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晉領導樹立威信的五大誤區:
1、硬剛。
越想控制,越會失控。
傳統的管理模式,是想通過控制資源、控制員工的行為來達成所謂的目标。在以前是被動選擇的時代,這套模式是确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現在你試試,如果你想通過強硬的方式,比如利用職權,利用地位,利用資源想去控制員工,或是想通過這些手段去實現所謂的威信,可能你死得比誰都難看。
2、取悅型。
這類人與第一類人剛好相反,認為自己做好人,取悅他人就可以得到員工的認可。典型特征如下:
1)怕得罪人,不敢堅持原則2)喜歡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3)心腸軟、耳根軟、手軟 4)碰到問題或矛盾,和稀泥5)抹不開情面。特别是從平級中上位的尤其如此。在沒上位之前,同事之間都知根知底,可能也一起吐槽過公司,吐槽過領導,一旦上位之後,角色轉換了,怕原同事說自己當領導了就開始裝了。也有可能平時大家關系較好,是哥們,上位後,不好意思抹不下面子去管理,這樣隻能靠打感情牌,不好重說,當老好人。
3、隻抓業務,不抓管理。
這類人有以下幾個典型特征;
1)做業務(技術)如魚得水,做管理手足無措。認為把業務做好了一好百好。2)一事一議,不分輕重緩急,眉毛胡子一把抓 。3)事必躬親,大包大攬。碰到問題親自上陣,成天就是救火隊長。事情越做越多,員工跟着也很累。
團隊業績出不來,部門員工跟着受白眼。所謂一将無能累死三軍是也。
然而自己還不自知,認為自己超厲害,應當受到員工的擁戴。然而事實上是個悲劇,是個人英雄主義。
4、玩政治套路,打壓排除異已。
這類人相信大家都領教過。如果公司比較小,一旦引進這類人,會把整個氛圍都搞壞的。
5、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晉人員總想在上任之初,急于表現自己,因此就有上任就燒三把火的做法。這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如果你對問題都沒搞清楚,就亂開藥方,不出問題才怪。
二、那該如何樹立威信呢?
靠武力,靠硬剛,靠資源、權利脅迫對方服從,從來隻是短暫的,走不長遠的。單靠讨好,取悅也換不來威信。
還是要靠攻心,最理想的狀态是心悅臣服。
1)在能力上讓下屬服你。
A、你的能力得到下屬的認可,是樹立威信最快的辦法。
公司有兩個車間,一個車間主任以技術見長,另外一個技術弱一些,但在關心下屬方面更強一些。但以技術見長的車間主任很快就赢得了員工的信任,服他,很快站穩了腳跟。
相反,另一個車間主任,由于技術薄弱,員工不服,經常叫闆,安排不動,做起來相當吃力。好在他人品尚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慢慢地站住腳。
當然,如果你是中層管理人員,就沒有必要同員工比專業技能。這時應當要比管理和領導方面的專業技能。
B、新領導要找好切入點和切入時機
新領導最忌諱一上任就燒三把火。一定要花時間做調研。然後找出你最容易解決,且最容易出成績的點。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也切忌動不動就去抓考勤,抓紀律。雖然容易看見變化,但也最讓人诟病。
調研時,也要注意區分信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問題不一樣,一定要找出真實的原因。
我有次應聘成功,到一家小企業做生産管理。
在應聘時,老闆就把他看到的問題,做了交流。他認為現在訂單老是延期,客戶抱怨很大,是因為生産不順,而生産不順,主要是下面的人懶懶散散,工作沒有激情,希望我能在監督考核上面做文章,提升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但我到任後,先去計劃、采購、生産一線、外協了解情況,卻發現不是下面員工的問題,而是生産計劃出了問題。
編制生産計劃的員工對各節點的把控權力不夠。如需要采購和外協的,采購部門給的時間不準确,導緻生産計劃經常更改。因此答應的交期80%都會延期。導緻業務員相當不滿。
後來業務員接單,直接到總裝線上同總裝車間交流,要求總裝車間先安排他的訂單。而越強勢的業務員,越有發言權。如果不給安排,直接捅到老闆那裡去,管生産的和總裝車間主任經常挨罵。久而久之,大家就習慣了,不管了,你愛咋樣就咋樣。
因此生産計劃就形同擺設。誰都不當回事了。
發現這個問題後,再了解采購部門的難題,資金沒有問題,都是準時支付,但為什麼存在不能按時交付的問題,除了跟催力度不大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有些品種,批量小,還有一個原因是關系戶,如果不能按時交付,采購部門對供應商沒有制約能力。
這樣抽絲剝繭,找出了真因。
但我沒有直接找老闆談供應商的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采購和幾個車間、業務部門的召開了一個會議,把困擾大家的問題擺到桌面上來談。并提出了我的想法。
先是嚴格按照生産計劃走,不允許随時插單。重新規劃了一下計劃流程,接單--拆單--确認各環節的交期--回複交貨期。在前期關鍵節點允許一定的彈性。
然後在給大家通氣,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延期交付了,必須注明原因,否則這筆賬就要算到誰頭上。
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罰誰,是為了有證據證明問題的根源在哪個地方(最後肯定都是在采購這裡)。有了證據,我就可以去說服老闆,一要放權給采購部門,二是要對關系戶進行整頓。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套方法非常有效,解決了大部分訂單延期的問題。生産計劃得以推行。僅憑這一項工作,就讓我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2)除了能力外,還要需德。
這個德除了我們平時理解的人品好,大公無私,正直,友善等這些品行外,還有幾點很重要,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叫成就他人。也可以用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的一句話來概括:集衆人之私成一已之公。
A、下屬能在你這裡得到好處。
要麼是錢,要麼成長,要麼是前途。你不能幫下屬争取到利益,估計你很難帶得動他們。即便沒有财政權,但在其他方面,比如獎金,成長,前程上面,或者在榮譽上得到他們應得到的,否則你的話沒有人聽的。
B、替下屬扛事。
出問題了,你是部門的第一責任人。你必須有擔當,不能甩鍋給下屬。
同樣下屬被他其部門的人欺負了,你也要幫他出頭。
C、有容人之量
能容人之短,揚人之長。如果見不得下屬出錯,老是盯着下屬的短闆,你自己再能幹,也沒有用。你是通過别人完成任務的。用已之長衡彼之短,沒人願意陪你玩的。
D、有激勵手段
及時正反饋。哪怕取得一點點成績,或者他比以前有一點點進步,立馬予以表揚。
曾看到一個表揚的三個層級的說法,覺得很有道理。
比如小孩考試考了第一名,家長要表揚,一種說法是你真棒。一種說法是你很聰明,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你努力應得的回報。明顯第三種更能激發小孩後續學習的勁頭。
其實第二點德,說的就是領導力,或者理解為人格魅力。隻有這條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隻是需要的時間更長而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