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有沒有一種想把自己塞進冰箱的沖動?幸好,我們有空調。要說最怕熱的,可能還有我們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如果這些食物出現異常,就容易使我們患上“冰箱病”。
什麼是冰箱病
可能不少人對“冰箱病”這個名稱感到陌生,然而它卻每天都在上演。簡單地說,冰箱病就是食物儲存在冰箱裡被病菌污染,從而使人體受到感染而導緻的疾病。
一般來說,腸胃是冰箱病的主要“襲擊”目标,一旦患上此病,就會産生腹瀉、嘔吐、胃痛等症狀。夏日漫漫,如何才能有效預防冰箱病的發生呢?
如何預防冰箱病
冰箱的低溫可以殺死大部分的細菌,但仍有小部分的細菌生命力“頑強”。因此,不要認為冰箱是萬能的,否則它會使冰箱病愈演愈烈。
1、哪些食物不能放冰箱
預防冰箱病,從源頭上來說,有些食物就不适合放進冰箱。比如香蕉、荔枝等熱帶水果、魚類等水産品、黃瓜、西紅柿及大多數的綠葉蔬菜等。
這些食物都适合吃新鮮的,而放進冰箱會更容易變質、腐壞。最好一次性少買一些,當天買、當天吃完。
2、食物儲存不可太随意
生熟分裝
我們的冰箱裡很可能是生熟食混放的,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因為熟食已經被高溫烹饪過,大部分的細菌都被殺死了;而生食還留存着很多細菌。如果将這兩種食物放一起,不僅會導緻細菌交叉感染,還特别容易竄味。
去掉原包裝
很多食物是以小包裝的形式出售的,比如速凍食品或水果,如果一時沒吃,準備放進冰箱。一定要将原包裝去掉,換上保鮮膜或密封罐,以保證這些食品不會将細菌帶入冰箱。
易變質的食物應往裡放
有些食物是很容易變質的,如牛奶、熟肉等,應往冰箱的裡面放,而不是放在冰箱門内側。因為經常開冰箱門,這些食物就會首當其沖地受到侵染。
3、吃冰箱裡的食物須知
食物拿出來要熱透再吃
冰箱之所以能儲存食物,是因為低溫可以使很多細菌處于休眠狀态,并停滞繁殖,這樣就可以使食物得以更長久地保存。但是當我們将食物拿出來,細菌将會在合适的溫度下“複蘇”并繼續繁殖。因此,一定要将食物熱透了再吃。
不要反複加熱食物
有些人拿冰箱中的食物加熱,一次兩次的吃不完,就會反複放進冰箱,再反複加熱食物。且不說食物的口感會不會有改變,多次的儲存和加熱,會使細菌多出很多繁殖的機會。因此,吃多少加熱多少,或是一開始就分開存放是比較合适的。
夏季天氣炎熱,我們在儲存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做好預防措施,遠離冰箱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