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浣紗路道路交通狀況。 邱淩峰 攝
貴陽黔春立交橋。 邱淩峰 攝
貴陽地鐵。 趙惠 攝
這幾天,貴陽人的出行發生了兩件大事:9月12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政府規章《貴陽市小客車号牌管理暫行規定》,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着貴陽實施8年多的汽車搖号政策正式取消;僅僅4天之後,貴陽又宣布自9月23日起正式取消“開四停四”限行規定,貴陽市機動車号牌不再分原段号牌、專段号牌和普通号牌,所有貴A号牌車輛實施統一管理。
兩項新政的出台,刷屏了貴陽人的朋友圈,引來市民們熱議:有人擔心貴陽會成為全國堵城第一,有人覺得取消限号和限行體現了更加公平合理。那麼當初為什麼要搖号和限行?如今為什麼取消?限行給貴陽這座城市究竟帶來了哪些改變?
貴陽成為第二個搖号購車城市
時間回到2011年7月,貴陽頒布施行《貴陽市小客車号牌管理暫行規定》,對機動車實行“限号限牌”政策,即“兩限”政策。由此,貴陽成為繼北京之後對汽車進行限購的國内第二個城市。
不得不說,在購車搖号和限行這件事上,貴陽走在全國前列。當時,貴陽全市機動車數量已經達到61.6萬輛,較2000年的7.98萬輛增長了7.7倍,年均增長速度為23%。其中私人小汽車33萬輛,約占機動車總量的53.6%。
貴陽實行限牌隻針對老城區、也就是雲岩區和南明區一環,這也是貴陽發展最悠久的核心區域,面積僅9平方公裡。而根據貴陽市人民政府的調查,貴陽市中心一環線路的路網機動車容量約為10萬輛,但現有機動車保有量卻增至60餘萬輛,在小小的老城區,在其間出行的車輛就有30萬輛;其二,貴陽将建設輕軌1号線和2号線,而該工程将在城市主幹道之上進行,将大範圍導緻幹道交通中斷。再加上老城核心區的人防工程一并展開,如此一來,現在已經擁堵不堪的交通勢必雪上加霜,城市的交通形勢非常嚴峻。
交警部門當時預測,等工程一開工,城市車流時速将下降到10公裡以下,“和普通人跑步速度差不多”。面對當時的貴陽交通狀況,坊間傳出這樣的段子——司機吐槽:爽爽的貴陽,堵車的天堂;市民:貴陽每天堵一次——早6點到晚9點;交警自嘲:貴陽的路況隻有兩種:堵和非常堵。
為貴陽交通改善赢得時間空間
貴陽對機動車實行的“兩限”政策,大幅控制了進入一環以内的機動車總量,有效保障了城區道路交通總體穩定,為全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赢得了時間和空間。
貴陽新建的西二環路段在2011年6月完工,依靠此路段,可以連接貴陽市6個主要城區。此外三環十六射線的路網在2013年全線貫通,這标志着貴陽中心城區城市骨架路網建設的全面完成。
對于搖号政策與尾号限行對老城區交通帶來的作用,省暢通工程專家、市規委專家、貴州大學方琴副教授也給出了同樣的評價。貴陽老城區面積隻有9平方公裡,但卻有5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高達5萬多每平方公裡,而國際國内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在1萬每平方公裡才是合理的。
“然而道路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道路資源分配給大多數人非常重要。而貴陽根據自身的特殊情況,搖号政策與尾号限行措施同時實施,使老城區交通環境得以改善,公交車速度得以提升,把有限的道路資源分配給了大多數人,使得效益最大化。”方琴說。
8年多來,貴陽相繼建成了1.5環路、開通了BRT,城市交通壓力得到極大緩解。目前,軌道交通一号線已投入試運營,二号線、三号線等線路也在陸續建設當中,運營後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通暢。
此外,借助“兩限”政策釋放的時間和空間,貴陽還打通了一批斷頭路、完善了一批道路市政設施,全市市區道路總長已經達到1306公裡,中心城區公交運營線路總長4721公裡,公交機動化分擔率超過59%。
路網的不斷完善,極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狀況。根據高德地圖《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貴陽交通擁堵指數排名從2016年全國第5名下降至目前的第17名,交通擁堵緩解程度排全國第3,治堵效果十分明顯。
老城區限行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以前貴陽人的生活配套基本都在老城區,噴水池、大十字、大西門、市西路等地方是貴陽人逛街的首選地,亨特、南國花錦、逸天城等商圈聚集着無數年輕人喝茶聊天,而陝西路、青雲路、合群路更是一到深夜就燈火通明,一排排宵夜攤人來人往。
這幾年貴陽市西路、貴陽老客車站等标志性地标搬遷,貴陽北站、貴陽東站等旱碼頭的修建,市政府搬遷等大大緩解了老城區人流。
貴陽市二環四路相繼開通,核心城區與周邊區域的連接,周邊區域之間的連接變得十分便捷,出行的路選擇更多。老百姓有了新路可走,不僅使得政策推行更加有效,也給城市交通未來的發展争取了強身健體的時間。
政府南連北擴,觀山湖區、花溪區等周邊區域發展迅速,世紀城商圈、萬達廣場商圈、小河彙安中心、西南商貿城商圈讓市民有了更多的選擇,二環路使用頻率得以大幅提升,大大分擔了老城區的交通壓力,二環路沿線成為城市發展的新方向。
随着新區的大力建設,一棟棟新樓盤拔地而起,相比于老城區,新區規劃和設計更加合理,居住環境更好,加上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新區置業和工作,二環路周邊的中天未來方舟大型社區、五裡沖大型生态社區已經基本建成,容納了數十萬人居住,今後二環路周邊區域将成為貴陽新的核心區域。
貴陽為什麼取消“兩限”政策?
6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此外,嚴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
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再一次明确要求“實施汽車限制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積極支持”。
其實早在2012年就有專家表示:搖号政策與尾号限行措施隻是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老城區交通擁堵問題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但今後随着貴陽城市的擴展,公交系統的逐步完善,搖号和限行制度完全有可能取消。不過城市發展和城市公交的逐步完善是一個比較長的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都需要時間去等待。
據貴陽市司法局介紹,自2011年7月11日實施以來,貴陽嚴重交通擁堵等問題逐步得以解決。同時,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影響城市空氣質量逐漸降低。《規定》作為階段性過渡配套措施,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取消“兩限”政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需要,廢止《規定》,購買小客車登記不再受搖号限制,直接依法登記上牌,既有利于保護汽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有利于激發汽車銷售市場的活力。
取消“兩限”新政在熱議中前行
貴陽取消“兩限”政策的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對于汽車剛需家庭來說,不用搖号想買車就買車自然是好事。不過也有市民擔憂,取消限購後城市道路會不會更堵?
來看看網友支持的聲音:
網友@顔:“人性化政策變通”。
網友@Amy:“挺好的,這樣一來所有的車一周隻限制一天”。
網友@天時地利人和:“這才是公平的,人人平等”。
網友@柱玎:“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從關注民生細節開始,贊!”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
網友@輕描淡寫:“根據現目前的情況,我估計這一措施會讓一環直接堵死”。
網友@吳宇520:“我擔心貴陽會再次奪得全國堵城第一的寶座”。
網友@逍遙自在:“說實話,取消搖号是支持的,但是取消開四停四真心不敢支持”。
網友@惡龍咆哮:“濟南蟬聯寶座已久,是時候展現貴陽真正的實力了”。
回顧2011年“兩限”政策剛出台的時候,也是引起了熱議,許多人覺得搖号和限行,損害了自己車輛行駛的權利。但是幾年下來,人們其實已經漸漸習慣,并且享受着限行帶來的交通便利。
同樣,對“兩限”政策的取消,争論聲并不比上次小,許多市民反而擔心取消限行讓城市更加擁堵,影響了自己的出行。
其實汽車搖号或者限行和房地産調控一樣,是政府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控的一種手段,比如在房價不合理上漲時,政府會出台限購等措施來穩定房價,在房價庫存率太高時,政府會出台貸款利率下調等措施來支持消費者購房。
所以,當今天我們有條件松綁相關政策的時候,政府取消“兩限”政策,也許有一天道路交通環境不支持的時候,政府還會發布新的政策進行調控。
也許從來就沒有一個政策能讓所有人滿意,每一個新政也隻能在熱議中前行,但目的隻有一個: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都市新聞
記者 鐘俊怡 綜合整理
編輯 陳茜茜
校對 郝夢
編審 羅玮 周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