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郴州志》:此山名文明山,文明塔鎮南,稱南塔。
塔建于北宋前,明時毀于戰火,重修于清乾隆八年。乾隆時期的郴州知州胡星更贊譽南塔“塔若文筆,是一郡毓秀之區。”
胡星在任郴城地方官時,帶頭捐獻俸祿重修南塔。有此一舉,說明南塔不但是數千年文化的厚重沉澱,還負載了先人的禱告和夢想。
在滾滾的時間洪流中,南塔這支文筆不僅傲然屹立,更為郴城的文化書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身邊就有如此靈驗的“高分神器”,何必遠方!放假了,不如來南塔感受千年的文化底蘊,除了兩袖清風,說不定還能帶走文人墨客的“滿腹經綸”!
“南塔鐘聲”
古人曾贊美郴州:“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
在郴州秀美的風景中最神秘而具吸引力的便是“南塔鐘聲”。傳聞稱塔内大鐘,每逢雷雨将自鳴,古稱“南塔鐘聲”。
真的會有鐘聲嗎?這鐘聲從何而來?這些都需要你的親身體驗。
想要感受“南塔鐘聲”的真實魅力,不妨挑一個雨夜,獨自撐傘沿徑而上,或許能感受到孤山夜雨,南塔鐘鳴的别樣情趣。
“南塔夕照”
古人認為南塔晚景最美,在夕陽西下之時,餘晖映照,塔身色彩斑斓,晚風徐徐,鐘聲悠悠回揚,頓生詩情畫意,故稱“南塔夕照”。
北宋詩人金承務更賦詩:“孤城四望萬山中,濃秀尤傳文筆峰。千古黃金光布地,七層白塔淩影空。”
看着“南塔夕照”,你會不會也産生“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共鳴?
除了共鳴,看着霞光漫天,小編更是忍不住拿着相機去“咔嚓”幾張美景發朋友圈了!
“台前天闊秋多月,塔上微風夜有燈。”
走在南塔公園裡,仍然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懷與内涵。看着叢林裡露出尖角的南塔,還能體會到郴城數千年來的風雲變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