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1歲那年,正式拜朱闊泉先生為師,學說相聲。朱先生長得胖,外号“大面包”。拜師,得上飯館,請一桌客。按照說相聲的規矩,得請說評書的、唱蓮花落的、變戲法的、練把式的這四門的師傅,一門各來一位。為什麼?因為這幾門分不開,單口相聲裡有評書的因素,評書裡面也有相聲的因素。唱蓮花落前面有“說口”,就是上面提到的“前臉兒”。我們也把蓮花落裡有用的部分改編成相聲。練把式也有說的部分,北京有句土話:“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那就是說“說”的成分很大,因為光練的話,一趟拳、一趟刀,二分鐘就練完了。變戲法的也是如此,前面必須有“說”的部分。我要學相聲,就得請說書的、唱蓮花落的、練把式的、變戲法的,這四門每門來一位師傅。當時我哪有錢上飯館,我拜師,就拿出一元錢,在師傅家請吃了頓炸醬面,隻請了緒得貴、湯金澄兩位老師,那二位沒去。我沖師傅叩了三個頭,吃了頓炸醬面,就算正式拜師了。當相聲演員有幾樣小道具:手絹、扇子、醒木、唱太平歌詞的小竹闆,還有白沙子口袋。按傳統說,拜師的時候,老師應該給徒弟兩樣道具:一把扇子、一塊醒木。師娘給一件:手絹。白沙子口袋自己準備。我不用師傅、師娘給,早就準備了這些道具。我還在唱戲的時候,第一次唱太平歌詞,我就做了副小竹闆。後來我成天帶着這些道具,哪兒有機會我就在哪兒說相聲。據說以前說相聲的道具還多,我發現和清朝著名相聲演員“窮不怕”同時(也許更早些)的西城的相聲演員“馬麻子”,說相聲時用鼓和鈴铛。這恐怕是暗春①相聲傳統中遺留下來的東西。生活中有兩種使用鈴铛的情況:一種是每家門上有鈴铛;一種是串鈴,即驢、馬脖子上挂一串鈴铛,牲口走起來發出響聲。說相聲學到驢叫、馬叫時,也把鈴铛挂在脖子上發出響聲,這是口技的傳統。口技和相聲本來是有密切聯系的。用鼓作道具是為了招人注意。據說“馬麻子”當初用的可能是太平鼓,文字記載說,他在開場以前右手拿鼓打了個“丹鳳朝陽”,“丹風朝陽”可能是種打擊樂的牌名,也可能泛指他的形體動作。從曆史資料上看,還有一種打人的道具,那是唐朝參軍戲的道具,“副淨副末打參軍”②。一直到相聲,還保留着這種道具。這種道具很有名,我們叫它“托闆”,托是假托的意思,說明這裡有假。打人的時候聽起來聲音很響,很厲害,可是不太痛。董每戡先生在《說劇》一書中稱這種道具叫“磕瓜”,“磕瓜”不是對外名詞,是同行術語。“磕”是打的意思,“瓜”是頭的意思,腦袋瓜嘛!“磕瓜”的樣式可多了,誰用誰做,打上去很響,但不太痛。解放以後,我們極力反對使用這種打人的道具,以打人引人發笑是不道德的;作為藝術形式來講,打人的形象也是不能令人喜悅的。現在好多人已經不知道還有這種打人的道具了。
拜了老師,我就能在正式的相聲場子演出相聲了。朱闊泉先生介紹我到西單商場北場(就是現在百貨商場旁邊存車處那地方)的相聲場子去說相聲,當時跟我們一塊說相聲的有高德光(高德明的哥哥)、高德亮(高德明的弟弟)、張少堂、戴少甫、我的老師朱闊泉和我六個人。我從那時起專門說相聲,漸漸地就有些名聲了。
在西單商場說相聲的日子裡,我們藝人互相幫忙,很講義氣,這就更加養成了我關心窮朋友的好習慣。比如我正在場子裡說相聲,有幾十個人在聽,有說相聲的同行,像聶文治、常寶臣(比我們老一輩的)、牛連生(平輩的)等過來一看,說一句:“辛苦,回頭我說一個。”那就是說他今天沒場子說相聲,有了困難,要借這地方說一段,回頭掙的錢歸他,我們的行話就叫“沾光”。這樣說相聲連地租都不給,掙的錢都拿走。這是為了幫他夠一頓飯吃,我們樂于幫助這樣的窮朋友。你說的時候,需要我給你捧哏,我給你捧哏;需要我給你逗哏,我給你逗哏;你要一人說個單的,我們就幫着你斂錢,看場子。相聲藝人都是這樣互相幫忙過日子的。
這時,我結婚了。我從春節起進西單這場子,幹到10月,天一冷,商場沒人,我們的生活混不下去了。就在這時候,老師的一個老夥伴何玉清從沈陽到北京來約我老師去東北演唱,我老師拖家帶口去不了,就對我說:“你去吧!”我說:“嗳。”反正我正沒有轍,我就跟我師弟李寶麒一起闖了關東。
①暗春是相聲術語。相聲分明春、暗春兩種。春,就是說。明春是兩個人站在那兒說,暗春是用布幕把人擋起來,藝人在裡面模仿各種聲音進行表演。這種相聲,湖南、湖北叫“雨傘戲”、“被服戲”,四川叫“龍口戲”。 ②唐宋兩代盛行參軍戲。演員隻有兩名:一名戴幞頭穿綠衣的叫參軍;一名頭角有髻,穿破舊衣像僮仆似的叫蒼鹘。參軍就是後來戲劇角色中的副淨,蒼鹘就是副末。兩人演出時互相取笑,酷似現在相聲表演中的捧哏與逗哏;并有“打”的動作,即一人手執“磕瓜”打另一人,屬于打鬧的表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