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1:33:28
導語:我們大多數人對馬緻遠的了解,差不多都是通過他創作的一首小令《天淨沙.秋思》來了解的。這首小令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以至于從他以後,再沒有曲作者以《天淨沙》這個曲牌來描寫秋色秋景了。那麼,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又表現了哪些藝術特色從而獲取這個至高榮譽、且至今無人超越的呢?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1

我們先來對馬緻遠的經曆做個簡單的介紹。

馬緻遠(1250?—1321?),字千裡,号東籬,元大都人。著名戲曲、雜劇作家。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三人合稱為“元曲四大家”。馬緻遠是元代散曲作品最多、流傳最廣的作家。他遺有輯本《東籬樂府》一卷,收入有小令104首,以《天淨沙.秋思》為代表作;套數17套;雜劇15種,以《漢宮秋》為代表作。馬緻遠因其作品多流傳廣,深受人們喜愛,有“馬神仙”和“曲狀元”之稱。

下面,我們來看原文。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2

《天淨沙》又名《塞上秋》,曲牌名。《中原音韻》注“入越調”,宜于表現哀婉之情。其正格是以喬吉的《天淨沙.一從鞍馬西東》一首為例。馬緻遠的這首《天淨沙》為變格。單調二十八字,共五句,其中一、二、五三句為平韻,三、四兩句為仄韻。

格律形式為

中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

按《中原音韻》載,此變體的要求是第三句未尾兩仄聲,前字需為去聲,韻腳需為上聲。這首小令第三句的“瘦馬”二字正與此相符。

簡單的介紹了《天淨沙》曲牌的格律,下面,我們就對這首小令進行賞析。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3

這首小令,詞意淺顯明白,即無生僻冷字也沒有繁雜深奧典故,望文生義,便能理解其中的含義。那麼,為什麼,這樣普普通通且短短二十八個字的小令為何就能被譽為“秋思之祖”呢?

一、從藝術特色上看,作者用極其有限的字句,描繪了一幅無限的景象,給予了人無邊的遐想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4

小令的前三句隻有十八個字,但作者卻巧妙的用九個名詞描寫了九種景物,九個名詞與前面的定語修辭卻并不顯得羅列枯燥,而是将人與物巧妙結合,動與靜有機配合,情與景缜密融合,構成了一系列的意象,在情與景的交融中,有限的情景被無限意象化了,給人以矇眬的美感。

枯藤,枯萎的枝蔓;老樹,年限長的樹;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隻能供人畜行走的小橋;流水,橋下淌過的細流;人家,農家;古道,荒涼的小路;西風,寒冷的秋風;瘦馬,營養不良枯瘦如柴的馬。

九個名詞組合,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清晰而又顯迷離、蒼涼又顯幽遠的山水畫。而在夕陽西下時,孤寂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全曲嘎然而止,餘音袅袅,給人無窮遐想。

二、從表現手法上看,作者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構成了一幅聞之動容觀之涕淚的凄怆悲苦的意境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5

  • 清代王紫韬在《芬陀利室詞話序》中說“詞之一道,易流于纖麗空滑,欲反其弊,往往變為質木,或過于嚴謹,味同嚼蠟矣。故煉意煉詞,斷不可少。所謂煉意,添幾層意思也;煉詞,多幾分渲染也。”

馬緻遠這首小令,前四句全部是寫景,而在寫景中正是在“煉詞煉意”上做到了極緻。其排列從正面上看,按照左右上下遠近的順序,以極其普通的詞句勾勒出了一幅濃郁的秋景。而中加以“枯、老、昏、瘦”等字眼進行修辭,就将這幅秋景中蒙上了一層悲苦凄怆的情調,使所有普通的景語都化成了情語。而最後一句則将這些情語無限擴大,蕭蕭凄凄,無聲勝有聲,深化了小令主題,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寓景于情,構成了一幅聞之動容觀之涕淚的凄怆悲苦的意境。正如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所寫的

  •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泌人心脾,寫景也心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态。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矣。”

馬緻遠的前輩白樸也曾寫過一首同曲牌的小令,我們似将二首小令做個對照比較。

天淨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由物及人天淨沙秋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6

這首小令作于馬緻遠之前,不能說藝術境界不高。然而,兩相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白樸的小令多的是秋景,然而景中卻寡情。二首同曲牌同内容的小令,馬緻遠的秋思則勝在景情交融之中。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是毫發不爽恰如其分。

結束語:通過對馬緻遠作品的研讀,我們發現馬緻遠本人可能是因為仕途不順的緣故,其作品保持有一種豪放中顯飄逸、沉郁中顯灑脫二種矛盾風格的存在,歸根到底,是馬緻遠身上具備的曆史虛無主義在作品中的體現。關于其曆史虛無主義的傾向,我們将另文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