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莊子·内篇·大宗師》,原文如下: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這句話到了今天,因為“相濡以沫”這個成語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而“相忘于江湖 ”則相對于互相扶助來說,更加潇灑寫意,所以多用來表達情人或夫妻分手之後,以全新的心态忘記過去的共同生活,投入到更寬廣自由的感情生活中去。
相忘于江湖
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古文釋義到了今天,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引申、解釋,對古文或者詩句的引用沒有誰規定一定要按原來的意思使用,便是專家也隻能根據各種資料進行考證,而且即便有官方解釋,也絲毫不會影響人們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這是語言和文字發展的規律。
那麼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呢?這裡談一些個人理解,因為千百年能人異士無數,對《莊子》這本奇書也是解讀無數,所以這裡的解釋隻代表文字本意和個人看法。
“泉水幹涸了,魚就共同困處在陸地上,用濕氣相互滋潤,用唾沫相互沾濕,就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而自在。與其稱譽堯而非難桀,就不如恩怨兩忘而與大道化而為一。”
莊子的行文習慣比較跳躍,除了那些寓言故事,說理的語言有時候有些玄乎。後世的大詩人李白的詩文方法其實就是學的莊子,不過詩歌語言,大家擔待得過,而莊子的行文有時候看得就有點費力。
相濡以沫
這個句子從來有争議的理解,就是“相忘于江湖”這幾個字。為什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如江湖”?大家一定會想,這是當然了,活在幹涸的爛泥裡的魚,靠互相噴口水來苟活,當然不如在江河湖海中互不認識,歡快生活了。
其實真是這麼簡單嗎?當然不是。看後面兩句,與其贊譽堯的聖明而非議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混同于“道”。從正常人的态度來看,這不就是是非不分?莊子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再看看後面幾句: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并且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閑适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所以,在莊子看來,堯的聖明和桀的暴虐隻不過是“道”存世間的正反面而已,我們不需要過多的關注,他們的身體、德行、惡迹最終都會回歸大道,達到自然平衡。那麼從大道的觀點來看,“相濡以沫”和“在湖海裡暢遊”還有什麼區别?沒有區别。渴死在幹涸的泉眼裡,和最終老死在大海裡,本質也沒有區别。
這樣的話,“相忘于江湖”又有了一些及時行樂的味道。
莊周
實則“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是用來比喻“道”。求道之人,要像魚兒身處江湖一樣,忘記了江湖的存在。我們要忘卻“道”的存在,才能真的得道。
其實談到這句話,《大宗師》裡面還有故事,莊子借助孔子和子貢的對話進一步闡明,隻是很多人并沒注意:
子貢曰:“敢問其方。”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子貢問:‘請問如何追求大道?’孔子回答:‘魚必求水,人多求道。求水的,掘地成池便給養充裕;争相求道的人,漠然無所作為便心性平适。所以說,魚相忘于江湖裡,人相忘于道術中。’”
雖然話處于孔子之口,不過當然是作者莊子的态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