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殖的鲟鳇魚(資料圖)
哈爾濱天價魚飯店主被罰50萬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荊楚網消息(記者周三春)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東北“天價魚”事件終于塵埃落定。其間,有媒體探訪曝出,哈爾濱市場上并沒有到野生鳇魚,當地鲟鳇魚多來自湖北。荊楚網記者近日了解到,鲟魚尤其是大斤兩鲟鳇魚在國内卻為湖北地區養殖的較多,然而上岸銷售價目前并不高。
“‘天價魚’的事兒我們早就看了,商家行為我們不評論。我們這邊走的魚肯定明碼實價,現在整個市場行情也一般。基本上銷售價都是成本價。”荊州一家大型鲟魚養殖場的負責人表示。她介紹,其養殖的以雜交鲟魚、鲟鳇魚居多。上岸銷售的要麼就是養殖兩年,2到4斤左右的标準魚(俗稱“标魚”)。要麼就是養殖5、6年以上的大型鲟鳇魚(通常統稱鳇魚),每條魚動辄80、100斤以上。
而宜都市鄢家沱村的村民王有軍自己有鲟魚養殖網箱,也建立了網上鲟魚銷售平台。他告訴記者:“我們這裡家家養鲟魚。标魚的價格就不說了,鲟鳇魚是單條重量越重價格越高,因為養殖成本和風險都相應增加。”王有軍說,幾年前行情好的時候銷售,大魚在養殖地的發貨價都賣到150塊錢以上一斤。但近幾年跌的比較厲害,大魚的價格都隻在30、40塊錢,單條150斤以上超大魚也隻賣50多塊一斤。
宜都市一度以“鲟魚之都”自稱,2009年還承辦了世界鲟魚養護大會。宜都市水産局局長向陽表示,宜都2002年開始發展鲟魚養殖,當地目前鲟魚庫存量達到1萬2千噸,總産值4億元。其中近一半是大型魚。宜都的鲟魚産銷量,尤其是大型鲟鳇魚在中部,乃至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
向陽表示,宜都每年6千噸的鲟魚出産量中,有三分之二銷往歐洲、俄羅斯、越南等地。“國内除了銷售到浙江千島湖制作魚子醬,也銷往東北、廣東、上海等全國各地。”向陽介紹,北方地區喜歡吃大魚,而出口到俄羅斯等地制作魚子醬的大魚也要從東北市場走。
然而對于市場行情,向陽卻并不樂觀。魚價自2014年以來,價格就一直上不來。他坦言:“特别是大型魚,養殖成本至少都在30多塊錢左右一斤。我們是主産地之一,但銷售價格卻被掌握在出口銷售方手裡。”
而記者從湖北省水産局了解到,中華鲟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工雜交養殖要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鳇魚是二級保護動物也要省級批準才能人工養殖。湖北省内宜昌清江流域的宜都、長陽,還有荊州等地都養殖有鲟鳇魚。水産大省湖北的淡水水産品産量連續20年居全國第一,2015年達455萬噸,繼續坐穩“頭把交椅”。但鲟魚、鳇魚都不是湖北主推魚種,因而其養殖量、産值等内容并沒有單獨列為統計項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