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地下水的分類依據

地下水的分類依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5 09:50:36

地下水的分類依據有起源、礦化程度、水層性質、埋藏條件。

一、起源1、滲入水:降水滲入地下形成滲入水。

2、凝結水:水汽凝結形成的地下水稱為凝結水。當地面的溫度低于空氣的溫度時,空氣中的水汽便要進入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在顆粒和岩石表面凝結形成地下水。

3、初生水:由岩漿中分離出來的氣體冷凝形成。

4、埋藏水:與沉積物同時生成或海水滲入到原生沉積物的孔隙中而形成。

二、礦化程度1、淡水小于1克每升。

2、微鹹水為1~3克每升。

3、鹹水為3~10克每升。

4、鹽水10~50克每升。

5、鹵水大于50克每升。

三、水層性質1、孔隙水:疏松岩石孔隙中的水。孔隙水是儲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及第三系少數膠結不良的沉積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沉積物形成時期的沉積環境對于沉積物的特征影響很大,使其空間幾何形态、物質成分、粒度以及分選程度等均具有不同的特點。

2、裂隙水:賦存于堅硬、半堅硬基岩裂隙中的重力水。裂隙水的埋藏和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一定的方向性;含水層的形态多種多樣;明顯受地質構造的因素的控制;水動力條件比較複雜。

3、岩溶水:賦存于岩溶空隙中的水。水量豐富而分布不均一,在不均一之中又有相對均一的地段;含水系統中多重含水介質并存,既有具統一水位面的含水網絡,又具有相對孤立的管道流;既有向排洩區的運動,又有導水通道與蓄水網絡之間的互相補排運動;水質水量動态受岩溶發育程度的控制,在強烈發育區,動态變化大,對大氣降水或地表水的補給響應快;岩溶水既是賦存于溶孔、溶隙、溶洞中的水,又是改造其賦存環境的動力,不斷促進含水空間的演化。

四、埋藏條件1、上層滞水:埋藏在離地表不深、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之上的重力水。一般分布不廣,呈季節性變化,雨季出現,幹旱季節消失,其動态變化與氣候、水文因素的變化密切相關。

2、潛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潛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一般埋藏在第四紀松散沉積物的孔隙及堅硬基岩風化殼的裂隙、溶洞内。

3、承壓水:埋藏并充滿兩個穩定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的重力水。承壓水受靜水壓;補給區與分布區不一緻;動态變化不顯著;承壓水不具有潛水那樣的自由水面,所以它的運動方式不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流動,而是在靜水壓力的作用下,以水交替的形式進行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