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個世紀是聖賢英雄輩出的世紀,也必然會出現一些超出普通人認知範圍的曆史人物,而普通人一輩子不過百年經曆,所見所聞還不足以讓其接受超出他們認知範圍的事物,難免出現“少見多怪”的現象!因此,我們要讀史才能明智,曆史上面有許多的英雄聖賢,從他們的經曆中可以讓我們懂得一些事情,比如:年輕人可不可能有遠超其實際年齡的才識?李白說: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當然以時代為橫向地去看,這種情況很少見;但是以曆史為縱向地來看,這種年紀輕輕就有超過前輩才識的俊才,也有不少。
在軍事上面
有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縱馬祁連,勇冠三軍的骠騎将軍霍去病,年僅23歲的漢朝大司馬(軍事最高統帥),至今仍有詩詞贊頌: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随骠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在政治上面
有“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的賈誼。漢文帝元年,賈誼提議進行禮制改革,上《論定制度興禮樂疏》時年僅21歲,賈誼上《論積貯疏》時年僅22歲,賈誼在長沙向文帝上《谏鑄錢疏》時年僅25歲。賈誼上疏陳述政事《治安策》時年僅27歲。賈誼去世時也隻有32歲。而賈誼短短32年的人生,卻有超越前輩的政治才能與智慧,讓人覺得真是天縱奇才,後生可畏啊。不過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惋惜!
賈誼的政治貢獻: 1、割地定制、禮治天下
賈誼指出危害西漢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們企圖叛亂的陰謀。他回顧曆史,列舉事實說明分封諸侯王的害處。指出諸侯王的叛亂,并不取決于是疏是親,而是取決于“形勢”,取決于他們力量的強弱,從“形勢”來解釋諸侯王反叛與否。因此,賈誼得出的結論是:“疏者必危,親者必亂”。景帝劉啟時,晁錯提出“削藩”政策,是賈誼主張的延續。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時候,頒行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更是賈誼“衆建諸侯而少其力”方針的全面實行了。
2、重農抑商、以農為本
賈誼主張重視農民,提倡儉約,反對奢侈之風,賈誼上《論積貯疏》,緊密圍繞“積貯”的論題,從正反兩面論證加強積貯對國計民生的重大意義,他的重視發展農業,提倡積貯的思想,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鑒的價值。賈誼建議禁止私人鑄錢、由中央壟斷造币的原料,統一鑄錢,即不讓銅流布于民間,也不準老百姓私自采煉銅礦。
3、儒法結合、瓦解匈奴
賈誼認為和親并不能制止匈奴侵擾,提出儒法結合的戰略思想,即“德戰”:“以厚德懷服四夷”,輔以“三表、五餌”之術。賈誼主張用和平的手段瓦解敵人的策略,因而西漢赢得了30 多年國内建設的和平環境,為武帝最終戰勝匈奴奠定了實力基礎,故其功不可沒。
賈誼的文學成就:《漢書·藝文志》記載賈誼散文共58篇,收錄于《新書》。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專題政論文,如《過秦論》;一類是就具體問題所寫的疏牍文,如《陳政事疏》;還有一些是雜論。賈誼的政論文,主要是一些陳政事的疏奏,為數不多,但成就巨大。一方面,他吸取戰國儒道法三家思想而又“案之當今之務”,使其政論文具有适應時代需要而“經世緻用”的特色,因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另一方面,他繼承戰國之文“敷張文辭”的寫作手法而又更加疏直激切、盡所欲言,使其政論文具有将說理與情感、氣勢、形象相結合而聳動人主視聽的特色。
賈誼的政論散文說理透辟,邏輯嚴密,感情充沛,氣勢非凡,全面地闡述了 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遠矚的治國方略,鮮明地體現了漢初知識分子在大一統封建帝國創始時期積極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标志着中國散文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代表了漢初政論散文的最高成就,對後代散文影響很大。賈誼的賦作:《吊屈原賦》、《鵩鳥賦》。
政治貢獻縱觀賈誼一生,雖受讒遭貶,未登公卿之位,但他具有遠見卓識的政論和建議,文帝還是比較重視,大略是實行了的;賈誼在政治、經濟、國防以及社會風氣等方面的進步主張,不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對西漢王朝的長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
在文學上面
有25歲就寫出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閣序》的王勃,所以當我們遇到晚霞時,就會想起“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等美詞佳句;當我們懷才不遇時,又會想起他的“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阍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之暢懷之言。當我們感歎自己命運時,這一句“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又會讓我們自然通透!當我們要表明志向時,又會有“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此等豪言壯語!當我們要表達報國之情時,又會有“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悫之長風” 此種以身許國之言!
在德行(賢能)上面
在德行(賢能)上面,有被稱為“複聖”,卻不幸早夭的顔淵。《論語·雍也》說他“……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孔子贊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論語·為政》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顔回天資極聰慧,就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坦率地說不敢與顔回相比。《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在外交上面
甘羅,子姓,楚國下蔡(今安徽鳳台縣)人,戰國時秦國名臣甘茂之孫,秦國上卿。他自幼聰明過人,進入丞相呂不韋門下擔任少庶子,12歲時出使趙國,使用計謀幫助秦國得到多座城池,憑借功勳得到嬴政嘉獎,授上卿(相當于丞相),封賞田地、房宅,此後常在秦王身邊出謀劃策,成為戰國時名副其實的謀士。
在戰國這個時代的大舞台上,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甘羅年方14,就已經憑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間,并且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16座城池,官封上卿,這在中國曆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确實是一個才能出衆的小神童啊!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武帝求茂才異等诏 劉徹 〔西漢〕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緻千裡,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禦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将相及使絕國者。”
解釋:要建立不同一般的功業,必須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馬奔跑踢人,卻能行千裡;有的人受到世俗譏諷,卻能建立功名。這些不受駕馭的馬和放縱不羁的人,也在于如何駕馭他們罷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發現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優秀才能,超群出衆,可擔任将相及出使遠方的人才。
《難蜀父老》 司馬相如 〔西漢〕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懼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解釋:“世間一定要有不尋常的人,然後才能有不尋常的事;幹了不尋常的事,然後才有不尋常的功績。不尋常,本來就是常人感到奇怪詫異的。所以說不尋常的事剛開始,百姓就害怕它;而等到它獲得成功,天下就安然無恙了。
解讀:年齡、資質不是官員任命的唯一标準,而是否有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才識與能否為民族複興起到關鍵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考核标準之一!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時,必用非常之人。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