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努力了,但是石家莊的地理位置太尴尬了,沒辦法解決這種事情。
2010年以後,京津冀一體化概念越來越火,火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之後京津冀一體化搖身一變,成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大部分關注時政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京津冀這個概念。
而京津冀無論是一體化也好,還是協同發展也罷,京津兩個地方都有代表,但是冀的代表應該是誰呢?
簡單理解一下,假如北京和天津真的想要修建到河北的鐵路,應該規劃到哪裡去呢?
京津兩地之間的鐵路不用多說,能少和河北産生聯系,就少和河北産生聯系。
比如京津之間的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就真得絲毫和河北沒有任何聯系,京津城際擦邊過了河北的區域。
一直到京滬高鐵的時候,才經過了河北廊坊。
原因何在,主要就因為,廊坊的地位太低了,河北省也不可能給廊坊争取什麼。
就如同這個問題問的那樣,為什麼不讓京昆高鐵經過自己的省會,其實意思暗涵的就是,京昆高鐵的主體部分,雄忻高鐵,經過的地方都和河北沒什麼關系呗。
實際上雄忻高鐵在河北段200多公裡的距離,經過的河北各縣基本全都設了站,大大促進了河北西部山區和東部平原區域的高鐵通達性。
京昆高鐵不經過石家莊,不是河北省沒有力挽狂瀾,而是因為挽了大半天,但是石家莊地理位置和交通能力實在是不行,被周邊各省紛紛抛棄了。
石家莊交通位置大打折扣,主要和津保鐵路有關。
津保鐵路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原本以為随着京九鐵路的建設,支線鐵路津保鐵路也會随之建設成功。
當時的鐵三院還大肆暢想,津保鐵路修建成功後,要繼續西延,延伸到山西大同,這樣一來,直接打通天津的腹地,讓天津港的發展得到更大的保障。
誰知道津保鐵路根本沒成功,津保鐵路出了天津50多公裡,到了河北霸州,就徹底停了,沒有繼續西延,别說大同,就連保定都沒到。
後來天津不再發夢暢想,山西又開始暢想。
2003年,山西日報就發表了盡快建設忻保鐵路的文章。
但是津保鐵路都沒成型,忻保鐵路建起來也沒用啊。
從90年代到2015年,河北省留給了石家莊一個巨大的建設時機。
在這一階段,石家莊建設了最早的實驗高鐵石太客專,石太客專建成之後,山西就停止了修建到保定的鐵路的呼籲。
之後河北省又建設了京廣高鐵,石家莊從普鐵樞紐逐漸過渡到了河北省唯一的高鐵樞紐。
此後石家莊三年大變樣以及正定新區開發建設,省會投資力度全面加速。
随着河北省省會戰略和沿海戰略的實施,保定逐漸退出了河北省的經濟強市,其經濟意義和鐵路意義大打折扣。
但問題是,天津放棄不了津保鐵路呀,到了2008年左右,天津基本成了全國沿海大城市中唯一一個沒有西向鐵路的城市。
從青島到連雲港到上海到甯波到廈門到深圳,哪一個城市沒有西向的鐵路。
河北省沿海城市裡面,秦皇島和滄州都有西向的貨運鐵路,天津依舊沒有。
所以天津的津保鐵路是注定會修的。
津保鐵路時常150多公裡,修建時長有5年左右的時間,最終在2015年年底修建完成。
從1995年到2015年,将近20年的時間,河北基本上全部留給了石家莊。
即便津保鐵路修建成功之後,保定的樞紐依舊是沒成功的。
因為津保鐵路接入了普鐵京廣鐵路的徐水站,高鐵京廣高鐵的徐水東站。
徐水東站直接沒開通,這樣一來,保定根本成為不了兩條鐵路交彙的樞紐,而真正的高鐵樞紐車站徐水東站直接沒開通,所有人都意識不到這居然是個樞紐車站。
如果石家莊在20年的時間裡面,能夠給自己規劃一個具體的鐵路計劃,比如修建到天津的高鐵,那麼保定也無法在京昆高鐵上占據那麼大的優勢。
津保鐵路修建快要完工的時候,關于津石高鐵的聲音開始甚嚣塵上,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因為津保鐵路的完工,原本沉寂已久的山西又開始推動忻保客專。
2016年3月,津保鐵路修通剛三個月的時間,山西就開始吹風修建忻保客專了。
此時河北省的鐵路規劃,依舊在優先石家莊。
因為當年度關于忻保客專的規劃,就可以看出,這條客運專線,最終就是個配角。
第一個,線路太繞。
忻保客專接入津保鐵路,繞了兩次90度的彎,這樣一繞,整條鐵路在保定段速度肯定是個問題。
除此之外,忻保客專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因為忻保客專想要到北京,聯通不了京廣高鐵,能聯通誰呢?沒錯,規劃中西線的京石城際。
但問題是,如果河北省不修京石城際,那麼山西依舊到不了北京。
而如果河北修了京石城際,那麼為什麼山西不修石太高鐵去呢?
說白了,山西到北京的高鐵線路,被京石城際卡着,忻保客專此時的意義還是很低的。
忻保客專必然依附京石城際存在,這等于給石家莊争取了更大的利好。
第二個就是忻保客專時速太低。
設計時速是250。
這個時速想想也知道,大概率成為不了京昆高鐵的主線。
原因是為什麼呢?
因為京石城際當年的設計時速是300,假設京昆高鐵走忻保客專,那麼北京到保定時速300,保定到太原時速250。
但問題是北京到石家莊時速300,而如果石家莊到太原修建新高鐵的話,那麼等于直接會截胡忻保客專。
忻保客專這種時速250的高鐵,其實就是一個過渡線路。
第三個就是忻保客專建設時間,太晚了。
2016年規劃,但是列入了河北省2030年開工建設項目。
一條高鐵,直接被推遲到15年之後。
這不跟津保鐵路一個性質嗎?1994年就規劃好了,結果2009年左右才開始在大基建浪潮中被推了上去。
一條彎彎繞繞的,15年之後才會開工建設的,時速250,還要配合京石城際搭配食用的客專。
這怎麼可能會成為京昆高鐵主線?
其實一直到此時,京昆高鐵規劃中,石家莊肯定是一個節點的,而且暗地裡給埋坑的地方,就是保定了呗。
但是奈何2017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終于有了落子的地方,雄安新區橫空出世了。
雄安新區出來之後,石家莊地理位置的不足全面暴露出來了。
京津冀的概念,石家莊一直和天津沒有鐵路聯通,可是雄安新區和京津位置太近了呀,所以雄安大的規劃還沒開始,京津到雄安的城際就紛紛規劃好了。
京津到雄安的城際規劃好了,就使得周邊省份開始了對接,山西、山東、河南等省份的高鐵都朝着雄安走了。
原本的忻保客專,此時變成了雄忻高鐵。
彎彎繞繞的路段,取直,時速250,升級到了350,以前通過京石城際和北京聯通,現如今通過雄安到北京的高鐵和北京聯通,建設時間,大幅度提前。
這樣一來,原本所有的bug,全都不存在了。
原本的忻保客專,注定是京昆高鐵的配角,而之後的雄忻高鐵,則注定是京昆高鐵的主角。
而這個時候,還有人在為石家莊呼籲,談及京昆高鐵說石家莊不能被邊緣化。
但是此時已經沒法改變了。
回看90年代10年代河北鐵路的規劃與建設,能得出的結論就是,廢棄掉保定的鐵路優勢,真得沒讓石家莊獲益太多。
津保鐵路的徐水東站如今成了個大bug,忻保客專的設計也沒能實現。
其實原本石家莊能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京津冀的聯通,或許如今不會是這個局面。
假設京石、津石在2015年左右都修建完成,那麼即便雄安新區被規劃出來,也形成不了對石家莊鐵路太大的威脅。
但是在雄安新區被規劃出來之前,石家莊根本沒和京津形成鐵路三角,保定與唐山同京津的高鐵三角要麼是個殘廢狀态要麼還沒實現,那麼自然,雄安新區規劃的京津雄高鐵三角就成了京津冀高鐵最核心的旋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