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3 13:29:14

整體上來講,乾隆帝不論文治還是武功都是非常有水分的。

除此之外,乾隆帝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好面子,容不下打臉。對于敢戳破其“盛世夢”的人,乾隆帝都會舉起“鐵拳”進行毫不留情的打擊。

所以,随着這種“巨嬰”型的皇帝活得越久,大清官場上“多磕頭,少說話”的風氣就越嚴重。

那麼,乾隆帝如何操作的呢?

01.打擊告禦狀的“刁民”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在第二次南巡回京,路過山東省的時候,乾隆帝接連經曆了兩起突發事情。

第一起發生在澗頭集(位于今棗莊市最南部),時間是四月初七。僅僅兩天後,在兩百公裡外的鄒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也發生了同一性質的事件。

兩件事都是“刁民”告禦狀,雖然驚擾了乾隆,但這兩起案情卻很簡單。

原來,河南省夏邑受災,地方官員隐瞞了災情,百姓流離失所(其中宣揚豫西大災的百姓也被當地官員安上了造謠的罪名)。與此同時,退休官員彭家屏也在迎接乾隆大駕的時候也透露了豫西大災的情況。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1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局部

按理說,當多人向皇帝反映同樣一個問題的時候,皇帝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派人徹查。

但天子的大腦就是比普通人構造“複雜”,乾隆帝多想了兩層,他一邊派人(親信觀音保)秘密調查災情,另一邊将告禦狀的“刁民”抓起來嚴刑拷打。

乾隆帝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他認為,現在的大清帝國已經在他爺爺康熙帝、爸爸雍正帝兩代聖君的基礎上,進入最強盛的時代。

而這個雄霸東亞的帝國更是在他愛新覺羅·弘曆的統治下堯風舜雨、海清河晏,大清的子民不知道有多幸福。

所以,偶然有一點小災情是情有可原的,但這麼多人不要命攔駕,誇大其詞的告禦狀,顯然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官場鬥争,這幫“刁民”肯定受人指使,通過這種“沖塔”玩命的方式抹黑帝國的地方治理,進而來扳倒政敵。

在嚴刑拷打之下果然有所收獲,來告禦狀的兩撥波人都是由夏邑縣的秀才段昌緒和武生劉東震兩個人共同資助的。

這兩個“猥瑣”的幕後主使還鼓勵他們扳倒縣太爺,說這是造福全縣的大好事。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2

《乾隆皇帝挾矢圖》郎世甯等繪

很快,讓乾隆帝尴尬的事情就來了,微服私訪的觀音保回到主子身邊,把夏邑的災情如實告知了他。

乾隆一拍大腿,真是悔不該當初自己“拍腦門”就認定告禦狀是“有組織、有目的、有陰謀”的官場鬥争,現在事實擺在眼前,乾隆白淨的臉龐紅了一下,轉而恢複原狀。

因為乾隆帝剛做了一個決定,先把河南巡撫圖勒炳阿發往烏裡雅蘇台軍營效力贖罪,夏邑、永城知縣也被革職拿問(都是暫時)。

然後在公義和面子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因為他明白,一旦公正處理此案,将隐瞞災情的官員革職查辦,那麼各地“刁民”就會聞風而動。

那麼自己将來再下江南,就不能随心所欲的遊山玩水,而是改接見群衆了。因此,乾隆帝一定要把這股“告禦狀”歪風邪氣打下去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3

1758年的乾隆帝《乾隆皇帝大閱圖軸》局部 郎世甯等繪

他是怎麼做的呢?

乾隆帝将此次參與告禦狀的人都交給了隐瞞災情的官員處置。顯然,這些官員一定要羅織一個比隐瞞災情更為嚴重的罪名給告禦狀的人們安上,才能夠保得住自己的官位和身家。

了解乾隆帝個性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朕從不以語言文字罪人,可乾隆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人們的“悖逆之言”,怎麼才能解決這些叩阍的百姓和其幕後主使,很簡單,舉報這些人的“悖逆”言論就行了

在大清朝,“悖逆”的言論和文字可是比禍害百姓更嚴重的罪名,于是乾隆帝派侍衛成林與夏邑縣令到秀才段昌緒家中搜查,偏偏就搜出了一張吳三桂起兵反清時的檄文。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4

《清代文字獄檔》上海書店出版社P3

乾隆帝得知後高度重視,認為地方官員“緝邪之功大,諱災之罪小”。所以段昌緒應該按照大逆罪,淩遲處死。而退休官員彭家屏被認定為幕後主使,命其自盡後抄家。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出,乾隆帝并不在乎百姓的貧苦,更看重的是穩定和秩序,對于試圖挑戰秩序的人,哪怕是生活所迫,也不惜通過捕風捉影制造大案來殺一儆百。

這樣的做法,可把那些隐瞞地方災情的地方官高興壞了,原本以為自己的仕途到頭了,萬萬沒想到事情居然峰回路轉,從地方官的隐瞞災情升級為退休官員主使的謀反大案。

而到了現在,官員很高興,以後他們再怎麼胡作非為也不用擔心百姓告禦狀;皇帝也高興了,這樣一下,各地沒有刁民叩阍,正好說明我大清百姓安樂,天下一派盛世景象。

02.維護面子的賭局

公元1790年,在乾隆帝80歲生日的時候。

不知趣的内閣學士尹壯圖上了一道折子,指出當前的“議罪銀”制度培養了大批貪腐官員并造成各省财政虧空,因此請求停止“議罪銀”。

盡管乾隆帝已經80歲了,但他一點也不糊塗,他很清楚“議罪銀”制度确實易生弊端。特别是和珅當政後,将議罪銀制度化了,官員們所犯隻要不是重罪,大抵可以在交納罰銀後,從輕發落。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5

  晚年乾隆帝《乾隆皇帝朝服像》局部

不過乾隆帝可舍不得失去這一大筆收入(議罪銀歸皇帝個人而不是國庫),假如沒有這些灰色收入,乾隆帝還怎麼搞“下江南”之類的撒币活動。

因此皇帝回複尹仕圖:人才難得,“朕以督撫一時不能得人,棄瑕錄用,酌示薄懲”。

老實人尹壯圖覺得皇帝真是“虛心納谏”,于是又上了一道奏折,疏曰:“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歎。各省風氣,大抵皆然。請旨簡派滿洲大臣同臣往各省密查虧空。 ”

乾隆帝看了這道複奏,龍顔大怒,我大清正當全盛之日,怎麼會出現“倉庫多有虧缺”的敗政?

還說“壯圖即為此奏,自必确有見聞,令指實覆奏。”這些事真是你尹壯圖親眼所見,那麼你就要拿出證據來。

乾隆帝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如果你尹壯圖拿不出證據,看我怎麼辦你。”

君臣一番辯論,最後竟成了一個賭局。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6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

于是,乾隆帝讓尹壯圖巡查各地(在和珅的建議下派戶部侍郎慶成陪同),查證财政是否虧空。但為了防止尹壯圖真的查到虧空駁了皇帝的面子。

于是,乾隆帝又提出了三點要求。

第一,拒絕尹氏“密往查訪”。非但不允許密查,還規定尹壯圖每到一處,朝廷先五百裡通知地方官

第二,出發前,發出通谕,讓全國官員有所準備

第三,戶部侍郎慶成屬于公費出差,尹壯圖一切費用自付

乾隆此舉明擺着要這些贓官污吏早作準備以應付尹壯圖,尹學士還沒上路,他與皇帝的賭局已成定局。

1790年11月下旬,慶成帶着尹壯圖,巡查大同知府明保(和珅的舅舅),由于事先已得到通知,明保補足了所有虧空,尹壯圖的“盤查”結果自然毫無結果。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7

《乾隆皇帝大閱圖》局部 郎世甯繪

随後,兩人又奔赴太原府,山西布政使庫,還是沒問題。此時,尹學士已經知道這是皇帝與各地官吏合作做了一個局,皇帝帶着全國官吏陪他“玩”,而目的就是徹底摧毀尹壯圖的尊嚴與意志,從而殺一儆百給那幫存心跟皇帝過不去的“清官”看

尹壯圖沒辦法隻好硬着頭皮一路查下去。

慶成與尹壯圖所經各地,全部“沒有問題”,各地官員都是“清官”。熟悉清朝的人都知道,這個結果非常讓皇帝高興,他的面子保住了。

看耍猴耍的差不多了,乾隆帝發來上谕又問尹壯圖:“所過地方甚多,小民有無蹙額之狀、興歎之語”,都要“體察咨詢,據實具奏”。”他開始故意整尹壯圖。

尹壯圖這時候終于明白了,他一個人的力量又如何跟整個帝國抗衡呢

乾隆帝對世界的認識(在乾隆帝的盛世)8

 乾隆時期 掐絲琺琅天雞尊

于是,他上一道奏折給乾隆帝,在這封奏折中,他違心的寫道:“見商民樂業,絕無蹙額興歎情事。經過州縣地方,百姓俱極安帖。……所過淮、揚、常、鎮,以及蘇州省會,正當新年慶賀之時,溢巷摩肩,攜豚沽酒,童叟怡然自樂,未聞有官吏滋擾之事。…… ”并向乾隆帝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治罪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初十,對這個無比滿意的乾隆帝發表了長篇上谕,并诏告全國:“令慶成帶同赴山西、直隸、山東、江南等省,盤查倉庫,俱無虧短,是尹壯圖逞臆妄言,其罪已無可逭…… 其希榮卑鄙之念,朕早已灼見其肺肝…… 乃竟戀職忘親,棄之不顧,尚得謂之人類乎?尹壯圖不但無君,而無親,人倫喪失,豈可忝居朝列,玷辱缙紳?

在這道谕旨中,乾隆帝不僅大罵尹壯圖不是人,還罵他心裡不但沒有君父,連母親也沒有,讓這種喪失人倫的人擔任朝廷官員,豈不是往天下官員臉上抹黑?

本來刑部對尹壯圖的安的罪名是“比挾詐欺公,妄生異議律”,坐斬決。後來“仁慈”的乾隆帝還是放了尹壯圖一馬,一年後,尹壯圖辭官回了雲南蒙自老家。

而諷刺的是,上到乾隆帝,下到各地道、府、縣的主政官員都明白,這個所謂的“乾隆盛世”,不過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迷夢。

結語

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乾隆帝是非常清楚這個盛世是摻了水分的假貨。

但為了維持這個盛世的夢境,乾隆皇帝不惜采用卑劣的手段去打擊、陷害、折磨、侮辱那些戳破他夢境的人。

通過高壓和造假,乾隆帝的表演的确也讓很多後來人确信曆史上确實存在過這麼一個盛世。

但自欺欺人的夢幻終究要蘇醒。相比起來,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鼓勵百姓告禦狀,一方面對貪腐官員痛下殺手。

雖說治标不治本,還壞了自己名聲,但比起弄虛作假想在曆史留名者,反而顯得可愛一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