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農業生态循環?近年來,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利用優越自然條件,着力發展水産種業,規模化繁育生産海水魚類種苗30餘種,年産大規格魚種1億尾以上,年産魚苗超10億尾,親本、魚苗等行銷華南、華北,在國内海水優質種苗的市場占有份額超60%陵水一躍成為國家水産育制種重要基地、國内名副其實的“水産種業矽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海南特色農業生态循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近年來,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利用優越自然條件,着力發展水産種業,規模化繁育生産海水魚類種苗30餘種,年産大規格魚種1億尾以上,年産魚苗超10億尾,親本、魚苗等行銷華南、華北,在國内海水優質種苗的市場占有份額超60%。陵水一躍成為國家水産育制種重要基地、國内名副其實的“水産種業矽谷”。
“十三五”期間,陵水出台《陵水縣水産南繁苗種産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利用新村鹽場700畝土地發展水産種業,打造水産種業南繁基地。其中,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投資的陵水縣南繁苗種項目,已被納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項目(第七批)集中開工和簽約項目。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海南陵水青利水産繁殖有限公司已入駐開展生産經營,公司總經理劉揚高說,“我們十分重視新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目前正在積極開發新品種,擁有已授權各項技術專利8項”。
“水産種業既是保障水産品穩定供給的關鍵支撐産業,更是南繁種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陵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葉天帥表示,發展水産養殖業要擴大規模,完善基礎設施,加強與科研院所技術合作,建立産學研一體化的水産南繁育種基地,加大新品種選育力度。同時,積極探索“育種 水産 加工 科研 旅遊”綜合發展模式,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陵水縣把發展南繁魚苗育種産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重要抓手,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擴大養殖規模,積極探索休閑漁業、科普基地、深遠海養殖等融合發展模式。
陵水德林誠信水産養殖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份提出了打造“海南—陵水雙帆石熱帶水産種業南繁生态園”的規劃,公司總經理劉德林表示,以“高效漁業、精準育種”為目标,形成以海洋水産南繁種業為支柱産業,漁光互補車間為載體,人才孵化、休閑漁業為配套産業的産業體系。
以全産業鍊融合為方向,實現“往休閑漁業走”。陵水積極發展漁旅融合的休閑漁業,建設海洋牧場産業綜合體。
“推動陵水水産南繁實現粗放的漁業生産向漁業全産業鍊模式轉變,實施水産品‘三品一标’提升行動,塑造陵水特色水産南繁産業形态。同時,建立以種質創新為牽引的綠色養殖産業鍊,促進漁業全産業鍊融合發展,建設陵水新村漁港經濟區,傳承疍家漁家文化,将陵水打造成為熱帶休閑漁業目的地。”陵水黎族自治縣委書記吳海峰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王 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