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講一張方子,号稱可以“續命”的方子。
這就是小續命湯。它的原始組成,是麻黃、防己、人參、黃芩、桂心、甘草、芍藥、川芎、杏仁、附子、防風、生姜。
現代應用,常常是酌減用量的,水煎服。
它為什麼叫做小續命湯呢?它是如何幫助我們續命的?
給你講一則醫案故事,你來聽聽。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當時是42歲。
大概在10多年前,她在産後出現了左側面癱。但是經過治療,她很快好轉。
但是,緊接着,又一個問題産生了,這就是其右側身體不出汗。無論怎麼弄,右邊的身體就是不出汗。
但是,最近,她忽然又感覺左側半邊身體發涼,尤其是左側肩頸特别明顯。
這一次,她實在不能忍了,就投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象沉細無力,舌質淡,舌苔薄。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醫家果斷書方一首。但見——
桂枝、附子、麻黃、黨參、白芍、杏仁、防風、防己、黃芩、當歸、黃芪、葛根和甘草,水煎服。
所有這些,每日一劑。
結果如何?患者用3劑以後,忽然發現十年不出汗的右側身體,開始出汗了。
這時候,原方去掉杏仁,加入羌活和獨活、黃芪增加到60,又用3劑。最終,患者諸證悉平,出汗均勻,肢體不涼。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于1991年的山東中醫雜志。
這裡頭是怎麼一番道理呢?
你看,這個女子,在十年前的時候,于産後發生了面癱。
為什麼産後面癱啊?因為患者生完孩子,氣血虧虛、經絡太空了,所以不耐風邪,導緻面癱。
雖然說,她經過治療,病情好轉。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人家氣血虧虛,容易外受風寒的基本身體面貌,是非常明确的。
既然如此,我們也就明白了,患者為什麼,接下來出現半身不出汗的問題。
很顯然,這也是由于她氣血不足,正氣虧虛,導緻風寒外受,腠理汗孔為邪氣郁閉的結果。
同樣也是這個原因,讓患者在就診之前,變本加厲地出現另一側身體畏寒怕冷之感。
再結合患者就診當時,脈沉細無力,舌淡苔薄的特點,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患者現在需要的,是培補正氣,疏散風寒之邪。對不對?
來,我們看當時醫家的配伍——
這裡頭,附子、黨參、白芍、當歸、黃芪,顯然是為了補益陽氣、滋長氣血,改善患者正虛的一面。葛根,善于升發脾胃清陽之氣。
此外,麻黃、桂枝、杏仁、防風、防己,則是為了解表祛風散寒。這些,顯然就是在外散邪氣了。
最後,來一個黃芩,一方面用于制衡諸多辛散之品的燥熱之性,一方面可以解決人體氣機,因為邪氣郁閉日久而化熱的問題。
你看,這麼以來,扶正加驅邪,患者這渾身怪病,不就完全解決了嗎?
現在,你仔細看,會發現,醫家用的這個方子,其實源于小續命湯。隻不過,略有加減而已。你翻到前文,仔細對照一下,就知道了。
為什麼要用到小續命湯呢?因為小續命湯的基本功能,就是祛風散寒,益氣溫陽。
我們再來看一下此方的結構:麻黃、防己、人參、黃芩、桂心、甘草、芍藥、川芎、杏仁、附子、防風和生姜。
這方子,我跟你講,最初是治療中風的。唐宋以前的醫家,對中風這個事兒,認為就是外風所緻。自然界的風邪,中了患者的經絡或者髒腑,于是導緻中風。當然,這個觀點,到今天看,不正确了。但是在當時,大家卻奉為圭臬地遵守着。
既然是外風侵襲,導緻人中風,所以古人在治這個病時,自然想到了扶正氣、散風寒。于是,就有了小續命湯。麻黃、防己、杏仁、防風用于祛風散寒。人參、桂心、芍藥、川芎、附子、生姜,用于補陽氣,培補正氣。
如此,就對相當一部分正氣虛弱、外受風寒的中風患者有益。
當然,後來,這個方子的适用範圍,就擴大了。除了中風偏枯之外,它還被廣泛用于治療風濕病、面神經麻痹等。
上文醫案裡的患者,雖然沒中風,但其病因病機和全身表現,符合小續命湯的證治要點,故而就大膽選用小續命湯加減。
我這麼一說,你就明白了吧?小續命湯,其實是治中風、風濕關節痛的。之所以能“續命”,是因為它内補正氣,外散邪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