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4:34:27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一日一詩題西林壁賞析)1

題西林壁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一日一詩題西林壁賞析)2

【注釋】

⑴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于江西廬山七嶺之西。

⑵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識:不能認識,辨别。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⑸緣:因為,由于。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一日一詩題西林壁賞析)3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一日一詩題西林壁賞析)4

【創作背景】

蘇轼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于元豐七年五月間。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一日一詩題西林壁賞析)5

【賞析】

經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蘇轼眼中的大自然充滿了哲理與深意。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角度看一個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觀感和結論。科恩的歌詞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從完整性的角度看,裂痕自是一道醒目的疤,但換一個角度,又何嘗不是光明的入口呢?橫看成嶺,側看為峰。貶谪是放逐,也可以是奇遊,就看選擇“遠近高低”哪個視角了。蘇轼的選擇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但智慧不僅在于視角的轉換,更在于整體觀瞻和超越個人得失的眼光。遠近高低,無論怎麼轉換都仍未跳出身在其中的局限,隻得一隅,不見其餘。《超然台記》中說:“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複,如隙中之觀鬥,又烏知勝負之所在。”因而當我們以天地視角給眼前碎片一個整體的觀瞻時,個人命運的起伏就如四季流轉、花謝花開,都是自然的,而這才是人生的“真面目”。

此詩看似淺白,其實滲透了蘇轼被貶黃州後的解悟,也融合了在廬山學禅的心得,因而古人說此詩“亦是禅偈,而不露禅偈氣”。

題西林壁全首古詩(一日一詩題西林壁賞析)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