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小暑節氣 關于小暑的飲食習俗和養生原則

小暑節氣 關于小暑的飲食習俗和養生原則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23 17:12:19

  小暑節以後,人們的生活馬上要轉入熱的節奏。天氣的炎熱加上社會生活節奏的提升,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不斷的糟糕。今天小編将和大家一起來探讨一下關于小暑的節氣的一些民情風俗和小暑裡的養生知識。

  小暑節氣

  小暑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至此以後,天氣逐漸的轉熱。小暑節氣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105°時。

  小暑是反映夏天暑熱程度的節氣,表示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最熱的時候,故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古籍《群芳譜》中也說:“暑氣至此尚未極也。”這時,暑氣上升氣候炎熱,但還沒熱到極點。

  小暑黃鳝賽人參

  每個節氣都有特有的食物,而這種食物往往在這個節氣裡成為特定的美食。就如同“冬至”吃餃子,“夏至”吃涼面,“小暑”這一天的美食是黃鳝。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已把黃鳝列入食譜之中了,不少古人對黃鳝大加贊賞,如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吟詠食物中,有“雜藥多剖鳝,和黍半蒸菰”之句,意思是說為吃黍米飯時,須配以莼菜與鳝魚制作的菜肴為妙。

  清人黃家骥在《湘江竹枝詞》中也留有“莼菜鳝魚新産出,桃進春城價更高”的吟詠。

  吃黃鳝的傳說

  那為什麼偏要在小暑這天吃黃鳝呢?相傳,遠在三國時期,“醫聖”華佗得罪了曹操,被打入死牢,他痛惜自己的一身醫術未能傳人,思忖着想把醫書交給自己的夫人。看管華佗的人敬仰華佗的醫術和樂善好施,便決定為他做傳書人。不料走漏了風聲,傳書人被殺,書也被燒成灰燼。灰燼飛落到水田,恰被黃鳝吃了,從此黃鳝變得特别命大。由此,人們認為黃鳝可以去除百病,免遭災難。

  其他地區飲食習俗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在山東的臨沂地區小暑時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湯給牛喝,牛喝了能幹活,有句民謠如是說: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時節是台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産期台灣周圍的海域是屬于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鲷。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産期,台南縣白河鎮的蓮田盛産蓮蓬和蓮子,素有蓮花之家的白河鎮每年都會舉辦蓮花節。

  “六月六,曬紅綠。”

  在小暑時節,各地還流傳着不少習俗,尤其是在農曆六月初六這天。農曆六月初六有很多節名,如“姑姑節”,此時正值農閑季節,農村婦女得閑要回娘家看父母;如“翻經節”,據說始于唐朝,寺院藏經在這一天要翻檢曝曬;如“曬衣節”,人們在這天要把衣服(書籍)拿出來晾曬,謂之“曬龍袍”,據說此日晾曬後,可以避免被蟲蛀。還有天贶節,“贶”的意思是賜贈,即天賜之節。

  傳說故事:這一天,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贶節。此日群衆有吃“炒面”之俗,即把新麥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紅糖調食,俗稱“吃炒面”,傳說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氣。

  在不少農村地區,有“吃新”的習俗。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先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全家圍坐一同吃嘗新酒。而在城市,一般會買來新米,與家中的老米同煮,輔以新上市的蔬菜。在鄉下,一般在小暑過後逢卯日“吃新”。其實,“吃新”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吃辛”,時間定于小暑節後的第一個辛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的說法。但是,由于“辛日”的日期不固定,所以,這個節氣逐漸被淡化了。

  小暑養生

  養生食譜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夏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炎熱的天氣,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小暑節氣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小暑節氣素有吃三寶——黃鳝、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吃“苦”嘗“酸”保健康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苔菜等。盛夏時節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欲、健脾利胃。但要适量,否則傷胃。

  人們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斂汗止瀉祛濕,且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炎炎夏季,人們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

  精神養生法則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則進一步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素問·保命全行論》亦雲:“天複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道教經典《太平經》也反複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學說,即“人欲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兇害也”。說明,隻有通過自我養護和積極鍛煉,才能得到長壽之軀。

  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

  宜少動多靜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按照中醫理論,小暑是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陽氣在中醫裡又叫“衛陽”或“衛氣”。這裡的“衛”是衛兵、保衛的意思,也就是說,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一樣,負責抵禦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一個人,隻要陽氣旺盛,就會百病不侵。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人們在工作生活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這個時候,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内,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小暑吃什麼

  1、一定要吃西瓜

  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而且能利尿,幫助消化,因此,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西瓜汁中還含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

  2、喝碗綠豆湯

  綠豆:工作和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由于綠豆具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3、來根黃瓜

  《本草求真》裡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因此,炎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非常嬌嫩,這對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洩和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作用。冬瓜:有良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小暑節氣到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電風扇

  4、茄子也不錯哦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髒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進傷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5、來點維生素

  盛夏,氣溫高、濕度大,如此天氣會導緻人們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繼而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症狀,因此科維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營養保健師李諾建議人們,可适當服用維生素C和複合維生素B族,以利于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消除症狀。

  補充維生素B1、B2及煙堿酸:夏天飲水量增加,出汗多,維生素B群容易流失。維生素B1負責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葡萄糖,葡萄糖提供腦部與神經系統運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體内的能量不足,人會無精打采。維生素B2也負責轉化熱能,它可以幫助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釋放出能量。煙堿酸又名維生素B3,和維生素B1、B2一起負責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也是為身體供能量的B家好兄弟,如果缺乏煙堿酸,人們就會焦慮、不安、易怒。補充維生素C:炎熱天氣,大量汗液的排出導緻水溶性維生素迅速流失,特别是維生素C——夏天的需求會多于冬天,因此,當盛夏時節感到疲乏時,應該補充維生素C,以緩解疲勞感。

  總結:關于小暑節氣的一些習俗和養生方法,今天小編就大家學習到這裡,在炎熱的小暑節氣裡,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因為天氣的惡劣,很容易讓人中暑,再加上工作頻率的加快,你也許于無暇顧及自己的身心健康。小編祝你健康過小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