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北角出發,乘叮叮車去穿梭美麗的舊日時光。香港的雙層有軌電車香港人都叫他叮叮車,因為電車每次啟動時、換軌時都會發出好聽的叮當聲,叮叮車的曆史很古老,從1904年起就開始運行了,很多人的記憶裡都離不開叮叮車。第一次邂逅浪漫,第一次求職成功,第一次失戀跟朋友傾訴,很多的第一次都在這裡發生。
雖然現在的叮叮車上已經被刷上了五顔六色的廣告,像是一個個背着五彩斑斓小房子的蝸牛緩緩行駛在曆史的軌迹中,留下一條又一條的蝸線。即便如此,骨子裡流露的依然是低調的奢華,像是散發着貴族氣質的老古董一般。如果想要更好地觀景,一定要上到二層,坐在車頭靠窗的位置,車裡還是跟幾十年前一樣,窄窄的旋梯、古樸的座椅、不鏽鋼的扶手,在精心的維護下綻放着一圈一圈好看的時間的光澤,車上的人一般不會太多,手捧一份報紙的一定是有大把時間的退休老人。而利用乘車的時間打盹補充睡眠的,一定是剛加完班的上班族,或者還有那樣一些人跟你我一樣,懷着這樣那樣的情愫出神的望着窗外的風景。
叮叮車的車速很慢,每小時15公裡的速度似乎不能适應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而我卻很喜歡這樣緩慢的節奏,在旅途中獲得一些思考,靜靜欣賞時光倒流中的香港。喜歡那些接踵而立的破敗樓宇和摩天大樓,并肩站在初春豔陽下的畫面,無論清晨、黃昏或是夜晚,搭上叮叮車,穿行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絕對是一個足以讓時空錯亂的美好選擇。而北角依然散發着質樸的味道,賣襪子、鑰匙扣的小雜貨鋪、賣糖水的小攤和賣烤番薯的老先生,都是北郊最懷舊的街景。那邊的春陽街曾經是福建籍移民居住的地方,不過現在更多的是商鋪。錯亂的小巷,一眼望不到頭,上鏽的卷閘門依然緊閉,眼光有些渙散的老人坐在木桌前,想着自己的事,還有身着西裝的上班族,步履匆匆地走過,剝離出最濃郁的香港風味。
就在北角,很多越劇名伶都在那裡留下過精彩的唱段,很多上流社會的人也都曾來捧過場,算得上是紅極一時。不過今天的戲劇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新光戲院面臨着歇業的危險,沿着英皇道繼續前行,看到馬路對面的那家雞蛋仔了嗎?
因為店主堅持現做現賣,所以雞蛋仔能夠外酥内嫩店外的牆上貼了很多明星推薦的畫報,也許你還能認出其中的一些人來看過歐陽應霁先生的《香港味道》嗎?一本介紹香港美食的書,裡面就提到這家,還說到店家獨具匠心的在裝雞蛋仔的紙袋上紮出一些小孔,方便出爐的雞蛋仔散發的水汽順利排出,保證的口感。當然雞蛋仔要趁熱吃味道更好。
電車叮叮作響,就像是悠揚的汽笛聲,要把人帶離這些泛黃的舊夜走進繁華的新天地,下一站是銅鑼灣--香港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叮叮車依然溫柔地轉彎行駛,看摩天大樓不停擦身而過,總有一種曆史與現實交錯的恍惚感,蜿蜒的軌道,古老而狹小的車廂,都在訴說着舊香港的故事武警橋下有很多攤位擺着觀音像齊天大聖象或是黃大仙象,彈琴坐鎮的一般是年運花甲的阿婆,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幫顧客打小人,把小人的名字寫給阿婆,他們就會焚香點蠟燭,然後将小人裝進紙老虎裡,放在磚頭上用鞋底拍打。香港人相信這些,希望能夠驅走晦氣,帶來好運。
而每年農曆三月的驚蟄時分,打小人的隊伍會更龐大一些,橋底下煙霧缭繞,阿婆們打得汗流浃背,鞋聲雷動,聽說是因為驚蟄這一天,冬眠的蛇蟲鼠蟻都活躍了起來,所以要祭祀白虎,鎮壓他們。小人如害蟲,當然也要使勁打壓,久而久之救了打小人的習俗。前幾年政府也還在橋底的圓柱上加蓋了24節氣圖案的鋁闆,設置了打小人、專區,紅黃的配色,據說也有風水方面的考慮。
然後我們進入灣仔了,我喜歡灣仔的房子豆綠、棕黃、深灰、淺藍,就像一場風花雪月的服飾會,現在行駛的路段是莊士敦道,看到那邊的黃色三層老建築了嗎?和昌大押是香港最古老的當鋪之一,從前香港人的生活與當鋪脫不了關系,幾乎人人都進過當鋪,大到一塊傳家寶玉,小到一件破家襖都可能拿到換錢,如今的和昌大押早已物是人非,被翻修重建成了一些中式餐廳。
我喜歡這樣的電車,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待我迅速抽離繁華的街道,穿越過大半個城市,讓我看到同一片玻璃外的生活的許多不同面。如果一直走下去,說不定會把你我送到了一個天高雲淡的地方,沒有擁擠,沒有争吵。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的人生旅途還要繼續,眼前的香港依然跳躍着快節奏的音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