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今天發行了單曲《Baby,До свидания(達尼亞)》,讓我們聽歌并疏理一下他最近這些年的樂風。
樸樹新歌《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達尼亞)》MV去年十月的樸樹上海演唱會,大概是近幾年看過的現場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場。
舞台上他第一首歌就忘詞,懊惱得空揮一拳,和台上一溜效果器上的“穩立工體”形成滑稽的反差。唱《召喚》的時候他摸出一張歌詞紙,認真地告訴台下的觀衆:“我不想活在大家的寬容裡,背歌詞是我的工作,希望我能專業一點。”
一直攥着,等到《我愛你 再見》唱完,他舉舉歌詞紙有點得意,“沒看”。
這是一場沒有人期盼完美的演唱會,也是“局内人”們相聚的時刻。擰巴的人才會喜歡擰巴的樸樹。心大豁達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會很快把他忘記。
早年樸樹的音樂裡雖然也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他對人生将來境遇的敏銳預知并不是幼稚的。相反,早慧的他感知到的前路荒蕪非假,比别人更加痛徹心扉,因此音樂裡的真才能動人。
樸樹以自己的擰巴成全和保護了少年世界裡真實的東西。
唱着“我多想留下來/永遠在你枕邊啊/日夜陪你歡愉呀”(《她在睡夢中》)的樸樹好像在為自己正經曆的一筆一劃刻下墓志銘;“無所期待/無可乞讨/命運如刀/就讓我來領教”《傲慢的上校》又是多麼悲壯的出征前宣言,不祥但是非常光榮。
《九月》裡有這樣一段歌詞:“Can you help me/Can you stop me/Do you believe me/ Can you feel me so far so near/so you lead me”。演唱會上,樸樹說這段詞他一直不理解。“但是以後懂了,能夠主宰自己的隻有自己。”
說一句總結式的話是很輕松的,但是過程一定非常不易。對于樸樹艱難地“入世”過程,林林總總的文章不計其數,這裡不再重複。
再次“回歸”是一首《平凡之路》。這是一道分水嶺。之前的樸樹悲觀又興奮地望向複雜的未知人生,現在的樸樹開始撰寫人生階段小結。
《平凡之路》不是一首不好的歌,它同樣令很多人共鳴。但是這首歌更像一種總結和自我安慰,好像一個小男孩在頭破血流之後告訴自己一定要适應外面世界的規則,不能封閉内心,要安于平凡。從 “我是金子,我要發光的”(《傲慢的上校》)到“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隻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堕入無邊黑暗,想掙紮無法自拔”(《平凡之路》),歌迷理解他“入世”的努力,但是一個懂得感恩及平安惜福的樸樹,畢竟不再像當年一樣切中要害。
今天發行的單曲《Baby,До свидания(達尼亞)》也是如此。
《Baby,До свидания(達尼亞)》單曲封面樸樹是一個有魅力及天賦的音樂人。我不想說這首歌的調調和劉烨主演的異域感(部分攝于布拉格)MV挺像周傑倫。隻想說,這首歌很像是一個臆想成人世界的男孩所作。因為是臆想,所以近中年的樸樹反而給人強說愁的感覺。
影帝劉烨傾情助陣MV裡他是小酒館裡的駐唱歌手,從當年的“局内人”變成歌唱别人的“局外人”。劉烨是第一視角,鏡頭跟随他經曆不同的人與場景,以“經曆者”的視角遇見、試探、掙紮和尋找(文案語)。
劉烨出演樸樹新歌MV作為旁觀者,樸樹描述了一個“今天夕陽西下/斷腸人柳巷是煙花/我已四分五裂/從此沒有了家”的世界。這個抽象世界裡沒有邏輯,沒有奇遇,轉身就淚如雨下;船不能渡人到彼岸,隻能沉入黑暗。題眼是:“欲望的後面,是無盡的悲哀。”
樸樹《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達尼亞)》MV演唱會上說過“能夠主宰自己的隻有自己”的樸樹,在這首歌的最後繼續追問“我是誰/我愛誰/我要誰/我去哪”。
不是這種對存在的追問不夠深刻,而是這樣揀一個不會出錯的大家共同的困境來總結陳述,實在很難讓人進入。
對于樸樹的期待,不是歌唱普世價值,或者普世難題,而是更個人,視角更獨特的音樂。
當然,音樂人不應該為别人的期待創作。一首歌能不能進到心裡,還需要自己去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