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古到有史記載之王朝,夏、商、周被統稱為先秦"三代",而周朝以平王東遷為"界",周武王滅商建周,史稱"東周",而此後史稱"西周",西周大緻分為兩個時期,前為春秋,後為戰國。
但嚴格來說,"春秋"與"戰國"并不是朝代之名,而是特指西周的兩段特殊時期,"春秋"之名的由來,公認源自于孔子修撰的《春秋》一書,曆代以來,并無太多異議。
《春秋》
而"戰國"之名由來,曆來則衆說紛纭,尤其其起始時間,以及具體劃分時期則疑窦叢生,本着“論史”的客觀與自我主觀的“拉扯”之下。
本篇就多種史料來源,試着淺考一下"戰國"的時間起始及具體時期劃分,以全“真實”論史之力。
尉缭子像
據考,"戰國"一詞,最早見于《尉缭子·兵教下》:
"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
以及《尉缭子·兵令上》:
"戰國則以立威抗敵相圖,而不能廢兵也。"
但此書記載之"戰國",卻非時期的代指,而是作為名詞,來形容相互交戰的各國而已。
那麼何為"戰國"?或許可以在《戰國策》中尋找答案。
《戰國策》
《戰國策》為"戰國"時期記錄各國謀臣策士言行之合集,裡面大量言論,諸如"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這裡的"戰國七"就是後世所總結的,在"戰國"時期影響最為突出的七個較大國家,史稱"戰國七雄")這裡的"戰國"也是特定的描述名詞,指的還是相互交戰的各國,但可見于當時各國之間相互攻伐、兼并之勢已成為長期常态。
最重要的還屬後司馬遷著《史記·六國年表》一篇,其中把齊、楚、燕、趙、魏、韓統稱為"六國",加上《史記·秦本紀》的秦國,正好合為"戰國七雄",從側面證明了整個"戰國"時期的"動态",也為"戰國"一詞形容戰國時期做了"證明"。
但論其影響,還屬《戰國策》一書的成書之後,日漸于街市坊間流行,影響随之而漸盛,于是"戰國"一詞,"正式"被後世确定下來,定為秦大一統前各國兼并的一段時期的代名詞——"戰國"。
02 "戰國"時期起始異說
史學界所認定的東、西周的劃分,如今已比較明确,大緻以平王東遷為"界",所以"春秋"的起始就是平王東遷,但是春秋與戰國的劃分卻存有各異的說法,總得來說大緻分為兩類,這裡一類取其一種為代表,但後世學界一般以第一種為"準"。
1. 《史記·六國年表序》為劃分依據:
衆所周知,《史記》由司馬遷曆經十數年寫就的一本紀傳體史書,雖嚴格意義上為"私修"史書,但家學淵源,司馬氏曆代掌"史",其德行和修史的"技能"是不容質疑的,尤其作為最早可追溯的史書,對後世的影響頗為巨大,尤以目前真實"史料"尚不能完全"否定"其中謬誤所在,遂以此書記載的内容為目前學界的"标準"。
所以"春秋"和"戰國"的劃分,《史記》中“六國年表序”開篇言:
"田常殺簡公而相齊,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戰功矣。三國終之而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
此種劃分,就是以"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這兩件"大事"為基準,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大一統前劃為"戰國"時期。
2. 以周朝為尊,以天子即位元年為"準",以此(古人常用之法)為劃分依據:
雖說,考自史料記載,自平王東遷後,周王朝在當時實際的統治影響方面,已落下乘且名不副實,但以"正統"論,春秋戰國時期隻是"代稱",這段時期的"真正"史稱還為西周時期。
所以自然,以古人"習慣"以天子即位元年來劃分曆史時期的辦法(古時鮮以紀年,一般以“王”繼位為記年、記月、記日),才是"正确"的方法。
是以學界的另外一種劃分春秋、戰國時期的方法,雖還是以"三家分晉"為"界",但是時間就變成了,以當時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令:"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鑒》),"承認"韓、趙、魏三國諸侯之位為準的。
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大一統為"戰國"時期。(此說法存在異論,皆因"三家分晉"實際上為公元前438年,晉哀公去世之時,三家已然把晉除兩地之外的國土瓜分幹淨。)
03"戰國"時期的具體劃分
一般來說,一個"大"曆史時期的具體劃分,如無明确的"規定",通常會被具體劃分為前、中、後三期(或者劃分為早、中、晚三期)。
戰國時期地圖
這裡還是以影響比較"深遠"的《史記》劃分春秋、戰國為例,簡述一下戰國時期的具體劃分。
在平王東遷"禮崩樂壞"之後,大大小小百餘諸侯國開始相互"試探"攻伐,逐漸撕去了春秋時期表面"尊王"的"面具"之後,公卿大夫們走上曆史舞台,不論是"三家分晉"還是"田氏代齊",都為其後"列強争于力氣"的大規模"大國"征戰兼并的戰國時期拉開帷幕。
後逐漸"穩定"稱大國的大緻有七個國家,史稱"戰國七雄",其曆經二百餘年的曆史進程雖極為複雜多變,但若從"戰"的角度一一剖析,也可分為前、中、後三期。
前期:變法強國
春秋時期,以"尊王"為表象的各國,還隐隐維持着所謂宗法封建制為核心的"等級秩序"的政治主張(統治依據),但随着标志性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公卿大夫的"違制"上位開始,意味着此制度開始變質,征伐、兼并"留"存下來的大國,紛紛開始為了"生存"而尋求更好的統治制度。
于是,以"集權"為核心的統治制度随着各國的"變法"開始走上舞台。其中由"三家分晉"中獲利最小的魏國開始打響"第一槍"。
沒辦法,"落後"就怕挨打,地劣就怕"欺負",魏國地處谷地,北有最強大的趙國,東有次強的韓國,西邊隻與"野蠻"的秦國一河相隔,南邊不遠處更是多國必争之"兵家重地"陝地,看似易守難攻,實則合圍則鎖。
由此地劣之像,魏國自然危機感十足,以"變法"尋求"保命",或許還可外擴,就為必行之事,由此,魏文侯四十年(公元前406年)任命李悝為相,率先開始變法。《史記》有載:"魏用李克(即李悝),盡地力,為強君。自是之後,天下争于戰國。"
魏國變法起,國力随之而越發強盛,各國看到"好處",自然随之而來緊跟步伐,紛紛開始變法。
此後曆史有載,且較為出名的有吳起變楚、申不害變韓、鄒忌變齊等,最後以公元前338年商鞅變法"失敗"遭車裂為止,各國變法告一段落,戰國前期也由此劃分。
中期:"合縱"、"連橫"
此時,"變法"過後的各國紛紛開始逐漸強盛,開始有"餘力"相互征伐,試圖兼并他國強盛自身。
但"可惜"的是,此時已不是大國、小國林立的春秋時期,而是"戰國七雄"漸穩的"非戰則衰"之時。
各國都是"大國",不管是想要穩固"變法"效果,還是為求更好生存争取優勢都好,相互之間的戰争是難以避免的。
"争地以戰,殺人盈野,争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就是此時期無比殘酷的各國戰争最好寫照。
此期間自然免不了"一時優劣"的情況,随之相襯的則是你來我往的,以齊國為東線,秦國為西線對峙局面之下,他國開始尋求"生機"左右搖擺,《韓非子·忠孝》言:"縱成必霸,橫成必王。"所以此時諸國感應"危機",遂一時"合縱",一時"連橫"開始互相拉攏角逐,上演了長長精彩絕倫的"大戲"。
最後,在經曆了魏國崛起、齊魏争霸到秦之崛起之後,此時期大緻以秦、齊為"王"、魏、楚較盛,四國暫時達成"平衡",後約公元前287年到公元前284年前後,五國攻秦失敗,自此,戰國中期落下帷幕。
後期:"六國畢,四海一"
自五國攻秦失敗之後,秦采用"遠交近攻"、"貪臣賄寵"、"千計百出"之法,加上齊湣王剛愎自用使齊燕互侵的"神助攻"之下,秦國趁勢崛起于一家獨大。
秦國首先以白起為帥,大軍攻伐楚國,隻用了三年不到,就焚楚陵、迫遷都,楚國基本"滅亡"。
此後轉為攻魏國,白起連克兩城之後,直逼國都大梁,好在秦相魏冉"私心作祟",才讓魏國獻上三縣求和,暫時保得一絲喘息,但此後華陽之戰的大勝,還是讓魏國基本"滅亡"。
随後秦國清除"内患"趁勢而追,于長平之戰大勝趙國,秦卻因兩任國君的"早亡"開始陷入"内亂",最後年僅十三歲的秦王政繼位,在忍耐多時之後成年親政開始,勵精圖治先除"内禍",再用良才(李斯、王翦等)短短十數年,如秋風掃落葉般,一舉滅亡六國,"六王畢,四海一"成就大一統之秦帝國之威。
自此,戰國時期落幕,新的帝國時代拉開帷幕,始帝國——秦朝開。
結語:
漫漫曆史長河,短短風雲兩百餘年的戰國時期,放在此中可能隻算是"彈指一揮間",但就是戰國這一時期,可謂承上啟下,承擔了曆史進程的政治制度"大轉折"之功,上承宗法封建制,下啟中央集權制。
《讀通鑒論》言:"古今一大變革之會。"
戰國時期,舊的混亂征伐兼并局面的落幕,新的"掃六合"大一統的局面開始,中國曆史也開始抛棄"傳統",走向新的帝國政治階段,大變革之後的"新生",對其後世兩千餘年的曆史都産生了難以想象的深遠影響,諸如經濟、文化和政治的舉措都深深烙印在後世各朝各代的"骨血"中。
且以此淺考,梳理"戰國"之名由來及具體劃分始末,或許可以讓我們就“論史”的客觀與自我主觀的“拉扯”中,得以一點“啟示”。
文:長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對面,理性觀察)
圖:網絡,侵删
參考:《尉缭子》、《史記》、《戰國策》、《讀通鑒論》、《韓非子》、《孟子》、《大變革時代——戰國》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