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周城——紮染鋪出鄉村緻富路
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是中國最大的白族聚居村落,坐落于大理市北部,西靠蒼山雲弄峰,東臨洱海桃源碼頭,南距大理古城25公裡,北連著名的蝴蝶泉景區,全村常住人口1萬餘人,99%的人口是白族。
這是一個“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是省級曆史文化名村、白族紮染之鄉、州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周城村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有“白族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稱。
白族紮染是周城人世代傳承的手工技藝,遠近聞名。将白布按繪制好的圖案用線縫紮起來,染以天然植物染料,經漂洗拆線後即呈現出美麗古樸的圖案。
走進周城村一家名為“璞真”的紮染公司,藍天白雲仿佛和院子上空飄揚的紮染布混為一色,輕盈、美麗,這是大理人最愛的“大理藍”。500年前,周城段氏先祖創建了璞真染坊。2015年5月,段氏傳人段樹坤注冊成立大理市璞真白族紮染有限公司,傳承發展紮染事業。在繼承優秀傳統技藝的同時,璞真紮染積極創新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各類紮染産品,年紮染用布量達20萬米左右。2015年,璞真紮染聘請專業文博人員打造的中國第一個白族紮染博物館正式建成,該博物館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和獨具民族特色的白族紮染技藝為一體,為大理增添了一個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點的旅遊景點,每年到這裡參觀體驗的遊客近20萬人次。
近年來,周城村依托區位優越以及民風民俗濃郁、民族工藝品豐富的優勢,以文化、旅遊、生态為依托,把白族紮染藝術文化有機融入鄉村旅遊産業發展的全過程,形成以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帶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群衆增收緻富的良好格局。全村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紮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州、市級非遺傳承人近十人,紮染經營戶近百戶,從業者近千人,并帶動周城村及周邊村莊6000多人從事紮染相關産業工作。紮染制品種類涵蓋服裝、床單、桌布、窗簾、壁挂、挎包、茶杯墊、紮染布匹等250餘種,紮染花紋圖案也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到2000多種。紮染旅遊制品年銷售收入7000多萬元,80%以上産品銷往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建水紫陶——千年底蘊激發産業活力
如果說千年建水古城所氤氲的曆史文化似一杯茗茶,那麼建水紫陶便是再好不過的載體。在建水,無論是繁華熱鬧的商業街巷,還是甯靜祥和的周邊村莊,大大小小的工坊店面,“陶”始終是貫穿其中的發展主線。
1953年舉行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建水紫陶跻身中國四大名陶之列。但受體制和地域等多種因素影響,此後多年被“遺忘”在了滇南邊地。1998年,建水制陶工坊隻有三四家,2002年以前,建水紫陶年産值不足200萬元。
為了讓建水紫陶重現名陶風采,2005年5月,建水縣委、縣政府将建水紫陶列為建水兩大重點文化産業之一進行打造。在好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建水人拾起傳統手藝,開始重塑建水紫陶的輝煌。
2015年9月,建水紫陶街正式開街。這是建水第一條以紫陶文化為主題的商業街,來自天南地北的美食彙集于此,與之相伴的是紫陶文化體驗、紫陶産品展銷,豐富的文化業态在吸引大批遊客的同時,也讓建水紫陶得以持續散發蓬勃生機。
2017年9月,建水紫陶文化産業園區獲得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目前,一個由紫陶産業發展集聚核心區、人才培養實訓區、産品研發區、物流配套功能區組成的“一核三區”,集創意、生産、展示、市場、體驗為一體的國家級文化示範産業園區正逐步成型。
2018年1月8日,建水紫陶營銷中心在建水紫陶街成立,面積2000平方米,是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最大的紫陶直營店。營銷中心通過“互聯網 ”、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做“市場需要的紫陶商品和文化品”,實現全新、便捷、時尚、智慧的建水和紫陶文化旅遊體驗。并在線上建立首家“建水紫陶移動互聯網博物館”,通過手機端即可浏覽建水紫陶曆史、制作工藝、工業遺存和大師作品。
近年來,建水縣充分發揮紫陶産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建水紫陶成為建水縣脫貧增收重要抓手,一批“糧農”“菜農”逐步轉變為“陶農”、陶藝家、陶藝師,有效助力建水縣群衆脫貧增收,昔日文人陶如今變為“緻富陶”。2015年至2019年,建水紫陶産業年産值從9億元增長到34.06億元。全縣工商登記注冊的紫陶企業和個體戶1631戶,從業人員3.61萬人。
建水縣在建設産業園區“一核三區”主體工程的基礎上,将從培育消費市場、拓展産業發展空間、延展産業鍊、拓展産品形态、吸引資本、構建産品交易平台、搭建藝術文化支撐體系、拓展創意人才等方面建設培育10大項目,形成“1 3 10”建水紫陶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建設工程,把園區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地區具有示範性的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把建水打造成國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中國紫陶之都”。
寸發标:小錘敲開大師門
“家鄉新華村的銀器,有着‘一把小錘敲過千年’之說,其實,小錘是不會自己敲的,是手握小錘的匠人讓這把小錘敲了千年,超高的技藝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創新精神才讓鶴慶銀器蓬勃發展,成為今天引領鄉村經濟增長的一個标杆。”第五屆“興滇人才獎”獲得者寸發标感慨地說。
1962年出生于鶴慶縣新華村的寸發标,系家中銀器制作第六代傳人,從小便耳濡目染銀器制作,在父輩的小錘之聲中成長。1978年初中畢業開始随父學藝,後挑着擔子走南闖北。1987年到拉薩從事民族手工藝的開發研制,1989年,他設計制作的銅雕“布達拉宮”,被西藏自治區訪美代表團選中作為贈送美方的禮品。
1996年,在西藏打拼8年後,寸發标回到家鄉新華村,結合白族傳統文化,先後研發出了“九龍壺”“九龍火鍋”“九龍桶”“九龍煙筒”等九龍系列産品。在他的帶領下,在外從事手工藝加工的村民紛紛回到家鄉,乘着新華村發展旅遊業的東風,開始銀器鍛制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如今,新華村銀器制造已頗具規模,并帶動了周邊10多個銀銅手工藝專業村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銀、銅器工藝品加工和銷售的集散地。全村有手工藝從業戶數681戶,占全村總戶數的54.96%,淘寶網上活躍賣家122家,共有訂單商家130戶;形成規模且年銷售收入30萬元以上的有15戶,2017年至2019年,每年實現網上銷售收入近5000萬元。與此同時,促進了鄉村旅遊迅猛發展,每年吸引遊客240萬人次,旅遊經營單位及個體經營戶已達725家,實現旅遊收入26億元,旅遊從業人員達9600餘人。新華村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俗文化村”“雲南十大名鎮”等稱号,并擁有國内首家銀器博物館。
寸發标的公司成為中央美術學院等衆多高校民間傳統手工藝文化實踐培訓基地,民間傳統工藝美術進入了大學課堂。寸發标直接帶徒386名,間接帶徒1600多名,實習及通過在校培訓高校學生2000多名。寸發标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雲南省首席技師等榮譽。
從一名漂泊四方的小爐匠,到聲名遠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寸發标一直想制作一件能夠表達自己内心對祖國繁榮、民族團結美好祝願的作品——精确還原56個民族的112個人物形象。傾注4年心血,寸發标終于在2017年8月完成了這一作品——巨幅銀雕屏風《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該屏風在國家民族文化宮展示後,受到了前來參觀的衆多國家領導人的稱贊,并入選參加了“砥砺奮進的五年成果展”。2019年9月,入選參加“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以文藝方式激發内生動力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雲南省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團堅持深入基層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邁步小康路·唱響幸福歌”“我們的中國夢·文藝助脫貧”等豐富多彩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把精神文化食糧和歡歌笑語送到基層群衆之中,把黨的聲音和關懷送到百姓心間,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文藝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文藝志願服務小分隊走進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紅河縣,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等地開展慰問演出,為當地群衆拍全家福、寫春聯。在雲南省文聯“文藝輕騎兵基層行”系列活動中,6支文藝輕騎兵200餘名文藝志願者分别前往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等地區,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主題,開展慰問演出、文藝輔導培訓等文藝惠民活動。
聚焦脫貧攻堅重點地區,策劃特色文藝活動。2020年11月至12月,在昭通市鎮雄縣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文藝志願服務團赴當地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藝助脫貧”大型慰問演出,現場近2萬人觀看演出,通過媒體覆蓋幾百萬人。開展“圓夢工程”線下6個文藝門類培訓,500多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和鄉村學校教師參加培訓,為鎮雄脫貧攻堅加油鼓勁,提振信心。
精心組織實施“圓夢工程”文藝志願線上線下培訓。省文聯積極争取到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項目資金,聯合多方力量,開展“圓夢工程”培訓活動,邀請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等省内外21所高校的49名藝術專家授課,與雲南88個國家級貧困縣定向“結對子”,開展4個藝術門類共294次網絡直播培訓,全省2.1萬名學員參訓,30餘萬人次在線觀看。同時,在昭通市鎮雄縣、曲靖市會澤縣等挂牌督戰貧困縣開展“圓夢工程”線下培訓,打通了文藝志願服務“最後一公裡”,以文藝的方式激發内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
非遺助力脫貧攻堅
來到臨滄市雲縣的遊客,一定都會去嘗嘗當地風味獨特的美食——手撕雞。起源于明代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文化傳承的手撕雞,是臨滄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2020年,雲縣柴氏手撕雞被國務院扶貧辦認定為“第一批扶貧産品”,公司現有5個實體店,員工160餘人,年加工銷售山地雞20萬隻,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直接帶動當地178戶731名貧困人口脫貧,成為雲南非遺助力脫貧攻堅的優秀典型。
2020年,雲南省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不斷開拓思路,持續開展了一系列有創新、有亮點的活動,并在脫貧攻堅等多個領域取得一定的進展和成績。以昭通市為例,通過近些年的努力,全市一些非遺項目保護利用效果明顯。昭陽區張蝴棉制作技藝、大關縣和威信縣的蘆笙制作、鎮雄縣的石雕、威信縣的蠟染服飾、綏江縣和魯甸縣的竹編制品、巧家縣的小碗紅糖等已初步形成産品,具有了一定的市場,帶動了部分傳承人群的脫貧緻富。其中昭陽區張蝴棉制作技藝多次受CCTV-7頻道《緻富經》、CCTV-10頻道《百科探秘》等欄目的專訪,作為昭通絲綿制作領軍品牌,解決了100餘人就業問題,帶動了蠶桑養殖業的發展;威信縣的蘆笙制作,以省級傳承人熊永忠為主,解決就業人員10餘人,年銷售額達30多萬元;魯甸縣梭山的竹編工藝,以市級傳承人劉自會為主導,每年銷售額達50多萬元,另外,劉自會還多次受邀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和鹽津縣等地為貧困戶進行授課,培訓貧困戶竹編工藝,使當地貧困戶找到緻富路。
非遺助力脫貧攻堅,雲南省積極搭建溝通橋梁與合作平台,助力文化傳承與産業融合。多次組織在全省範圍内通過非遺幫扶且精準脫貧的代表性傳承人參加各類非遺講堂、非遺論壇、非遺技藝比賽等活動,通過發言交流、故事分享和同台競技等,進一步推動雲南非遺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力量。
來源: 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