色紅潤。
醜時(1:00~3:00)是足厥陰肝經“值班”,是肝髒的修複時間。“肝藏血,”馮崇廉說,肝經可調節全身血液并疏導全身,使氣血調和,解毒和排除毒素,為人體進行清洗工作。這時應在熟睡中。如果這時還沒入睡,第二天很難集中注意力。
寅時(3:00~5:00)是手太陰肺經“當值”,是呼吸運作時間。肝在這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将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這時是人體體溫最低,血壓也最低,脈搏和呼吸都處于最弱狀态,腦部供血最少,這時一定要處熟睡狀态。
卯時(5:00~7:00),手陽明大腸經正旺,有利于排洩。“大腸是傳導之官。”馮崇廉說,卯時,此時最适宜喝杯溫開水,然後去排便。“也就是說,可以起床了。”
辰時(7:00~9:00),足陽明胃經“值班”。胃是五谷之海。胃已經空了一個晚上,這時一定要起來吃早餐了。
馮崇廉認為,人的生命靠陽氣支撐,因此起居作息都要順應天時。
從西醫的角度來分析,晚上到“點”睡覺也很重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醫師高聰教授介紹,睡眠本身就是一種有規律的生物鐘的現象。睡眠生物鐘一旦受到幹擾,人體健康就會出現紊亂。
睡眠總量
睡眠不足會導緻免疫力下降
“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内,陽之守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馮崇廉認為,陽是一種功能,陰是一種物質。白天的陽是需要晚上的陰做儲備的,如果晚上還不睡覺,就相當于陽一直在用,而陰沒有補充,等于是存在銀行裡的錢,隻出不進。時間一久,身體就會出問題。
馮崇廉認為,工作和活動都應該在陽氣上升的白天進行,如果夜間很晚還活動,本該潛伏休養的陽氣遭到過度耗損,第二天就會感到體乏神倦,長期下去體質也會漸漸變差。因此,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高聰認為,人體在睡眠期間,大腦、胃腸道以及相應的髒器會分泌、制造出人體所需要的激素和能量物質,以供人體維持生存、發育、腦力思維和體力活動。正常情況下,人在睡眠時,心率呼吸會減慢,體溫和血壓會下降,基礎代謝會減低,尿量會減少,胃液分泌會增加,從而使人的體力得到恢複。
“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如果嚴重缺少睡眠,就不單單隻會覺得疲勞的問題。”高聰說,很多人喜歡熬夜,以為第二天喝點茶或咖啡又可以精神抖擻,但是,如果連續多天睡眠不足,會帶來諸多健康隐患。
首先,會影響大腦的思維和判斷力;其次,會誘發各種疾病;第三,對于青少年而言,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第四,對于愛美人士而言,睡眠不足也是皮膚健康的大敵。
高聰提醒,在保證睡眠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睡眠時間要适量。一般來說,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适量的睡眠時間大緻如下:新生兒20~22小時、2月嬰兒18~20小時、1歲15小時、2歲14小時、3~4歲13小時、5~7歲12小時、8~12歲10小時、13~18歲9小時、成人7~8小時、老人6~7小時。
什麼樣的作息時間表最為科學
7:30:起床。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種能引起心髒病的物質含量較高,因此,在7:21之後起床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
打開台燈。“一醒來,就将燈打開,這樣将會重新調整體内的生物鐘,調整睡眠和醒來模式。”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說。
喝一杯水。水是身體内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态。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的腐蝕,因為刷牙之後,可以在牙齒外面塗上一層含氟的保護層。要麼,就等早飯之後半小時再刷牙。”英國牙齒協會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員戈登·沃特金斯說。
8:00—8:30:吃早飯。“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師凱文·威爾倫說。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這類食物具有較低的血糖指數。
8:30—9:00:避免運動。來自布魯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早晨進行鍛煉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個時間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馬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運動的人患感冒病的幾率低25%。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紐約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内頭腦最清醒。
10:30:讓眼睛離開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鐘。
11:00:吃點水果。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内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類蔬菜。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烘烤的豆類食品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維倫博士說。
1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雅典的一所大學研究發現,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鐘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髒病死亡的幾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髒健康。
17:00—19:00:鍛煉身體。根據體内的生物鐘,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舍菲爾德大學運動學醫生瑞沃·尼克說。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裡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21:45:看會電視。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3:00:洗個熱水澡。“體溫的适當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說。
23:30:上床睡覺。如果你早上7點30起床,現在入睡可以保證你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鐘的行為,都将給身體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後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睡覺前喝牛奶好嗎
如果你是腎結石患者或是腎結石已治愈者是不适合晚上喝牛奶的。因為腎結石絕大多數為草酸鈣成分組成。過量攝入動物蛋白及奶制品能顯着增加尿中鈣、草酸的含量,易于腎結石的形成和複發。晚間,正好是結石成分排洩的高峰期。如果這個時間喝牛奶,牛奶中含鈣量高,而飲牛奶後2~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髒排除的高峰,如此時正處于睡眠狀态,尿液濃縮,鈣通過腎髒較多,易形成結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晚上喝牛奶的,也并不是:睡前喝牛奶好對任何人都适用的。所以先搞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再決定晚上喝不喝牛奶,牛奶其實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喝牛奶的時間對人體消化吸引牛奶中的養分也有一定的影響,兒童的喝牛奶時間是按年齡決定每天的飲奶次數、時間和飲奶量,成年人喝牛奶就要講究喝牛奶的時間了,喝對牛奶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可以達到減肥的作用。
有些成年人有早晨喝牛奶的習慣,這種方法不科學,原因是經過一個晚上睡眠休息人的胃早已排空,已作好吃飯消化食物的準備,這時胃的排空也很快,而牛奶又是流質的乳汁,胃排出更快。空腹喝牛奶,在胃中還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入腸中造成了營養成分的損失。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主要作用是構成人體新的組織,還對原有組織有修補作用,若空腹喝牛奶不但牛奶從胃中很快排出,而且上述的寶貴蛋白質還會被人體分解作為熱量被消耗掉,這就不能完全起到蛋白質應有的作用,非常可惜。
什麼時候喝牛奶最好?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一種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如今,喜歡喝牛奶的人日益增多,牛奶成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營養食品。
一天之中飲用牛奶有三個“最佳時間”:早餐的熱能供應占人體總熱能需求的25%至30%,早餐時喝一杯牛奶,再配合雞蛋或面包,就可以提供充足的營養;下午4時左右,在晚餐前飲用牛奶比較好;晚上睡覺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在喝牛奶時配上幾塊餅幹效果更佳。
晚上喝牛奶,因牛奶中含有一種能使人産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還有微量嗎啡類物質,這些物質都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特别是L色氨酸它是大腦合成羟色的主要原料,五羟色胺對大腦睡眠起着關鍵的作用,它能使大腦思維活動暫時受到抑制,從而使人想睡眠,并且無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鈣還能清除緊張情緒,所以它對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故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們的休息和睡眠。
冬季怎樣才能睡得好
一、寝室寒冷多蓋幾層棉被并不好
寒冬裡人會更難入睡,手足冰涼是影響入睡的重要因素。當人體快要進入睡眠時,人的内髒會逐漸向外釋放熱量,降低體溫,使人體進入休眠狀态。
但是如果當手足等體表部位冰涼時,内部的溫度無法良好散出,人的狀态難以調整為睡眠模式,冬季合理睡眠是養生的一種方式。
一般體寒的人、肌肉量少的人和老年女性因此而難以入睡的情況更多。
而如果包括手腳在内,身體全身都處于溫暖狀态的話,體内的熱量就能順利地轉向體表,降低體溫,使人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态。
但睡眠障礙診療專家提醒人們,即使出于保暖目的也最好不要蓋過多棉被。
否則被子内外側溫差加大,早晨起床時從被子裡離開寒冷溫度容易導緻血管收縮,進而導緻血壓升高。
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很多老人都習慣于在室溫很低的狀态下蓋多層棉被,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半夜起夜時腦卒中或心肌梗塞發病的原因。
保證寝室的溫度不要太低是關鍵。
專家指出,寝室的溫度一般保持在16-19度為好,可以使用室内溫度計進行監控。
将床設置在離窗較遠的位置能夠良好地避開來自窗外的寒氣,也可以少用一些保暖設備。
同時,在寝室中使用地毯也是保溫方法之一。
二、寝室的濕度在50%-60%最好
濕度管理對于寝室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空氣幹燥容易導緻鼻粘膜、喉粘膜幹燥,導緻嗓子疼和感冒等。
最适合的濕度是50%-60%。如果空氣濕度不夠,可以通過使用加濕器、将濕潤的衣服放在房裡烘幹、放置觀賞植物等辦法來增加房間濕度。
有時候還可以将口罩濕潤以後戴着入睡,可以有效保證口鼻粘膜不幹燥。
另外,在睡覺時穿的衣服也很重要,并不是穿得越厚越好,隻要注意将容易着涼的部位保溫好即可。
如果是手腳冰涼的人,可以考慮穿着襪子抱着熱水袋入睡,如果是容易肚子發涼的人最好不要裸睡,或者可以通過包裹腹帶的方式來保證肚子的溫暖。
三、睡前洗個熱水澡增強新陳代謝
想要有個好的睡眠,睡前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而關鍵點在于身體代謝優良,心情放松。
睡前1小時左右可以泡15-20分鐘的澡,水溫在40度左右為宜,泡到額頭微微出汗就是代謝良好的證據。
如果沒有泡澡的條件,堅持泡腳5-10分鐘也能良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循環。
睡前喝一杯的花草茶或者少量溫牛奶也能夠對促進睡眠有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睡前最好不要喝酒,腎虛患者更要少喝酒。
否則酒精容易讓大腦處于興奮狀态,難以真正獲得良好的睡眠質量。很多人都會依靠酒精來入眠,但這實際上是錯誤的做法。
四、規律的早餐對于睡眠也有促進作用
早晨重視早餐能讓晚上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态。
牛奶、香蕉、魚、堅果等食材中富含色氨酸,色氨酸到了夜晚能夠促進黑色素的分泌,而黑色素是促進睡眠的激素。
如果每天保持良好的生物鐘,在早餐時間吃好早餐,也能夠有助于調整身體機能,讓大腦在夜晚合适的時間進入休眠狀态,讓人更快地進入睡眠狀态。
另外,寒冷的冬天起床成為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專家提議,有條件的人可以在起床前30分鐘打開空調開關,增加房間溫度,房間暖和了以後起床自然也會變得簡單。
如果沒有空調,可以選擇在被子裡做做腿部伸縮運動或伸伸懶腰,讓身體通過輕微的運動告别休眠狀态,這樣也能讓你的起床變得更加簡單。
睡前三要三忌益健康
人的一生中,有超過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正常良好的睡眠,可調節生理機能,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
睡眠不良、不足, 翌日會使人頭昏腦漲、全身無力。由此可見,睡眠與健康、工作和學習的關系甚為密切。要想晚間獲得良好的睡眠,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要”
一要睡前散步
《紫岩隐書·養生》有論:“入睡時行,繞室千步,始就枕……蓋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求靜。”
二要睡前足浴
睡前用溫水洗腳15~20分鐘,使腳部血管擴張,可促進血液循環,使人易于入睡。
三要睡前刷牙
《金丹全書》雲:“凡一日飲食之毒積于齒,漱,此善于養齒者。”口中清潔,利于睡眠。
“三忌”
一忌飽食
晚餐七八成飽即可。睡前不要吃東西,以免加重胃腸負擔,睡前少吃有利于健康養生。
二忌娛樂過度
睡前不宜看場面激烈的影視劇和球賽,勿談懷舊傷感或令人恐懼的事情。
三忌多飲濃茶與咖啡
以免因尿頻或精神興奮影響睡眠。
此外,要注意夜間環境舒适,卧室整潔,空氣流通,以有助于睡眠和健康。
告訴你最養人的睡前好習慣
好睡眠是好身體之本,尤其對老人來說。堅持睡前養成七個小習慣,不但能解決各種睡眠問題,不再為睡不好覺而煩惱,還可以幫你延緩衰老。
1、熱水泡腳
腳是離心髒最遠的部分,不容易得到氧份與血液,睡前用溫熱的水泡一泡腳,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多有好處。
若能養成每天睡覺前用溫水(40℃-50℃)洗腳、按摩腳心和腳趾的習慣,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的作用。對老人來說,更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2、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朝朝鹽湯,暮暮蜜。”就是說早喝淡鹽水,晚飲蜜糖水。
據國外醫學專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進睡眠的色氨酸,睡前1小時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則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從而避免早醒。
3、溫水洗臉
睡前洗臉比早晨重要。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有輻射,輻射粒子會在我們的皮膚表面停留,睡前洗臉可以把這些輻射粒子和一些灰塵洗幹淨,以保護皮膚清潔,使睡眠舒适、輕松。
4、五指梳頭
頭部穴位多,通過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睡前用雙手指梳到頭皮發熱,可疏通頭部血流,提高大腦思維和記憶能力,促進發根營養,減少脫發,消除大腦疲勞,早入夢鄉。
5、靜心散步15分鐘
睡前平心靜氣地散步15分鐘,會使血液往下流,并循環到體表,不僅加速睡眠,入睡後皮膚能得到保養,散步有利于健康養生。
6、開窗通氣
保持寝室内空氣新鮮,風大或天冷時,可開一會兒,睡前再關好,保持室溫在18°C-20°C,有助于睡得香甜。注意睡時别用被蒙頭。
7、睡前好心情
睡前心情好,可以更快速地入眠,并提高睡眠質量,保持好心情的方法因人而異,可以聽聽最喜歡的歌曲、回憶以前的開心往事等,最重要的就是不去想任何煩心事。
9種疾病是睡出來的
一、嗜眠病
嗜眠病是一種神經性睡眠障礙,一般患者随時都會入睡,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夢,很少進入深睡。
結果他們不能長時間保持清醒,很快又會陷入睡眠狀态,也不能有效地恢複體力。
另一個症狀是猝倒,一個人在經曆強烈的情感打擊後突然暈倒,快速進入睡眠狀态,久睡不醒。
睡眠癱瘓症和睡前幻覺也都是嗜眠病常見的症狀。
目前導緻嗜眠病的原因還不确定,普遍認為是自體免疫功能紊亂導緻的結果,但是遺傳也有可能是罪魁禍首。治療方法包括興奮劑、抗抑郁藥物或Xyrem等催眠藥物治療。
二、睡眠性交
睡眠性交是一種睡眠障礙,這種疾病導緻患者在睡眠過程中進行性活動。
醫療專家對這種現象的患者做了測謊儀和錄像記錄,發現患者在發作過程中,大腦内出現了與衆不同的腦電波活動;患者受到這種疾病影響的頻率和程度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三、磨牙症
患有磨牙症的人在睡眠期間會磨擦或緊咬他們的上下颚。美國有4000萬人患有這種疾病。磨牙症嚴重的,能對牙齒造成嚴重破壞,可導緻面部疼痛和頭痛,并能引發颞下颌關節炎等。
大部分夜晚磨牙的人不知道他們存在磨牙習慣,有些兒童因腹内有蛔蟲,吃藥即可解決。其它則還沒有治愈的方法。醫生建議可以使用護牙器或注射肉毒杆菌(Botox)。
四、周期性嗜睡—貪食綜合症
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睡眠障礙,患者需要過多睡眠時間,有時一天需要睡達20個小時,同時還伴有貪吃和反常的性欲。
研究人員推測是由遺傳造成,但也有人認為是自體免疫功能障礙導緻的結果。安非他明、利他林、丙咪嗪和莫達非尼等興奮劑,都被用來治療嗜睡,但治療效果非常有限。
五、夢呓(說夢話)
夢呓是一個人在睡覺過程中大聲說話,而且在睡覺過程中可能會多次夢呓。目前沒有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但是為了避免整夜多次大聲說夢話,患者可以佩戴一個護牙器。
六、非24小時睡醒周期障礙
特征是人體不能識别24小時睡眠周期,無法按照白天或黑夜的常規睡眠模式休息,睡眠好才能健康養生。
這個周期晝夜不停,最後可能在1或2天内重新恢複“正常”,然後再次陷入“混亂”狀态,在很多情況下多達一周。
七、多動腿綜合症
這對睡眠的人能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一般影響腿,也可能會影響到胳膊和軀幹,患者通過搖晃受影響的部位,暫時減輕一些不安的感覺。
一些醫生為病人開了抗驚厥藥物或苯二氮平類,但用藥物治療存在普遍的争議性。
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睡眠期間呼吸暫時停止,每一次呼吸暫停過程中,患者會錯過1到2次呼吸,而且整個睡眠過程中會反複出現這種現象。
臨床診斷嚴重的是每小時呼吸暫停5或更多次。存在這種症狀的個人,很少會意識到自己存在呼吸困難現象,患者可能已經習慣了白天犯困和疲乏。
九、夜驚
夜驚是極度驚恐和暫時不能完全恢複意識的睡眠障礙。患者會從淺睡眠過程中突然驚醒,經常還伴有氣喘、呻吟或尖叫,患者很少能記起他們出現的夜驚現象。
夜驚跟噩夢不同,夜驚的人不可能被完全喚醒,他/她或許仍會在10到20分鐘的時間内繼續夜驚現象,這個時候非常危險,他/她可能會使自己受傷,或者傷害他人。
因此,隻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健康的生活,健康警告:要命!9個最危險的睡眠疾病,不想被疾病騷擾就要盡早防病。
十二種食物讓你睡個好覺
1.食醋催眠
有些人長途旅行後,勞累過度,夜難安睡,可用一湯匙食醋兌入溫開水中慢服。飲後靜心閉目,不久便會入睡,食醋可以美容。
2.糖水催眠
若因煩躁發怒而難以入睡,可飲一杯糖水。因為糖水在體内可轉化為大量血清素,此物質進入大腦,可使大腦皮層抑制而易入睡。
3.牛奶催眠
牛奶中色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僅有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還含有能使人産生疲倦感覺的作用。
它是體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夠起到使人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較快地進入夢鄉。
4.水果催眠
過度疲勞而失眠的人,臨睡前吃蘋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勞;若把桔橙一類的水果放在枕邊,其香味也能促進睡眠,吃水果還可以減肥。
5.面包催眠
當你失眠的時候,吃一點面包,能使你平靜下來,催你入眠。
6.小米催眠
小米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為谷類之首。中醫認為,它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
食法: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可收安眠之效。
7.鮮藕催眠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食法:取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
8.葵花籽催眠
葵花籽富含蛋白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平肝、養血、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功效。每晚嗑一把葵花籽,有很好的安眠功效。
9.蓮子催眠
蓮子清香可口,具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等功效。近年來,生物學家經過試驗證實,蓮子中含有的蓮子堿、芳香甙等成分有鎮靜作用;
食用後可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而可增加5羟色胺的供給量,故能使人入睡。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蓮子會有良好的助眠作用。
10.大棗催眠
大棗味甘,含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有機酸、粘液質、鈣、磷、鐵等,有補脾、安神的功效。每晚用大棗30~60g,加水适量煮食,有助于入眠。
11.促眠飲料
取洋蔥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1星期後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約90ml,雞蛋1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後,于睡前30分鐘飲用。
12.莴筍催眠
莴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鎮靜作用,且沒有毒性,最适宜神經衰弱失眠者。使用時,把莴筍帶皮切片煮熟喝湯,特别是睡前服用,更具有助眠功效,莴筍是不錯的養生食品。
錯誤的睡眠方式
錯誤一、入睡難,運動後再睡
生活壓力大,不管男女多半晚睡,但女人更沒有本錢晚睡,因為女性荷爾蒙可以讓睡眠相位往前移(睡眠相位指的是開始睡覺到醒來的時間),讓人早睡。
女人一旦晚睡卻還得早起,作息嚴重違背生理時鐘,日複一日,發生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生理時鐘長期紊亂,變成慢性失眠。
專家指出,人在體溫從最高降到最低的中間,會開始想睡覺。一般來說,男性在下午4~6點體溫最高,淩晨4~6點體溫最低,在晚上10~12點想睡。
女性在下午2~4點體溫最高,淩晨2~4點體溫最低,在晚上8~10點想睡,女生應比男生早2小時想睡,傾向早睡早起。但有睡眠障礙的女性的體溫,她們的 最高體溫、最低體溫,往後延了4~6小時,原本應該10點想睡,結果淩晨4點才睡,一早又得起來。
有些人為了想一夜好眠,下班後跑去運動,認為這樣會幫助自己更好的入眠。這樣會導緻人的生物鐘向後推移。
因此更難以入睡。相反地,清晨的陽光會誘導生理時鐘往前移,讓人早點入睡,所以:女性失眠者更應該清晨運動,更要吃早餐。
錯誤二、晚睡後,又晚起
如果出現加班非得晚睡,也一定要早起,而且要固定時間起床,因為起床時間是調生理時鐘的重點。強迫自己接觸清晨陽光,尤其天已亮,但陽光還不刺眼時:夏天約7點前,冬天約8點前。這時陽光有充足的藍色光譜,有助調整錯亂的生理時鐘。
專家提供“3:1”法則——3天沒辦法好好睡,隻要第4天稍微早點睡,這一天補眠,就可以彌補前3天被剝奪的睡眠。但隔天要固定時間起床,或者起床時間不比平日晚兩小時。
另外,維生素B12(例如肝髒、肉類等)也有調時差的效果。退黑激素雖也有這方面的作用。但目前沒有核準用來治失眠,即使私自到國外買,産品成分、劑量不一,專家并不建議,因為退黑激素是調時差,沒有幫助入睡的功能。
錯誤三、枕頭過高
從生理角度上講,枕頭以8~12厘米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頭腦的血液過多,造成次日頭腦發漲、眼皮浮腫;過高,會影響呼吸道暢通,易打呼噜,而且長期高枕,易導緻頸部不适或駝背。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網傳“睡眠表”靠譜嗎的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睡眠不足,我想看看我們的文章,你的作息時間是否一緻呢?因此,在平日裡我們要多加注意睡眠問題,這樣有利于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