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結束,緊張複學。為幫助學生戰勝疫情一時困難,促進長期健康發展,利于更快更好地适應校園生活,上外教育集團上虞外國語學校多措并舉探索心理教育實踐。
複學典禮增強自信
複學後,學校執行“預防”—“自查”—“彙報”—“處理”—“解決”5項安全防疫程序,加大巡查力度,無縫管理,細節服務,動态管控。
開學第一課“自健身心”教育典禮上,學生們走上紅地毯,重啟“學習門”,營造滿滿的複學儀式感;獲贈“心靈卡”,提供心理援助途徑 ,學會“疫”下心态調養;簽名“陽光牆”,說說心裡話,增強快速适應校園生活的自信。
班級生活釋放情緒
“衆志成城,共克時艱”“青春無畏,陽光成長” ……為加強疫情期間心理教育,各班級開展有效的活動,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如初三舉行讀好書迎中考勵志宣誓會;初二(4)班設立“心靈漂流本”供情緒宣洩,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漂流本”中自由發揮,或記錄心情,或留下評語,或展示書美作品,或表達困惑。有些班級舉行“四月集體生日祝願會”“同唱一首歌”“才藝表演秀”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釋放心情。
課程實踐學會敬畏
讓“陽光”普照校園每一個角落,讓學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校精心上好三堂實踐課:
一是災難勵志課。收集整理疫情各類知識、災難資料和具備勵志作用的故事等,攜手家庭、社會共同營造災難教育氛圍,抓好新學期始業教育和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建設,優化學生道德品質,增強學生樂觀堅強精神。
二是危機疏導課。積累“逆境素材”,塑造健康心态;重點關注個别心理問題學生表現,安排專任教師一對一引導,舒緩他們恐懼、失敗、壓抑、迷茫等情緒,增強自信力。
三是疫情反思課。如通過征集書美、影像等“抗疫”文藝作品,舉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生命主題實踐,引導學生熱愛野生動物。尤其做好學生一切不當行為的矯正輔導和學會人生反思,學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家校溝通直面問題
上虞外國語學校心理教育突出家校聯動,疫情期間細化 “抗疫聯防聯控”相關措施,提升家校協作能力,把提前預防和參與疏導作為重頭戲,收到良好效果。
近期,學校和教師更注重網絡即時互聯,構建家校全方位心理教育平台。初三(11)班班主任王偉軍每周采用雲視頻召開親子家長會,助力家長孩子釋放疫情焦慮,增進彼此感情。
樓寶娜、朱志英、茅愛君、尹文娟等心理工作室輔導老師分别開設“心理門診”,幫助有關家長、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網課學習期間,茅愛君老師對一位學生進行多次家訪,積極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
談及心理健康教育實踐體會,校長宣聞君感言:心理教育需要細水長流,任何時候都要入“心”,更要用“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