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作為品牌旗艦的大型 SUV——L9 上市的時候,我留意到一個特别的現象。統計顯示,乘用車消費者最喜歡的顔色是白色,它耐髒,并且作為“膨脹色”可以提升車子的視覺尺寸。然而,金、銀、灰、黑,外加綠、藍、紫三種特殊漆面,L9 卻不提供白色,太奇怪了。
疑惑終止于我看到 L8 的那個下午。作為使用“L”系列增程平台的第二款車,你在 L8 上會看到大量源自 L9 的硬件和設計,顔色方案也是。看着各種顔色的 L8,大家都能想到近幾代 iPhone 的配色方案。需要付費的特别版油漆尤其如此,遠峰藍、蒼嶺綠、暗紫,這些車遠遠一看簡直像裝了輪子的 iPhone Pro。
顔色其實是冰山一角。從 L9 到今天的 L8,理想汽車正式告别了隻用一個 One 車系作為爆品的“單品優越主義”路線。前些天的消息顯示,這家公司正在搭建從中型覆蓋到大型增程式 SUV 的産品線。熟悉前兩年 iPhone 的各位應該能看出來,理想這批産品的邏輯與 iPhone 是高度一緻的。
當然,具體哪個車型是什麼樣的定位,我們和李廠長的理解肯定有區别。但了解這個前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讀懂 L8 這款車。
【One 的軀體,塞進 L9 的靈魂】
看到 L8 的申報圖後,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去找它和 L9 的區别。這兩款 SUV 确實長得太像了,特别是前臉,完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唯一可能有區别的地方在于,以後我們可能會看到頭頂沒有激光雷達的“L9”,那就是 L8 Pro 版。
說到底 L8 和 L9 還是有級别的差距,隻不過在李想這位“第一産品經理”的構想中,車高和車寬都要适應城市地庫場景,并給予用戶最大的可用空間,因此 L8 和 L9 隻在車長和軸距上有區分。L8 長 5080mm 軸距 3005mm,分别比 L9 減少 138mm 和 100mm,尺寸與理想 One 同級。
從車側的比例來說,理想 L8 也确實更像理想 One,前者的後門長度、CD 柱之間的距離相比 L9 明顯短了。不過換一種角度,也可以說 L8 是标準軸距的 L9,而 L9 則是 L8-L?也沒什麼不對。
隻有車尾的牌照框和燈組細節,明确告訴旁人這是一輛理想 L8。我的猜測是,這個車尾很可能是當初 L9 的某一版設計方案,現在用于自家中大型 SUV。
而當我們成為第一排座椅的乘客,辨别這具體是 L9 還是 L8 成了不可能的任務。L8 同樣依靠雙聯 15.7 英寸屏、安全駕駛交互屏 HUD,以及結構光感應裝置來與駕駛者互動。理想對人車交互的研究是很透徹的,于是才有了理想 One 時代“車界 iOS”的别稱。L8 則是用一種新的交互形式取而代之,效果有待時間考驗,畢竟“大哥”L9 剛開始交付。
真正的變化發生在第二第三排。L8 的第二排乘坐空間,相比 L9 沒有可感知的變化,我一個 187cm 的人坐進去剛好能跷二郎腿的水平。隻不過因為右後小桌闆、冷暖箱的取消,L8 一方面比 L9 少了點商務氣息,另一方面主觀體感的寬度好像比 L9 窄了一丢丢(但從數據上兩者沒有區别)。至少我可以說,L8 縮短的車身沒有影響使用率頗高的第二排乘客。
配置上 L8 有點不一樣,如果是 L8 Max 版,那麼作為 SS Max 智能座艙的一部分,第二排頭頂的 15.7 英寸屏幕就還有,另外附贈多一個 8155 芯片、2 個影音娛樂揚聲器和第二排 3D ToF 肢體動作感應器,同樣支持像是 VR 眼鏡等智能外設,但 4D 音響功能沒有。如果是 Pro 版,這些功能在 SS Pro 座艙裡就沒有了,但前後天窗之間的遮蔽沒那麼多,空間會開揚一點。
縮短的車身和軸距,主要體現在第三排空間。在 L9 上,我可以不用調第二排座椅就很輕松地坐進去,而 L8 則需要對第二排座椅的位置進行調整。但是我想,絕大多數時候,L8 都會以一輛“大四座 SUV”的形态出現,第三排隻是作為臨時需求存在。讓低頻需求的空間,給高頻的小空間行駛、駕駛感需求讓路,這其實就是 L8 相對 L9 的設計理念差别。
【配置與其它】
這次上市的理想 L8 分成 Max 和 Pro 兩個版本,除了上述智能座艙的區别以外,駕駛輔助系統也有區别。Pro 版的計算平台基于地平線征程 5 芯片,算力 128TOPS,感知方案上除了前向 1 個 800 萬像素攝像頭外,其它均為 200 萬像素攝像頭,不配備激光雷達。這樣的硬件組合,可以實現高速 NOA 導航輔助駕駛,這項功能是所有 L8 的标配。
而 L8 Max 的感知方案基于兩塊英偉達 Orin 芯片,綜合算力 508TOPS。傳感器組合把前向 800 萬像素攝像頭增加到 2 個,4 個車側視覺感知攝像頭升級到 800 萬像素,同時增加激光雷達。它的能力範圍拓展到城市導航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的功能也有提升的空間。
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到 iPhone 打造産品線的邏輯。用戶不再需要考慮紛繁複雜的配置表當中,自己需要哪些,而隻需要了解自己對幾個核心問題的需求:“我需要多大的車?幾個座位?我是想要嘗鮮上 AD Max 還是這幾年用得上的 AD Pro 就夠?”接下來就是顔色和其它服務。
從選購開始,理想就将接近 iPhone 體驗化用到了汽車領域,而它的産品線也正如 iPhone 一樣簡單,标準版與 Pro,常規尺寸與 Max,最頂級旗艦則是 Ultra。這種産品思路,或許将給以後的新勢力産品帶來更多啟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