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高速交警一支隊、三支隊開展專項行動,對貨運車輛“水澆刹車”進行查處。無獨有偶,陝西省榆林高速交警靖安大隊近期也開啟禁止使用淋水器宣傳活動,并在靖邊南等服務區對貨車進行突擊檢查。
近年來,每到秋冬兩季,陝西、山西、内蒙古等北方地區都會對貨車私裝淋水裝置的行為進行整治,一經發現将對非法設施予以強制拆除,或處以罰款。而在西南部分地區,交管部門會強制貨車安裝淋水器,并在服務區和停車場設置加水點,以便貨車在行駛到長下坡前,保證水罐中有足夠的水量。正是由于南北地區對淋水器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導緻業界對于該裝置安裝是否合規,一直争議不斷。
淋水“救命”也“緻命” 北方嚴打南方必裝
國内公路運輸市場中,為貨車安裝淋水器的現象普遍存在。有數據顯示,淋水器在國内貨運車輛的裝備率達85%;在一些山路較多的省份,例如雲南、貴州、四川、山西等地,淋水器的裝配率甚至高達97%。
“該裝置之所以受到用戶青睐,是由于貨車在長下坡時,制動頻次會大幅增加,導緻輪胎和制動系統溫度急劇升高,進而出現制動熱衰減的情況,如不及時做降溫處理,刹車毂可能随時會斷裂,輪胎也會因高溫發生自燃或嚴重磨損,導緻車輛失控,從而引發安全事故。采用‘水澆刹車’的方式,可以給刹車片降溫,讓車輛保持較好的制動效能,還可以在貨車長時間高速行駛時,給輪胎和輪毂降溫,起到安全行駛和減少輪胎損耗的作用。”物流運輸行業資深人士吳坤介紹說。
據悉,為了提升行車安全,在西南部分省份,交管部門要求卡車司機安裝淋水器,甚至出台了“不裝淋水裝置禁止駛上高速公路”的強制性規定,這也為淋水器的普及提供了助力。
不過,長期使用淋水器同樣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夏季,車輛制動後,摩擦産生的熱量會導緻輪胎溫度升高,如果這時使用淋水器,很容易導緻輪胎爆裂。而且長時間采用淋水器降溫,也會加速輪胎老化,從而降低輪胎本身的制動效果和使用壽命。進入冬季後,由于使用淋水器的車輛會在高速公路上留下積水,當環境溫度降到0℃以下時,積水就會形成一層暗冰,一旦有車輛行駛到暗冰上,就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因此,與南方地區強制加裝淋水器不同,每到秋冬季,不少北方省份比如陝西、山西都會明令禁止貨車使用淋水裝置。
事實上,禁止貨車使用淋水器也是有法可循的。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而私自加裝淋水器就是屬于違法範疇。
政策不同卡友犯難 “一刀切”拆除不符合實際
無論是從國家法規層面,還是從行車安全角度來看,北方部分省市禁止貨車使用淋水器都是有規可循、有據可依的。
對于冬季使用淋水器導緻路面結冰的問題,不少卡車司機表示,為了自身和他人的行車安全,不會再使用淋水裝置。“淋水器确實好用又便宜,也為卡友運輸提供了幫助,但冬季使用淋水器造成路面結冰,給行駛車輛帶來較大的安全隐患,理應明令禁止使用。”卡車司機李師傅對淋水器的“危害”深有體會,他經常往返河南、山西兩地,途中要路經多個長下坡路段,每次他都會盡量放慢車速,生怕車輛行駛到結冰路面上導緻失控。
不過,也有一些運輸從業者認為,無論是南方強制貨車加裝淋水器,還是北方在秋冬季禁止“水澆刹車”,都是出于對行車安全的考慮,但淋水器在南北地區遭遇“區别對待”的情況,還是讓他們苦惱不已。“在冬季使用淋水器,确實對其他車輛造成困擾,我們也能理解和認同部分省市禁止使用淋水器的做法,但貨車是跨省流動的,因此‘一刀切’強制司機拆除淋水器并不合理。”常跑四川專線的卡車司機劉師傅表示,希望各地執法部門的管理和決策更加合理且人性化,切實考慮運輸從業者的實際運輸需求,比如在禁止使用淋水器的省市,可以要求車輛在清空淋水器水罐中的水後,才可繼續通行,這樣既能達到禁用的效果,也可方便運輸從業者在其他地區繼續使用,以保證行車安全。
提倡輔助制動裝置替代 還需提高主動安全意識
如今,車用淋水裝置在部分地區被禁用後,如何保障貨車長下坡時的行車安全,是業内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有車企技術人員認為,為貨車安裝液力緩速器,是替代車用淋水裝置最有效的方法。
液力緩速器尺寸小、重量輕,工作時産生的熱容易傳導和消散,能夠保障貨車在長下坡時的行車安全,與AMT配合可使車輛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同時,JT/T1178.2中5.12也規定,新生産牽引車輛應安裝緩速器或其他輔助制動裝置。
在雲貴川地區從事貨物運輸的陳師傅告訴記者,由于所跑線路多為山路,因此公司現有的十多輛重卡全部配裝了液力緩速器。“從成本支出對比來看,車輛加裝一套淋水裝置需要3000元左右,每個月的加水費用為500元,一年下來,大概需要6000元(加水費)。按照淋水器三年一個使用周期計算,總支出費用需要兩萬多元,再加上更換刹車片、輪胎等費用,則接近4萬元。雖然加裝液力緩速器需要一次性支出2萬元,但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可以大大延長制動系統和輪胎的更換周期。另外,從行車安全角度來看,安裝液力緩速器後,事故發生概率也明顯降低。”他說。
安全法規的要求以及用戶行車安全的需求為液力緩速器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來看,液力緩速器在國内貨車市場已愈發普及,諸多重卡品牌相繼推出标配液力緩速器的重卡車型。不過,依然有不少卡車司機表示,雖然願意加裝液力緩速器,但由于其售價過高,讓很多運輸從業者望而卻步。“當前貨運市場行情十分低迷,如果收入連維持日常生活都困難,還何談提升車輛的安全配置。希望車企可以推出價格更親民的輔助制動裝置,幫助卡車司機解決運營難題。”劉師傅說道。
在業内人士看來,通過液力緩速器輔助實現安全行駛,已被衆多卡友所接受和認可,隻是對于大多數運輸從業者來說,成本問題是橫亘在面前的一座大山。短期内,諸如液力緩速器等輔助制動設備完全替代淋水器并不現實。那麼,對于卡車司機來說,提高主動安全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面對長下坡時,為避免過于頻繁使用制動器,可以利用低速擋來保持車輛行駛速度,切記空擋滑行。遇有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充分利用路邊的避險車道來減速,以保證生命财産安全。
文:李亞楠 編輯:孫偉川 版式:劉曉烨
給小編加個雞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