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漢語言文學專科知識點?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自考漢語言文學專科知識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01
重點考點梳理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
《詩經》:
1.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先秦時通稱“詩”或“詩三百”,漢代被奉為經典,稱作《詩經》。《詩經》根據音樂的不同,全書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2.《詩經》是我國詩歌的光輝典範。“賦、比、興”三種藝術表現方法更給後代以巨大影響,是形成中國詩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氓》
1.《氓》選自《詩經;衛風》,屬棄婦詩,即棄婦的怨詩。也可視為叙事詩。
2.氓:民。詩中指棄婦過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5.分析《氓》的比興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比喻兩人之間感情的前後變化;用“于嗟鸠兮,無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愛情;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沒有邊際,這些比喻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環境,富有生活氣息。(簡或選)
《将仲子》
1.選自《詩經;鄭風》,是一首愛情詩,寫一位少女勸告她的戀人不要翻牆越院與她相會,因為害怕父母、兄長的責罵,也怕旁人的閑言碎語。
2.這首詩用女子的第一人稱口吻來寫,生動地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沖突。
《碩鼠》
《碩鼠》
1.選自《詩經;魏風》,揭露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同時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熱烈向往。
2.詩篇整體運用借喻手法。“碩鼠”一詞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即是借喻。詩篇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追求社會理想的傾向。詩中“樂土”“樂國”“樂郊”即是理想之地。
《蒹葭》
1.選自《詩經&S226;秦風》,是一首懷念情人的戀歌。全詩重章疊句,一唱三歎的結構形式,使感情的抒寫不斷深化。
2.詩的情感内容即對“伊人”追求的癡迷執着與追求未得的哀婉惆怅相互交織。
(1)作者的思念對象可望而不可及,不能自抑其無限惆怅的心情。
(2)“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等句表示時間的推移。主人公長時間的苦苦求索,徘徊瞻望,深情不已。
(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等句表示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
3.“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堪稱名句。伊人,指意中人。
4.“道阻且長,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示思念對象,求索艱難。
5.“蒹葭蒼蒼”等景物描寫詩句對顯示人物感情的作用:
(1)渲染清秋凄清氣氛。
(2)為人物的情感和活動提供特定的背景,被曆代認為是情深景真、風神搖曳的好詩。
6.詩的起興手法及作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借景物蘆葦起興,寫出了白露從凝結為霜到融化為水而逐漸幹涸的過程,表現了時間的推移。
7.詩在結構上有何特點及藝術效果:
(1)采用重章疊句。
(2)其一唱三歎的藝術效果。
①-唱三歎,表現抒情主人公豐富的感情。
②表示時間推移。
⑧表現抒情主人公的苦苦求索。
往期推薦
00259公證與律師制度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0506寫作(一)
00322中國行政史
有空嗎?幫忙點個“分享”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