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諺語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農業耕作經驗,經過千百年的曆練,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項曆史文化。人民自古以來即以農為本,在長期的農業生産過程中,發展和産生了許多有關農業的諺語。
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
地沒賴地,戲沒賴戲;
地在人種,戲在人唱。
掃帚響,糞堆長。
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層糞。
犁地要見死土,耙地要見撲土,
耩地要見濕土。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有錢買種兒,沒錢買苗兒。
谷子上場,核桃滿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鋤頭有糞,越鋤越嫩。
鋤頭有水,杈頭有火。
麥鋤三遍沒有溝,
豆鋤三遍圓溜溜。
幹鋤棉花濕鋤瓜,
不幹不濕鋤芝麻。
春争日,夏争時,
一年大事不宜遲。
驚蟄不耕地,好比蒸馍跑了氣。
春分麥動根,一刻值千金。
清明前後,麥掩老鸹。
清明前後一場雨,
勝似秀才中了舉。
棗芽發,種棉花。
谷雨前後,種瓜種豆。
一穗兩穗(麥),一月上囤。
打春一百(天),磨鐮割麥。
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
立夏不出(麥)頭,
隻好割了去喂牛。
立夏不下(雨),高挂犁耙。
小滿粒漸實,芒種見半茬。
麥熟一晌,蠶老一時。
八成熟,十成收,
十成熟,三成丢。
夏至(在)五月頭,
不種芝麻吃香油。
夏至(在)五月中,
十個油坊九個空。
夏至不出蒜,必定散了瓣。
五黃六月不出工,
十冬臘月喝北風。
掏錢難買五月旱,
六月連陰吃飽飯。
冬天刮破皮,
勝過春天犁一犁。
六月六,紅薯雞蛋粗。
頭伏蘿蔔,二伏芥,
三伏裡頭種白菜。
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立罷秋,寸草結籽;
處暑不種田,種田是枉然;
處暑不種田,逮住吃半年。
處暑雨,滴滴都是米。
七月邊,棗紅圈。
七月棗,八月梨,
九月柿子紅了皮。
麥收八、十、三(月)場雨。
八月半,早種蒜。
麥收胎裡富。
稠谷子稀麥哄死人。
甯種八月土,不種九月墒。
秋分種高山,寒露種平原,
窪地種到霜降前。
秋分早,霜降遲,
寒露種麥正當時。
三分種,七分管,
十成收成才保險。
寒露到霜降,種麥不慌張。
小雪不分股,大雪不出土。
參兒(參星)不落,地不凍,
有麥種隻管種。
耧鈴響,紅薯長。
麥收一張犁,秋收一張鋤。
麥蓋三場被,頭枕蒸馍睡。
臘月雪滿天,來年麥子堆成山。
一棵紅薯一把灰,
紅薯結哩成大堆。夜裡下雨白天晴,
糧食收的沒處盛。
寸草鍘三刀,沒料也上膘。
草膘料力水精神,喂牲口的記在心。
農業是百行本。
地是寶中寶,沒它活不了。
千業百行,莊稼最強。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犁得深,耙得勻,土裡長出金和銀。
耕地不平,難保墒情。
一年一層皮,十年深一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多種多收,不種不收。
有苗不愁長,無苗沒指望。
全苗八成收。
先好一粒種,增産千粒糧。
甯願餓斷腸,不能吃種糧。
一分功夫一分糧,十分功夫十分收。
科學種田,越種越甜。
精耕細做,日子好過。
莊稼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休。
秧苗下田,一天三看。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冬麥要壓,越壓越發。
玉米見了缺,一夜長一節。
玉米要好,勤拿灰包。
紅薯沒有娘,雨後勤翻秧。
芋頭勤摘花,刨時用車拉。
想要棉花好,掐頭抹耳朵。
種棉沒巧,勤除雜草。
糞是莊稼寶,攢糞如攢金。
人瘦臉黃,地瘦沒糧。
有産無産靠水,增多增少靠肥。
儲水如儲金,打井如掏銀。
修渠如修倉,積水如積糧。
春雨貴如油,一滴不讓流。
水利修好,不怕旱澇。
天晴不開溝,下雨水橫流。
澇年排,旱年澆。
麥苗澆水,白馍到嘴。
油菜澆花,黃豆澆莢。
戰場要有新武器,種地要有好農具。
農機用時要保養,農閑不用要保護。
農具齊全,做活周全。
三分使用,七分保管。
磨鐮不誤砍柴功。
有病蟲早治,無病蟲早防。
除蟲治病,不治苗喪命。
莊稼發現枯心苗,連根拔掉用火燒。
一棵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
年年防災,時時防蟲。
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
蚜蟲不用治,下雨就了事。
暖氣早來,蜈蟲為害。
一冬早,三季好。
犁田過冬,好過擔糞壅。
人怕老來窮,禾伯寒露風。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糧。
青蛙開口早,早禾一定好。
竹開花,餓死農家。
稔子結蔔,耙田撒谷;稔子
“清明”“谷雨”緊相連,
簕竹開花,收起犁耙。
耙田插秧莫遲延。
過了“驚蟄”節,春耕無停歇。
“春分”秧壯,“夏至”菜黃。
龍舟鼓響,黃麻一夜一高掌。
春雨貴如油,點滴無白流。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三年不選種,增産會落空。
秧好一半禾,苗壯一半産。
疏禾有谷粜,密禾撈柴燒。
早禾插到立夏,插無插也罷。
良種加良法,生産才得發。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良種無良法,神仙也無法。
基肥施得少,十成産量八成了。
頭遍淺,二遍深,三次鋤土培麻根。
早禾怕北風,晚禾怕雷公。
插秧過“小滿”,做死無一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