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踏闆
1、 草圖:上視平面,畫出踏闆基架視圖,如下
2、 拉伸:拉伸距離為12mm;
3、 草圖:在所得初胚的右端面中央做一個直徑12mm的圓;
4、 拉伸:方向1和方向2;方向1成形到一面(指定粉色的圓弧面);方向2指給定深度2mm;
5、 切除:在剛才生成的軸右端面上畫圓,圓心不變,直徑為10mm,拉伸切除,深度100mm;
6、 拉伸凸台:距離自定,保持一定的美觀性;
7、 在得到的凸台另一端上面進行填補,使其實心,在進行圓頂,使其美觀;
8、 在踏闆的兩邊進行作圖,對踏闆進行點綴使其看着不單挑;
9、 最終得到踏闆如下:
二、 踏闆軸
1、 草圖圓:以前基準面為基準面作圖,畫一圓,直徑為30mm;
2、 拉伸:對畫出的圓進行拉伸,尺寸為32mm;
3、 草圖:以所得圓柱端面為基準面作圖,圓心為圓柱端面的圓心,直徑為20mm;
4、 拉伸切除:切除10mm;
5、 草圖:以上視基準面為基準,畫出如圖的三條直線;
6、 等距實體,将得到上述三條直線等距偏移,距離為7mm;
7、 拉伸:将上述兩線封閉(藍線),兩側對稱拉伸,間距25mm;
8、 拉伸切除:以紅色面為基準,畫剪切草圖;
9、 拉伸:以綠色面為基準,畫直徑22mm的圓,伸長15mm;
10、 拉伸:剛生成的圓柱端面為基準,内徑為15mm的六邊形,伸長5mm;
11、 拉伸:直徑10mm的圓柱,伸長80mm;
12、 拉伸切除内六邊形:圓底面上做一内徑為12mm的六邊形,進行貫穿切除;
最終得到如上圖的踏闆杆。
三、 齒輪軸:
1、 草圖:在前視基準面作一個圓,直徑為50mm;
2、 拉伸:拉伸圓,拉伸距離為110mm;
3、 拉伸:在得到的圓柱的一個端面上做圓,直徑為40m,拉伸距離為6mm;;
4、 拉伸:在新得到的圓面上作一内徑為32mm的六邊形,拉伸距離12mm;
5、 拉伸:在新得到的六邊形面上作一個小的六邊形,内徑為12mm,拉伸,拉伸距離為32mm;
6、 拉伸:在大圓柱的另一個端面上面作一個圓,直徑為40mm,拉伸18mm;
7、 拉伸草圖:在新得到的圓面上做一個内徑為12mm的六邊形,拉伸距離為32mm,齒輪軸設計完成。
四、 齒輪
1、選取上視基準面,草圖繪制一個直徑為180mm的圓,兩側對稱拉伸,5mm;
2、草圖繪制:選擇圓盤上表面,然後草圖繪制,先畫一條水平中心線如下圖,以中心線端點作為圓心,畫一個圓,将直徑修改為為8mm;
3、圓周草圖陣列:選擇圓周草圖陣列,小圓為陣列對象,圓心為軸,陣列數為40;等距,
4、拉伸切除:切換至特征,選擇拉伸切除;方式選擇完全貫穿,切除半圓口。
6、草圖:選中圓盤上表面,然後草圖繪制,在拉伸零件的邊緣以某個凸台中點為圓心,到凸台邊緣為半徑做圓;
7、圓周陣列:對所作圓進行圓周陣列,同步驟3;
8、拉伸:對所有圓作進行拉伸,拉伸距離仍為5mm;
9、以上表面為基準面,在齒輪中央作一圓,直徑為40mm,兩側對稱拉伸,10mm;
10、以小圓表面為基準,在齒輪中心以原點為中心坐一個六邊形如圖,六邊形内圓直徑為32mm;
11、 對所作的六邊形進行拉伸/切除,設置“貫穿到底”;
12、 整列修飾(2組):在中間做圓進行點綴,拉伸切除;
13、最終的齒輪圖
五、 座墊
1、草圖繪制:選中上視基準面,使用樣條曲線繪制8個點,調整到位,然後鏡像草圖;
2、拉伸40mm,拔模10deg;
3、利用旋轉繪制軸:選中右視基準面,草圖如圖:
4、最終坐墊圖:倒圓角R15mm;
六、座墊鎖環、螺杆、螺母
1、 螺杆:繪制六邊形,内切圓35mm,拉伸15mm;
2、 在一端面同心繪制圓直徑20mm,拉伸50mm;
3、 在圓柱端面繪制圓,然後在草圖命令中繪制螺紋。如圖:
(4)掃描切除形成螺紋
2、座墊鎖環:繪制如圖草圖,拉伸20mm,繪制直徑10mm圓孔,拉伸切除。
3、 螺母 繪制六邊形拉伸,旋轉切除斜角,螺紋,掃描切除。
六、車輪
1、車輪軸套、鋼絲、車輪軸
(1)軸套 繪制如圖草圖,旋轉形成套殼。
拉伸切除圓孔,圓周整列。形成鋼絲孔,如圖:
(2)掃描形成鋼絲
2、鋼圈、輪胎、車輪軸
(1)鋼圈 繪制如圖草圖,旋轉。
切除,整列形成18組鋼絲孔。生成實體如圖:
(2)輪胎 草圖旋轉形成實體,包覆整列形成輪齒 。
(3)車輪軸
九、鍊條
1.外闆繪制 草圖拉伸形成
十、車體主架
利用旋轉命令繪制各橫梁
利用掃描命令形成後輪下支撐架,鏡像形成兩個。
掃描形成車輪上支撐架,鏡像,如圖:
拉伸凸台
第三章 裝配體
一、鍊條裝配
内鍊闆”與“外鍊闆”的相應孔為同軸心裝配關系。裝配好的單個鍊節如圖所示。
鍊條的整體裝配需要很高的精度,将所有的鍊節導入裝配體環境後,整個機構具有大量自由度,各個鍊節的空間位置不容易控制。此時可以采用導入一個輔助零件幫助鍊節的定位。新建一個零件,在前視面上繪制草圖,這個草圖的尺寸按照實際鍊條裝配後的運動軌迹而得,注意執行“套合樣條”的命令,使所有的圓弧段組成一條樣條曲線。拉伸之後得到一個單面。按照設計要求,鍊條的滾子沿着這條軌迹進行運動。
導入該“鍊條軌迹”零件,将其設置為固定。導入一個“鍊節”子裝配體。将鍊節子裝配體的前視面和新建裝配體的前視面設置為重合。
打開“軸”零件,在“軸”的端面繪制一個草圖點。這個點的位置位于端面圓的圓心。點在拉伸曲面上,通過設置“點重合在面上”的裝配關系,能夠使“鍊節”良好地進行定位。
轉入裝配體環境。選擇“軸”上的草圖點與“鍊條軌迹”的拉伸曲面,設置其為“重合”的裝配關系。這樣,各個鍊節的空間位置就能根據設計要求來确定。此時若用鼠标拖動各個鍊節,可以看到鍊節沿着既定的軌迹進行移動。在設置點與面重合的裝配關系之前,需要将“鍊節”子裝配體設置為柔性,即使原先裝配體中存在的自由度仍然有效。右鍵單擊裝配體設計樹中的“滾子鍊節”,選擇“零部件屬性”,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如圖所示,選擇求解為“柔性”。設計樹中“滾子鍊節”前的圖标也變為 。如圖所示。總體圖:
二、車輪裝配
1,對應,基準面重合。圓同軸心。
三、車體總裝
1、龍頭和車架龍頭套同心裝配。2、座墊與座墊支撐軸同心
第四章 工程圖
一、車架工程圖
新建工程圖文件,打開需要生成的jia文件,标準三視圖。點擊各面配合。
車輪套筒你工程圖
鍊條工程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