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曆史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
它是曾經盛唐繁華榮光的象征
上千所宮殿靜靜矗立在長安城的北方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
“千宮之宮”——大明宮
大明宮這個名字,幾乎無人不知。因為它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從唐高宗起,200多年間,先後有17位皇帝,在大明宮處理朝政。
但是建造大明宮的初衷,可不是為了辦公的。貞觀八年,太上皇李淵年世已高,為了盡孝心,唐太宗李世民,就選了龍首原這個地兒,開始為父親修建一座避暑的宮殿,這就是大明宮的前身,叫永安宮,意思是永壽安康。
可是工程還沒結束,李淵就駕鶴西去,有人認為是宮殿的名字沒有起好,說劉備敗走白帝城後歸天的地方也叫永安宮。所以,貞觀九年,永安宮才更名為大明宮。
為什麼叫大明宮呢?如日之升,則曰大明。“大明”這個詞早見于《詩經·大雅》中的《大明》篇,按照《毛詩序》的解釋是:“文王有明德,故天複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字句之間給予着一種期望,一種勉勵和追求。
公元662年,大唐舉全國之力再興土木,建設大明宮。建成之後,大唐皇室從太極宮遷到這,開啟了大明宮作為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的序幕。王維有句詩“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描繪了當時大明宮的盛景。
大明宮到底有多大?聽聽這組數據:占地3.2平方公裡,面積相當于3個凡爾賽宮、4.5個故宮、12個克裡姆林宮、13個盧浮宮、15個白金漢宮,充分顯示了唐代宮城建築的雄偉風貌。大明宮還奠定了中國的宮殿建築制度,這對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宮殿建築也産生了重要的影響。
可是曆史上,大明宮可謂命運多舛,前前後後經曆了多次修葺和焚毀。公元904年,唐朝末年,大明宮毀于戰火,都城也遷往洛陽。
如今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一座極具魅力的現代化遺址公園,一個曆史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示範新區:曆史遺迹和現代設施相輔相成,傳統文化和時尚流行相得益彰。遊賞一番,既能感受到曆史的氣息,也能體驗到前沿的科技和文化娛樂活動。
今日的《你不知道的大明宮》就到這裡啦
想聽更多關于大明宮的故事
關注我們吧!
來源:千宮之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